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ERO100连载 | PCC集团
2019年11年08日
航新科技 2022-05-23
1.航空设备研制行业发展阶段
按照中国制造业发展规划的行动纲领指示,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的突破,对于航空装备领域,要加快大型飞机研制,适时启动宽体客机研制,鼓励国际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产业化。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公司研制生产的机载设备及系统主要包含飞行参数及语音记录系统、综合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系统、直升机振动监控与健康诊断系统(HUMS)、装备健康管理系统(PHM)、发动机健康监测系统、嵌入式仿真训练系统等。目前应用于国内多种型号的飞机及直升机。在航空装备领域航新科技抓住机遇,加快健康监测、智能维护系统与客户产品支援综合集成应用技术,形成集单机和机群的飞行状态数据、部件故障数据、寿命预测、机队管理、地面运营为一体的综合健康管理系统集成技术体系。
2.航空设备保障行业发展阶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成果已应用到装备系统中,传统的人工检测维护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装备的支持保障要求,导致自动测试必要性的提升。而自动测试是保障电子设备运行状态的基础,其必要性也将显著提升。自动测试设备(ATE)作为电子设备检测的自动化工具,其需求必将大幅增加。自动测试设备(ATE)广泛应用于航空业及飞行安全维护保障中。航新科技在国内领先布局自动测试设备(ATE)研发,已成为少数具有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航新科技自1998年研制首套自动测试系统以来,一直致力于自动测试系统技术的发展,是国内较早开展ATE设备研发的企业。近年来,航新科技采用基于航空应用的合成仪器技术、基于ATML标准并兼容ATLAS软件平台技术、基于IEEE-1232标准的故障诊断技术、“基础+专业”的通用化硬件平台技术、互联互通的模块化设计技术,构建了具有灵活扩展、裁剪重构能力的开放式体系架构的通用自动测试平台,可实现我国各机种、各机型通用化测试保障目标。公司研制生产的测试设备主要包括综合测试设备(ATE)、便携式检测设备、通用小型检测仪、STAR系列合成仪器、民用航空自动测试设备、VR/AR应用业务,以及软件产品、特种维修辅件和工装夹具业务等其他自动测试相关产品。凭借在多年维修业务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航新科技已成为国内少数具有机载设备ATE研发、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3.航空大数据产业链发展阶段
我国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成型的系统投入使用,在航空大数据领域尚有大量的未知等待探索,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基于航空数据的使用管理和综合保障业务为核心,以在研项目为基点,重点进行飞行数据的二次开发,构建并积累模型库、算法库、软件模块库,逐步形成系统(平台)开发能力。构建航空大数据产业链,形成从使用数据获取、建模分析、数据处理的链条能力,能够逐步形成面向数据分析的产品;形成基于数据的飞机维护使用决策支持系统成熟产品,构建大数据解决方案和信息产品服务体系,实现各类基础数据融合,形成模块化的软件功能产品。
4.航空维修及服务行业发展阶段
我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国内国际双循环等经济发展战略和实施民航强国战略与大飞机战略,为我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带来稳定的政策预期。 2021年,国内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56.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3%,恢复到2019年的66.2%;国内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4.41亿人次,同比增长5.5%,恢复到2019年的66.8%,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4.9%。
5、VR/AR应用业务行业发展阶段
2018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软、硬件产品日益丰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较为完整的虚拟现实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虚拟现实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赋予虚拟现实产业新的历史使命,整体驱动相关产业链加速发展。国家政策支持、5G网络高速发展、“非接触式“经济新需求等各利好因素正推动我国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虚拟现实产业将迎来新的爆发期。
主营业务
航新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担当有为,精细致胜”的精神和“公正、担当、创新、专注、协作、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以“航空报国”为使命,聚焦航空领域,围绕着 “保障飞行安全”主线,为用户提供提升飞机安全性和保障性的产品及服务。公司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注重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客户、股东和社会持续创造价值,实现“航空科技服务,保障飞行安全”的价值体现,创建航空科技领域的卓越企业。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不断创新,航新科技业务已覆盖设备研制及保障、航空维修及服务两大领域。
设备研制及保障业务领域:主要涵盖机载设备研制、检测设备研制、飞机加改装业务、大数据业务;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领域:主要涵盖部件维修保障、整机维修保障(包括基地维修、航线维护、飞机内饰改装和飞机喷涂)、航空资产管理业务,近年来,市场从主要集中在中国及东南亚扩展到欧洲、中东、北非等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航空领域,致力于航空装备重点领域的突破,加快健康监测、智能维护系统等综合集成技术应用,将公司打造成为业务覆盖全球的航空服务及装备综合保障服务商。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未发生重大变化。
主要产品
机载设备研制:在机载设备研制方面,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飞行参数记录系统及首家装机鉴定的健康管理与监测系统(HUMS)供应商。公司部分产品已成为国内飞机部附件重要供应来源之一,产品具备可靠性高、通用性强等特点,并具有核心的知识产权,具备较高的市场地位、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公司研制生产的机载设备及系统主要包含飞行参数及语音记录系统、综合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系统、直升机振动监控与健康诊断系统(HUMS)、装备健康管理系统(PHM)、发动机健康监测系统、嵌入式仿真训练系统等。目前应用于国内多种型号的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及发动机,其主要销售客户为国内主要飞机总装单位及其他飞机使用单位。
检测设备研制:在检测设备研制方面,公司是国内交付数量最多、使用用户最多、保障水平最高的测试设备生产研制企业,公司是最早进入该行业的公司之一,技术领先,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公司研制生产的测试设备主要包括综合测试设备(ATE)、便携式检测设备、通用小型检测仪、STAR系列合成仪器、民用航空自动测试设备、VR/AR应用业务,以及软件产品、特种维修辅件和工装夹具业务等其他自动测试相关产品。航新科技采用基于航空应用的合成仪器技术、基于ATML标准并兼容ATLAS软件平台技术、基于IEEE-1232标准的故障诊断技术、“基础+专业”的通用化硬件平台技术、互联互通的模块化设计技术,构建了具有灵活扩展、裁剪重构能力的开放式体系架构的通用自动测试平台,可实现我国各机种、各机型通用化测试保障目标。
大数据业务:基于航空数据的使用管理和综合保障业务为核心,以在研项目为基点,重点进行飞行数据的二次开发,构建并积累模型库、算法库、软件模块库,逐步形成系统(平台)开发能力。构建航空大数据产业链,形成从使用数据获取、建模分析、数据处理的链条能力,能够逐步形成面向数据分析的产品;形成基于数据的飞机维护使用决策支持系统成熟产品,构建大数据解决方案和信息产品服务体系,实现各类基础数据融合,形成模块化的软件功能产品。
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领域:主要涵盖部件维修保障、整机维修保障(包括基地维修、航线维护、飞机内饰改装和飞机喷涂)、航空资产管理业务;部件维修保障:飞机及部附件维修及航空资产管理方面,公司在广州、上海、天津、哈尔滨、成都、香港、欧洲、非洲均有布局,具备一千八百多项航空电子项目、二千八百多项航空机械项目、超过二万六千个件号的维修能力;维修能力涵盖各主要机型和各种部附件。
(一)市场优势
1、设备研制及保障
航新科技是国内的专业机载设备及检测设备研制商之一,与国内多家龙头科研、制造企业均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主要客户也一直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航新科技在现有成熟客户资源平台上凭借不断提升的产品研发实力和良好的产品及服务在市场进行了深入横向开拓,同时也在不断挖掘和开拓全新的客户,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公司生产的飞行参数记录系统可有效辅助飞机维护、飞行训练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可实现飞机故障诊断和预测以及寿命分析,为维修决策提供重要支持。公司拥有国内规模较大的航空测试设备研发生产基地,产品涵盖自动测试系统/设备、便携维修检测设备、航空无线电综合检测仪等,用于对飞机机载设备进行功能检查、性能测试、参数调整、故障诊断等,开展航前航后检查、定期检修、故障修复、辅助排故、航材检验等工作,测试设备范围覆盖几十种主要机型、千余项机载设备,全方位满足用户维修保障需要。
2、航空维修及服务
航新科技作为国内同时拥有CAAC(中国)、FAA(美国)、EASA(欧洲)等适航体系认证的航空维修企业,在飞机维修领域有二十多年的维修经验,与众多国内外知名航空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波音公司在华授权维修服务商,也是国内较早开辟海外市场的第三方维修企业。航新科技通过收购MMRO公司从传统的部附件维修拓展到包含飞机航线维修、基地维修的整机维修领域,同时开展了以“综合评估、优质维保及渠道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航空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也由主要集中在中国及东南亚扩展到欧洲、非洲多个国家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实现了航空维修及服务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二)技术优势
1、机载设备
航新科技在机载设备研制方面具备成熟的技术能力,与国内主要的发动机研制厂所、飞机研制厂所、国内知名高等院校都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逐渐掌握了自动变频率采集、多点数据采集、模块化设计、等尖端技术,已为客户配套多个机型的飞行参数及语音记录系统、综合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系统、完好性与使用监测系统等,为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日常维护、事故判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航新科技又逐步规划和开展了直升机振动监控与健康诊断系统、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固定翼飞机健康监测系统及大数据应用业务、等相关产品研发,航新科技经过多年研制和装机使用,掌握了国内顶尖的直升机振动监控与健康诊断系统的核心技术,已经为部分飞机配套研制了多款综合数据采集系统、振动监测系统、HUMS系统、发动机健康检测系统等产品,并实现了批量装机。
2、检测设备
航新科技从事自动测试系统(ATE)研制已有二十余年历史,是国内规模化从事ATE研制的专业公司。在过去二十余年的研制过程中,航新科技通过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积累了丰富的ATE研制经验,提升了ATE的技术水平,使ATE的技术先进性
与国外先进水平媲美。同时,航新科技也积累并掌握了ATE研制的关键技术,包括“基础+专业”的通用化硬件平台设计技术、面向信号自动测试软件技术、面向航空自动测试的合成仪器技术、阵列接口集成设计技术、互联互通模块化设计技术、内外场兼容应用技术等一系列ATE研制技术。航新科技已逐步成为我国目前交付数量和用户最多、保障水平最高、业务潜力最大的ATE研制企业。 航新科技是国内自动检测设备研制重点单位之一,按照最先进标准IEEE1641、1671和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的要求研制检测设备。通过系统硬件平台单元标准化,平台积木式组合化,实现硬件平台通用化和用户不同需求的结合;通过将合成仪器技术运用到检测设备,使检测设备的体积减少1/3以上,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自主研制通用面向信号软件开发平台,实现TPS无代码开发和标准化,及TPS的跨平台使用和开发,缩短研发周期。
3、航空维修和航空资产管理
在机载设备维修方面,航新科技拥有各种高性能航空维修设备,先后引进用于波音、空客全系列电子、电气、机械部附件测试的IRIS2000、ATEC5000、ATEC6000、ATEC60A综合自动测试设备,拥有国际最新的大流量测试设备、液压自动测试设备,自主研发了VATE6000综合板级深度维修测试系统,VATE7000、VATE8000大型自动测试系统,及使用于TCAS、DFDAU、FMC等部品的专用板级测试设备,用于REU、FCC等部品的测试设备,在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讯导航系统、自驾控制系统、陀螺仪表系统、发动机仪表系统、座舱调节系统、电源系统、电气部附件、液压部附件、气动部附件等产品上都具备深度维修能力,是Boeing、CIRCOR、KIDDE、GARMIN、ECA、KANNAD、CSAFE、HONEYWELL等授权维修中心。通过收购MMRO,航新科技逐步完善在航空维修领域的布局,从原有的机载设备维修业务,进一步拓展至基地维修、航线维修、飞机内部装饰和外部涂装等,以及飞机拆解和飞机机体、发动机、备件贸易、飞机发动机托架租赁等航空资产管理业务,建立了飞机整机及部附件全面的维修技术能力。MMRO拥有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航空管理局(FAA)适航认证,具备完善的维修工艺和维修规程,以及对航空资产技术状态准确的工程技术评估能力。在航线维修方面,主要包括过站短停、每日/48h例行检查、A检、C检等维修业务。在基地维修方面,主要包括C检、D检等维修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014.88万 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3.14万元,比上年增加107.81%。主要业绩变动原因如下:
1.毛利率提高增加公司利润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公司收入小幅减少,但公司收入结构优化,总体毛利率提高,对公司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2.计提商誉减值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减值同比下降28,186.28万元,主要是上年同期公司对收购控股子公司Magnetic MRO AS公司及其子公司形成的商誉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26,644.92 万元,同时对境外的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计提减值631.91万元。本报告期,公司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MMRO公司及DMH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根据评估结果,公司收购MMRO公司及收购DMH公司形成的商誉均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3、公司设备研制及保障业务、境内航空维修及服务总体保持平稳,对公司净利润产生积极贡献。
4、境内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反复影响,但是由于产业上下游传导机制造成的时间差,报告期内公司境内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受疫情影响暂不显著。针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业务结构、改变营销方式、控制成本费用,公司境内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基本稳定。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专业背景、主要工作经历以及目前在公司的主要职责
现任董事
蒋军男,1978年4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湖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曾就职
于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2011年至2021年担任广发银行哈尔滨分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2021年6月起任本公司董事长。
余厚蜀男,45岁,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法专业。2015年至今担任深圳前海恒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9年6月起担任广州恒贸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兼任广东旭龙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东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恒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担任广州恒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恒金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广州恒星财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佛恒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2021年6月起任航新科技副董事长,现任航新科技副董事长、总经理。
杨瀚博男,1986年6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南开大学,会计学专业;曾就职于象屿股份钢铁供应链事业部,渤海物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7年至2020年任象屿农产集团会计部负责人; 2021年6月起任本公司董事。
胡琨男,1977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技术专业;曾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2003年至今历任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技术部经理,研发中心主任,设计所所长,市场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2017年7月起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任广州市黄埔区政协委员,广州市工商联执委会委员,广州市黄埔区工商联副主席,广州市黄埔区民族促进委员会副主席。
姚晓华男,1982年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涉外会计专业,并取得中山大学会计硕士(MPACC)学位,高级会计师,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FCMA)。2002年至今,历任广东省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结算中心副主任,珠江船务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2018年9月加入公司,历任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2020年3月25日至今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兼任天弘(广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栗南男,1959年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函授),中文系。曾就职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2003年7月至2009年6月任黑龙江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09年6月至2019年1月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21年6月起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谭跃男,1959年4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专业;现任暨南大学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4至2017.1兼任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独立董,2015.4至2019.11兼任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5.7至2017.6兼任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2016.6至2020.6 兼任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监事;2015.1至2021.9兼任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2020.4至今兼任明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8至今兼任宝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9至今兼任拓普泰克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6.10至今兼任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2017.10至今兼任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2021年6月至今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唐明琴女,1963年1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金融专业。曾就职于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2003年至今历任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教师,经济贸易系信用管理教研室主任,经济贸易系副主任,信用管理系副主任、主任,现任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学院院长;2019.2至今兼任惠州市人民政府咨询专家,2018.11至今兼任保理与供应链金融产业学院执行院长。2021年6月起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查看完整报告:
航新科技2021年度报告
2019年11年08日
2022年05年18日
2019年12年02日
2022年07年22日
2019年06年25日
2019年06年25日
2024年02年21日
2021年08年18日
2021年10年18日
2019年06年03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