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化学品管理规范

商业航天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CATA) 2025-03-21

404 0 0

《民用航空化学品管理规范》是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旨在规范民用航空化学品(航化品)的管理流程,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1. 标准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民用航空化学品在民用航空器及部件维护过程中的标签、入库、仓储、出库、报废和处置以及相关人员资质和文件管理的要求。
  • 适用于航空公司、维修单位等涉及航化品使用的相关单位和部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了GB 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18265《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技术基本要求》和GB 15603《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准则》等国家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 明确了“入库”“仓储”“出库”“报废”“处置”等关键术语的定义。

4. 航化品标签要求

  • 标签要素:应包含产品名称、件号、供应商信息、包装、生产日期、使用限期日期、适用性等必要信息。
  • 标签要求:标签应清晰易读、不褪色、持久并便于查询,张贴于产品明显位置,且不应覆盖原有警告信息。

5. 航化品入库

  • 到货接收:建立登记台账,记录产品数量、类型、供货商信息、危险等级、运单号等;对到货航化品进行全面目视检查。
  • 检验入库:检查外包装、标识和文件档案的完整性,核对件号、供应商信息、限期日期等,确保库存寿命到期预警,录入入库信息并粘贴标识标签。

6. 航化品仓储

  • 库房要求:仓库规划、建设、安全设施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存储环境参数需根据产品要求调节并记录,仓库内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 管理要求:建立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记录数据;配备防护用具;定期检查盘点;建立使用限期和到期预警机制;对进入库区人员进行登记和安全告知。

7. 航化品出库

  • 按批次发料,遵循“接近限期日期先发、先入先出”原则;核对信息一致性;配备产品检验标签或发料标签;确保包装、标签正确完好;轻拿轻放,防止泄漏。

8. 航化品报废和处置

  • 报废航化品应与可用航化品分开存放;建立到期下架清单,用专用库位存储;报废审批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9. 人员资质和文件管理

  • 人员资质:从业人员需接受法规、标准、安全等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管理人员需具备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操作人员需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 文件管理: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文件应在验收过程中识别,确保与实物信息一致性和有效性;文件与验收单应存档。

附录A

  • 提供了常见航化品的使用范围及分类,包括飞机表面及结构清洁剂、除冰/防冰液、涂料、胶黏剂等,以及飞机内部清洁剂、消毒剂、空气清新剂等。

总结

本标准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旨在提升民用航空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因管理不当带来的危害,确保航空器维护过程中的化学品使用安全。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民用航空化学品管理规范.pdf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