帮助用户迅速了解行业,抓住新机遇

免费试用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
适航指令:尾桨-尾桨桨叶-检查(本适航指令适用于Airbus Helicopters Deutschland GmbH (AHD)公司EC135系列直升机)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 2025-05-28 346 0 0

本适航指令根据CCAR-39颁发,适用于Airbus Helicopters Deutschland GmbH公司EC135系列直升机,要求对尾桨桨叶进行重复检查并根据结果更换受影响部件。该指令与EASA AD 2025-0113保持一致,需按照其中定义的措施和符合性时间执行。允许采用等效替代方法,但须获得适航审定部门批准,并通知相关监察员。指令生效日期为2025年5月29日,颁发日期为2025年5月27日。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公司股份回购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来源: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05-26 66 0 0

2025年5月26日,中简科技(证券代码:300777)公告完成股份回购,累计回购2,344,400股,占总股本0.53%,成交金额79,992,314元。回购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实际金额达方案下限且未超上限。公司股权结构及上市地位未发生重大变化。


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筹划股权收购事项暨签署《收购意向协议》的提示性公告

来源: 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05-26 86 0 0

广联航空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天津跃峰51%股份,交易金额待评估协商。目前已签署《收购意向协议》,支付4000万元意向金,交易尚处筹划阶段,存在不确定性。若完成,将深化广联航空在航天板块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


关于印发《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航空运输(通用航空)委员会工作规则》(第7次修订)的通知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 2025-05-26 257 0 0

详见附件


Image Description
Culper发布关于Archer Aviation的做空报告

来源: Culper 2025-05-26 337 0 0

5月20日Culper发布了关于 Archer Aviation的做空报告


CBS发现所有危险接近事件中有将近四分之一涉及军用飞机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5-25 422 0 0

CBS分析了1987年至2021年间FAA记录的8000多起“危险接近”事件,发现军用飞机占近四分之一的案例,远超其飞行里程比例。34年间有258起高碰撞风险事件,凸显军用与民用航空间的潜在威胁。2025年3月28日,达美航空航班在DCA起飞时与美军喷气式飞机险些相撞,NTSB随后展开调查。过去14年中,DCA附近报告超15,000起下降阶段险情。调查指出军方飞行安全措施不足、人员配备短缺等问题,建议重新评估现有安全措施和人员配置以降低风险。


里根国家机场空中相撞调查聚焦FAA风险分析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5-25 512 0 0

2025年1月29日,美国鹰航CRJ-700客机与西科斯基UH-60L直升机在里根国家机场附近相撞,造成67人遇难。NTSB调查发现2011年至2024年间,该区域商用飞机与直升机冲突频发,平均每月触发一次TCAS决断咨询。2021年至2024年期间,约1.52万次飞行接近事件中85次间隔不足。NTSB建议FAA调整直升机航线并加强管制,FAA已实施临时限制措施,并利用AI技术分析全国类似风险。事故还揭示通信不畅及人员配置问题,DCA塔台曾合并本场与直升机管制岗位,可能影响态势感知。行业对限制措施持不同意见,但普遍支持重新评估繁忙机场周边直升机运行安全。


预测不可预测之事AI在航空安全中的新角色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5-25 492 0 0

近期美国多起小型飞机事故凸显航空安全挑战。数据显示,2008年至2023年共发生20,684起航空事故,其中3,764起为致命事故。以色列公司OdysightAI开发的预测性维修技术已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通过AI分析图像识别潜在风险,降低维护成本与人力投入,同时缩短飞行前检查时间。该技术起源于医疗领域,后因以色列国防军直升机事故推动其在航空业的应用。目前,OdysightAI技术已在“阿帕奇”和“海鹰”直升机上使用,并与NASA合作进行飞行试验。研究表明,预测性维修可节省高达40%的成本。全球航空监管机构逐步要求实施基于AI的预测性维修,有望显著提升航空安全性并优化维护标准。


FAA将于2026年底前为74座机场部署安全技术设备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5-25 322 0 0

FAA宣布了一项安全技术部署计划,将在2026年底前为74座机场安装增强型安全设备,包括跑道侵入预防设备、地面态势感知系统(SAI)和进近跑道验证系统(ARVS),以降低跑道侵入风险并提升航空安全。目前,跑道侵入预防设备已在4座机场运行,SAI覆盖18座机场。未来19个月内将完成其余设备部署。该计划的背景是2025年一起严重空难以及FAA系统老化和人员短缺问题。交通部长提出全面改造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计划,并申请专项资金支持。此举旨在应对航空安全挑战,推动系统现代化。


对FAA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担忧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5-25 322 0 0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长期受到联邦监察机构的关注。自1990年以来,政府问责办公室(GAO)和交通运输部监察长(IG)多次报告指出,FAA在空管系统现代化、人员配备和应急准备方面存在挑战。具体问题包括关键系统现代化进展缓慢、设施硬件条件恶化、人员配置不足以及应急计划不完善。尽管FAA计划通过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NextGen)改善现状,但其实施进展有限。联邦监察机构认为,FAA需进一步加强关键系统的可持续性、提升人员培训水平并优化应急响应能力,以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与效率。


为何新增多家航司禁止乘客在机上使用充电宝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5-25 4881 0 0

亚洲多家航空公司因锂电池安全隐患加强机上管控,禁止乘客在飞行中使用充电宝。2025年1月釜山航空事件显示便携式充电宝可能引发火灾,过去20年美国联邦航空局记录500余起相关事件。韩国、泰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及香港等地区航空公司相继实施限制措施,包括禁止机上充电和规范存放位置。锂离子电池存在热失控风险,易燃材料及制造缺陷等因素增加危险。FAA和TSA要求锂离子电池随身携带,各航司对充电宝容量(100-160Wh)及数量作出具体规定。专家建议采取绝缘措施并检查设备损坏情况以确保安全。


FAA宣布空中交通管制员招聘加速计划取得良好开局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5-25 342 0 0

FAA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招聘加速计划通过优化流程和提高起薪,显著提升了招聘效率。自2025年3月新一轮招聘以来,8320多名候选人通过资格审核并参加能力测试,其中190余人进入后续招聘流程。措施包括简化流程、将校培训学员起薪提高30%,以及提供平均年薪超16万美元的职业前景。优秀候选人将在迈克·莫罗尼航空中心接受培训,并分配至FAA的313个机构之一。代理局长克里斯·罗什洛对计划成果表示满意,认为其有效吸纳了优秀人才以保障空中交通安全。


特朗普的联邦航空局局长人选有降低航空安全标准的历史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5-25 420 0 0

2025年3月17日,特朗普总统提名共和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贝德福德担任FAA局长。贝德福德自2004年起担任共和航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该公司为多家主要航空公司运营支线航班。提名引发争议,因其曾试图降低飞行员培训标准。2002年,共和航空申请将新飞行员飞行时数要求从1500小时降至750小时,但未获FAA批准。2013年起,FAA依据2010年的法案将副驾驶飞行经验要求提高至1500小时,以加强安全标准。行业对此存在分歧,美国航空行业协会支持提名,而飞行员工会担忧其可能影响现行标准。作为监督民航安全的关键机构,FAA局长需在飞行员培训与安全标准方面保持坚定立场。


印度靛蓝航空因擦机尾事件频发被局方调查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5-25 683 0 0

印度靛蓝航空A321 Neo机队因多次发生擦机尾事件被印度民航总局(DGCA)调查。核心问题包括飞行机组操作技能、天气状况及襟翼位置等因素。调查指出,公司存在系统性缺陷,特别是在运行、培训和工程管理程序方面。局方发现,靛蓝航空建议使用的襟翼3着陆构型不符合空客操作手册,可能增加擦机尾风险。此外,A321机型机身较长,起降时需更平缓迎角以降低擦机尾概率。针对问题,局方要求靛蓝航空调整管理措施,允许飞行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襟翼构型,以提升安全性。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部分事件的具体原因尚未明确。


欧洲航空从业人员药检漏洞引发公众担忧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5-25 329 0 0

一名瑞安航空地勤人员在西班牙马略卡岛帕尔马机场因药物筛查呈阳性被解雇,事件暴露出航空业对地面人员的药物检测存在漏洞。尽管机场安全措施符合国际标准,但此次事件表明现行药检制度对机坪工作人员覆盖不足。西班牙航空管理局(AESA)和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分别建议增加随机筛查频率和审查政策以加强监管。瑞安航空虽采取解雇措施,但其内部管理仍存在问题。此事件引发对航空安全的信任担忧,并推动业内呼吁扩大药物筛查范围、提高频次及透明度,以确保乘客安全并完善行业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