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核心内容如下:
一、经营概览
收入利润双增:营收4.83亿元,同比增36.4%;归母净利润6,555万元,同比增36.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481万元,同比增82.4%。
研发投入持续高比例:研发费用1.01亿元,占营收20.9%,资本化比例28.1%,新增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2项,累计有效专利158项、软著232项。
现金流:经营净流量-624万元,主要因备货及原材料采购增加;投资净流出1.99亿元,主要用于“创芯智能产业园”建设;筹资净流入829万元,取得专项长期借款6,335万元。
资产负债:期末总资产29.0亿元、归母净资产18.0亿元;资产负债率32.2%,货币资金1.43亿元,应收账款11.6亿元,存货5.73亿元。
二、业务板块进展
高性能集成电路:收入2.43亿元,同比增29.6%。第三代软件无线电、第二代射频直采、3G-SDI视频接口、北斗三号基带芯片等进入用户推广或正样阶段;12G-SDI、卫星综合高性能芯片启动下一代研发。
北斗导航综合应用:收入1.71亿元,同比增73.2%。推出北斗三号高精度定位接收机、长波融合授时终端、高动态端机等新品,加速“北斗+”在安全、能源、交通领域落地。
机器感知与智能化:收入1,177万元,同比增3.3%。具身智能多模SLAM导航系统及集群管理平台完成开发,四足机器人已在公安项目交付;特种摄像机获稳定订单。
智慧城市运营:收入5,479万元,基本持平。中标成都某区智慧感知源项目,因政府审批流程进度延缓;天网工程其他项目完成前期设计,为后续升级奠基。
三、重大项目与产能布局“创芯智能产业园”总投资约7.3亿元,建筑面积11万㎡,已签施工合同4.69亿元;报告期投入7,802万元,累计投入近1亿元,建成后实现科研、办公、生产、测试一体化,保障公司未来五年产业化空间需求。
四、风险因素
行业降价及同质化竞争加剧,毛利率承压。
部分合同为“暂定价”,最终审定价差异可能导致收入调整。
高可靠芯片开发周期长、投入大,存在技术失败或迭代不及预期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产能紧张影响交付与成本。
高端人才争夺激烈,人力成本持续上升。
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仍处于解散诉讼再审阶段,实际控制人认定存在不确定性。
五、资本运作与股东回报
回购:2024年9月与11月分别启动两轮回购,累计回购505.16万股,使用资金约8,400万元,用于员工激励或出售。
激励: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1,500万股,授予价15.29元/股,分三年归属;2025年上半年确认股份支付费用3,260万元。
分红:2024年度每10股派0.735元(含税),合计派现4,153万元;2025年中期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
六、未来展望公司定位“特定行业+AI”整体解决方案龙头,围绕“智能化芯片—智能化终端—智能化应用及服务”全链条布局,紧抓北斗三代换代、卫星互联网、低轨通信、具身智能等机遇,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实现高性能集成电路、北斗综合应用、智能感知三大主业的规模跃升,并借助新产业园释放产能,巩固高可靠元器件及系统市场领先地位。
查看完整报告:
振芯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