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达发布2021年度报告

低空经济与新兴航空器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爱乐达 2022-05-23

4061 0 0
  • 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聚焦航空航天制造领域,航空工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航空工业,是满足国防战略需要和民航运输需求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1、军用航空

近年来,国内军用航空领域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航空零部件制造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中期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未来我国将由军事大国向军事强国转变,军用航空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发展。2021年3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确保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政策支持航空装备建设。

  2、民用航空

根据中国民航局《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明确民航是战略性产业,在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纲要总体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力强的民航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民航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治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位于世界前列。分阶段目标:从2021年到2035年,实现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的民航强国的跨越;2036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全方位的民航强国。

  3、地方政策支持

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锚定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燃气轮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突出质量为先,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综上,航空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不断推进,航空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 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制造领域,主要从事军用\民用飞机零部件、航空发动机零件及航天大型结构件的精密制造,具备航空零部件“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全流程制造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航空零部件的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和部组件装配。产品包括飞机机头、机身、机翼、尾翼及起落架等各部位相关零部件、发动机零件以及航天大型结构件。

1)数控精密加工:聚焦航空零部件关键件、重要件、复杂零件以及小批量件柔性生产能力建设。业务主要为军用飞机零件、民用飞机零件(包括空客、波音多个主要型号机型国际转包以及IAI客改货订单;赛峰集团起落架零组件国际直接订单;ARJ21、C919、C929、MA700、AG600等国产机型订单)、军\民用发动机零件、航天大型结构零件等。

2)特种工艺处理:公司拥有阳极氧化、无损检测、电镀、酸洗、热处理、喷漆线等10余种特种工艺和理化试验能力,具备航空结构零部件特种工艺全工序处理能力。业务主要为公司承接的部分机加产品的特种工艺处理;主机厂及其协作单位机加产品的特种工艺处理;航空制造领域市场其他客户特种工艺业务(如陕飞、航发科技、普惠艾特等)。

 3)部组件装配:公司已开展某型无人机、某型军机以及多个民用机型部\组件装配业务,着重建设部件装配和机体装配全流程管理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除完成某型无人机复杂中心段部件装配外,完成了该机型机身段整体交付;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从“原材料--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机身和机体装配”全流程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公司主营业务围绕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开展,定位做精机加、做强特种工艺、做优装配,“三足”并重发展。上述数控精密机加、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可单独承接业务,亦可承接“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全流程业务。

 公司专注于航空制造领域,已有18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从单一的数控精密加工工序,延伸至航空零件特种工艺全工序,再到部件装配全流程能力,形成了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三足并重”的业务形态,已建立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能力。公司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技术工艺、优秀的加工流程管理和严格的质量管控,形成了爱乐达独具特色的管控体系,确保产品良品率达到99.60%以上,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公司是中航工业下属某主机厂机加和热表处理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2021年再次荣获中航工业下属飞机制造单位“金牌供应商”荣誉,荣获中航成飞民机“优秀供应商”荣誉。 

 数控精密加工方面,公司聚焦航空零部件关键件、重要件、复杂零件以及小批量件柔性生产能力建设,在钛合金、高强度钢、镍基高温合金等材质高精度盲孔加工、复杂深腔加工等方面技术在行业内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公司是中航工业下属某主机厂最大的民营供应商,且是承接其关键、重要、复杂零件比例最大的供应单位。 

特种工艺处理方面,公司建有阳极化、喷漆、无损检测、热处理等特种工艺生产线,满足航空结构零件全工序需求,业务覆盖军机、民机、航空发动机以及航电等产品。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特种工艺全工序能力的民营企业之一,是某主机厂指定的特种工艺协作单位。

 部组件装配方面,公司是中航工业下属某主机厂指定四家装配单位之一,并且是其首家推进“原材料-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全流程业务的民营企业。

 

  • 公司核心竞争力

1、零部件全流程优势

 公司专注于航空制造领域,业务围绕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开展,已具备“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能力,定位做精机加、做强特种工艺、做优装配,“三足”并重发展。

 数控精密加工方面:公司自成立之初开展航空零部件数控精密加工业务,聚焦航空零部件关键件、重要件、复杂零件以及小批量件柔性生产能力建设。自2005年承接军民用航空零件生产开始,先后参与空客、波音多个主力机型零件批量生产;参与了多个军用型号机从预研、试制、小批到批量生产全过程,期间攻克了多项关键、重要件和复杂零件精密加工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加工制造经验。公司在已有成熟且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工艺创新能力和生产质量管理能力,提质降本增效,提升航空零件精密加工能力与效率。公司是中航工业下属某主机厂最大的民营供应商,且是承接其关键、重要、复杂零件比例最多的供应单位。

特种工艺方面:公司是某主机厂机加和热表处理领域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是航空制造领域民营企业中少有具备特种工艺全工序的单位。公司于2014年开始着手于航空零部件特种工艺能力建设,并于2018年通过国际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合同授信的Nadcap认证,2019年开展小批试制生产,2020年公司航空零件全工序能力全线贯通,2021年公司特种工艺产线已建立完善且稳定的管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公司不断攻克特种工艺相关工序技术应用,如ARJ起落架零件镀层工艺完成进口国产替代等。目前公司已承接多个军机和民机机型特种工艺业务,以及航空发动机、航电相关产品特种工艺处理。

 部组件装配方面:公司于2017年开始部件装配能力建设,期间开展多个机型小组件装配;2020年公司着重培育大部件装配能力。2021年公司除完成某型无人机复杂中心段部件装配外,完成了该机型机身段整体交付,推进从“原材料--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机身和机体装配”全流程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实现了全流程的产业升级。

 2、多部门联合创新优势

公司一直专注于航空精密制造领域,定位于技术先导型、质量管理型、团结协作型航空制造企业,高度重视技术工艺、质量管控、生产优化等多方面创新能力建设,形成了技术、生产、质量等多部门联合研发创新机制。不断总结航空制造经验,同时学习行业前沿技术,不断探索产品制造新技术,研究装备效率提升新方法,产品质量管控新措施以及生产管理新方案,提升航空零部件制造全流程整体能力。在此过程中,公司积极对接外部资源,延展业务新研究。如与利波海尔联合开展ARJ电镀特种工艺,实现了进口技术国产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公司将研发创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研发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公司业务中。截止目前,公司拥有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33项。另有12项发明专利及1项实用新型正在审核中。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400.94万元,同比增长102.12%;实现营业利润29,912.62万元,同比增长73.37%;实现利润总额29,906.03万元,同比增长79.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02.07万元,同比增长86.47%。

 1、推进部件装配,实现零件制造到部件全流程能力升级

公司围绕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开展业务,2021年公司在继续夯实航空零件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独有优势基础上,着力建设航空部件装配和机体装配全流程管理能力。以某型无人机大部件装配为基础,除完成其复杂中心段部件装配外,完成机身段整体交付,推进从“原材料—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机身和机体装配”全流程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2021年该项目顺利完成产付,实现了全流程的产业升级。

 2、借力资本市场,加快投资项目投产投建

 2021年公司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平台作用,利用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子项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式完成5亿元再融资,顺利完成新上项目融资。2021年9月公司新都分/子公司数控业务投产运营,并逐步释放数控产能;航空智能制造及系统集成中心项目按期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并开始采购主要设备,为公司产能产业双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3、强化技术先导,狠抓技术攻关与革新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强化技术先导型企业定位,不断总结航空制造经验,同时学习行业前沿技术,不断探索产品制造新技术,研究装备效率提升新方法,产品质量管控新措施以及生产管理新方案,提升航空零部件制造全流程整体能力。2021年公司着重于高端装备新技术开发与批量效率提升,如数控车铣复合技术的量产运用;重点攻克掌握了新产品热处理和电镀表面处理技术,如赛峰UDT镀镉技术的突破,ARJ起落架零件电镀特种工艺进口技术国产化等;并延展零件全工序能力,如IAI-B767、空客A320等民机零件数控精密加工到特种工艺全工序处理等。

 4、强练基本功,夯实长期稳定发展基石

公司秉持“航空产品,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用户至上,质量第一”标准。狠抓从市场采购到技术工艺,从设备保障到生产流程各环节质量管理,确保最终产品质量合格率。同时,从刀量具准备到材料入库,从技术工艺到检验计划,从生产保障到最终产付等各环节提前做好项目管理策划,在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率前提下,力保生产准时交付率,从而夯实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石。 2021年公司荣获某主机厂“金牌供应商”荣誉称号,荣获成飞民机“优秀供应商”荣誉。


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



  • 公司主要管理层情况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专业背景、主要工作经历以及目前在公司的主要职责

(一)公司董事(5 人)

本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设董事5 名,其中2 名独立董事,相关简历如下:

1、范庆新

男,196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198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1986年至1991年,工作于成都发动机公司,任工艺员、团支部书记;1991年至1998年,工作于海南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任总裁助理、办公室主任;2006年至2017年任成都唐安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监事;2004年至2013年,任成都爱乐达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执行监事;2013年至2015年任成都爱乐达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5年12月至2022年1月任舟山添合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2015年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 、冉光文

男,196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198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工程专业。1990年至2000年,在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工作,先后任设计员、设计室主管;2001年至2003年,任成都成飞明光机械设备厂厂长;2006年至2012年,任成都唐安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04年至2013年,任成都爱乐达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2013年至2015年任成都爱乐达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至2018年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21年11月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3、杨有新

男,196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1991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专业;1991年至1995年,工作于空军第一研究所发动机研究室,任工程师、总体组组长;1996年至1998年,工作于原国防科工委科技部航空局,任参谋;1998年至2015年,工作于原总装备部军兵种装备部航空局,任参谋、副局长;2016年至2018年7月,工作于军委装备发展部科研订购局;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自主择业;2019年2月至今任四川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任成都唐安航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21年11月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4、王怀明

男,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1985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1998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1987年至2013年任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计与金融系主任,兼任江苏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会计学会中小企业财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3年至今任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计学科负责人,兼任江苏省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江苏省正高级会计师评审委员会委员;2014年至2021年任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4年至2021年任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6年至2018年任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7年至今任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1年11月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5、李柏林

男,196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198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起重运输专业(本科);198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硕士);1995年获西南交通大学机车车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在职博士);1986年至今任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至2007年任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1998年至2003年任成都市人大代表;1999年至2000年在英国 Birmingham University(伯明翰大学)作访问学者;2002年至2017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副主委、成都市青羊区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常委;2006年至2009年任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副区长;2011年至2021年任西南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2021年11月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二)监事(3人)

本公司第三届监事会设监事3 名,其中职工监事1 名。相关简历如下:

1、丁洪涛

男,196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198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工程专业。1986年至1996年,工作于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1996年至2011年,任四川宝乐特种座椅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1999年至2007年,任成都瑞翔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02年至今任欧诺特有限公司董事;2006年至今任成都润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至今任成都领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07年至今任成都始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监事; 2013年至2015年,任成都爱乐达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2、谢鹏

男,196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198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工程专业。1986年至1999年就职于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1996年至2011年任四川宝乐特种座椅有限责任公司监事;1999年至2007年任成都瑞翔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监事;2006年至2017年任成都唐安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2年至2017年任成都唐安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至2015年任成都爱乐达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2002年至今任欧诺特有限公司董事;2006年至今任成都润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监事;2006年至今任成都领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监事;2007年至今任成都始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1年至今任成都夸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11月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监事。

 3、蒋文廷

女,199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西华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5年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事务代表;2018年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代表监事。

 (三)高级管理人员(6人)

1、刘晓芬

女,1982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四川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05年至2007年,工作于苏州华硕电脑集团有限公司任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2007 年至 2009 年工作于瓦格纳橡胶制品(成都)有限公司先后任质量工程师和质量经理及管理者代表;2009 年至 2015年工作于捷福机械(成都)有限公司任质量经理及管理者代表;2015年至2016年工作于德坤航空制造有限公司任试验件分厂厂长;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任公司质量部部长;2018年4月至2021年11月任公司副总经理;2021年11月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魏雪松

男,1967 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1990 年至 1995 年,工作于兵器总公司五九八厂任质量部主任;1995 年至 2003 年,工作于成都兴光压铸工业有限公司任质量部部长(高级工程师);2003 年至 2005 年,工作于成都嘉陵兴光工业科技有限责公司机加分厂任厂长、党支部书记;2005 年至 2006 年,工作于深圳乾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2006 年至 2007 年,工作于成都鑫森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任副总经理;2008 年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任成都唐安航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监事;2021年11月至今任成都唐安航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

 3、汪琦

男,1969 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四川工业学院(现西华大学)金属材料工程铸造专业;1991 年至 1993 年,工作于成都青白江区四川化工机械精密铸造分厂任技术员;1993 年至 1997 年,工作于深圳南头镇合益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任技术员;1997 年至 2006 年,工作于四川鸿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任技术部长;2006年至2021年11月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1年11月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4、李顺

男,1982 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毕业于四川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5 年至 2007 年,工作于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任工艺员;2007 年至 2015 年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2015年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1年11月至今任任成都唐安航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监事。

 5、陈苗

女,1985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06年至2010年,工作于成都顺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项目行政主管;2010年至2018年4月任公司综合管理室主任,2015年11月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2018年4月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任成都唐安航空制造有限责任总经理。

 6、马青凤

女,198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05年,毕业于西华大学财务管理专业;2005年至2009年工作于四川红光化工有限公司任会计;2009年至2015年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会计、财务部负责人;2015年至今任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查看完整报告:

爱乐达2021年度报告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