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100连载 | PCC集团
2019年11年08日
航空产业网 2024-02-05
2024年2月,航空产业网隆重宣布,团队完成了《中国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分布图(2024版)》与《2023年中国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年度总览》的更新与编制工作。
内容概要
《中国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分布图(2024版)》共收录航空复合材料与结构件制品研发、制造产业链企业共计一百五十家,数据截至2023年年末,在上一版分布图基础上补充收录了近二十家产业链相关企业。
《分布图》以航空产业网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产业数据库为基础,并根据团队专家航空产业知识与经验,结合全国产业链相关公司的相关数据和公开信息,运用航空航天产业链的内在逻辑与产业链条,对航天复合材料产业链公司进行梳理与收录,为航空产业网独创研究的结果。
本分布图中的企业类别按产业链占位覆盖三个主要方向,即航空复合材料制造、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以及复合材料设备与工具,涵盖产品范围既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用量较多的复材产品,也包括碳碳复材、陶瓷基复材等复材类别。本次统计暂不包含复材相关分销商与技术服务企业。
中国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地区分布) ©航空产业网
从企业的地理分布看,江苏省、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位列前五名,均有10家及以上的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相关企业,其中江苏省达到了35家,同比增长34.5%,继续保持拥有航空复合材料相关企业最多的省份。
江苏省制造业基础良好,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增大,是保持领先的重要原因。另据航空产业网统计数据,除航空复合材料业外,航空材料企业数量、航空发动机企业数量、民用大飞机产业链供应商数量、全球航空航天在华投资企业数量以及航空航天上市企业数量等多方面江苏也均居前列。
相比去年,2023年北京市航空复合材料产业相关企业数量增长明显。北京在复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中航复材、航空工业制造院等是航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设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商飞北研院也一直在进行航空复合材料相关前沿研究。
中国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所有制) ©航空产业网
从企业所有制类别来看,根据航空产业网统计,航空复合材料产业中民营企业占比60%,占比最多;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占比28%,比例相较去年有所下降;合资与外资企业占13%,基本与去年持平。
民营企业数量在航空复合材料产业中占比已达六成,标志着航空复材相关产业的产业化、国产化的发展达到新的阶段。
中国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细分产业) ©航空产业网
从企业产业细分来看,目前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中航空复合材料制造企业数量占比最高,达到43%;复合材料结构件企业占比次之,达到39%;复合材料设备与工具企业占比最少,为18%。
应当注意的是,部分复合材料制造类企业、复合材料工具类企业也开始从事结构件制造,产业链上下游同时存在合作与竞争关系。
航空产业网预测,随着无人机、eVTOL等新兴航空器型号平台走向批产,商业航天发射数量的提升,复合材料制造企业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参考:发布 | 低空经济与新兴航空器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2023年12月))。
研究中国航天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分布和重要企业动向对中国企业、政府机构发展航空航天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产业企业发展产融结合之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希望《中国航天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分布图》及《产业链年度总览》能给相关企业机构以借鉴。
获取更多企业年度动向信息,请参阅《2023年中国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年度总览》。
查看完整报告:
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分布图(2024版).pdf
2023年中国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年度总览.pdf
2019年11年08日
2019年12年02日
2022年05年18日
2019年06年25日
2019年06年25日
2022年07年22日
2021年08年18日
2024年02年21日
2019年06年03日
2022年12年05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