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于2025年3月21日发布的《每周图表》报告,主题为“Interregional traffic growth reflects capacity over new routes”,主要分析了2014-2024年十年间国际间航线数量和可用座位数的增长情况,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主要发现
- 总体增长趋势:过去十年间,国际间航空客运量增长了45%,2024年占总客运量的16.5%。这一增长得益于现有航线可用座位数的增加以及新开航线数量的上升。国际间座位容量自2014年以来增长了44%,而独特航线数量增加了30%。
- 中东地区作为中转枢纽的作用增强:中东地区在欧洲-亚太地区交通中的中转枢纽作用显著。2014-2024年,中东地区的座位容量和航线数量分别增长了约58%和35%,远高于直飞交通的增长(分别为27%和20%)。这既反映了中东作为中转站的受欢迎程度上升,也反映了俄乌冲突导致的交通分流。
- 亚太-北美市场特点:亚太-北美是唯一一个航线增长速度超过座位增长的市场。2014年,中美航线是该市场第二大热门航线,但到2024年,两国之间的座位容量下降了60%以上。与此同时,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在过去十年中将直飞北美航线数量共同增加了60%。
- 非洲-北美市场增长显著:非洲-北美是旅行量最少的国际间航线,但其座位和航线增长最大(均超过80%),主要受益于旅游需求的增加,尽管起点较低。
- 影响未来航线分配的因素:新一代飞机(如具有更长航程的窄体飞机,能够开拓“更薄”的市场)以及主要机场容量限制的加剧,将影响航空公司未来在哪些航线上分配运力。
数据细节
- 各区域间航线增长情况:
- 欧洲-北美:座位容量增长了44%,航线数量增长了30%。
- 拉丁美洲-北美:座位容量增长了44%,航线数量增长了30%。
- 亚太地区-中东:座位容量增长了58%,航线数量增长了35%。
- 欧洲-中东:座位容量增长了58%,航线数量增长了35%。
- 亚太地区-北美:座位容量增长了20%,航线数量增长了60%。
- 非洲-北美:座位容量和航线数量均增长超过80%。
- 特定航线变化:
- 2014年,中美航线是亚太-北美市场第二大热门航线,但到2024年,两国之间的座位容量下降了60%以上。
- 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在过去十年中将直飞北美航线数量共同增加了60%。
结论
- 过去十年间,国际间航线数量和座位容量均显著增长,其中中东地区作为中转枢纽的作用增强,非洲-北美市场增长显著,亚太-北美市场航线增长速度超过座位增长。
- 未来,新一代飞机和主要机场容量限制将影响航空公司对航线运力的分配。
Interregional traffic growth reflects capacity over new routes.pdf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