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运输协会(CATA)
2025-01-20
560
0
0
《低海拔林区直升机吊桶灭火技术指南》(T/CATAGS 83—2024),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旨在规范低海拔地区直升机吊桶灭火的技术方法,提升森林航空消防灭火效率和安全管控能力。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整理:
1.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低海拔林区(海拔低于1500米)直升机吊桶灭火作业,涵盖资质要求、设施设备、环境要求、指挥口令和吊桶灭火等技术指南。
2. 资质要求
- 运营商:需具备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甲类资质,外吊挂作业许可,直升机森林航空消防作业运行规范,以及赔偿责任承担能力和保险。
- 飞行观察员:需具备三级及以上资质,400小时以上飞行经历,其中50小时以上吊桶灭火飞行经历,参与处置5起以上森林火灾。
- 机长:需持有有效商用驾驶执照,1000小时以上直升机飞行经历,100小时以上机长经历,300小时以上执飞机型飞行经历,200小时以上吊桶灭火飞行经历。
- 机务:需持有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维修人员执照,5年以上维护相应机型工作经验,熟悉吊桶操作及维修技术。
3. 设施设备
- 直升机:保持适航状态,具备适航证、国籍登记证、电台执照,保险在有效期内,随机资料齐全。
- 吊桶:需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等资料。
- 加改装:可根据作业需求加装后视镜等辅助设备,确保安全并符合民航监管部门认证。
4. 环境要求
- 气象条件:不低于目视飞行气象标准,平原地区能见度3公里以上,山区5公里以上,低云量少于7个,云底高300米以上,风速不大于8米/秒,严禁夜航和进入浓烟。
- 水源条件:净空条件良好,水域深度大于吊桶高度(2米以上),无水中障碍物,与火场距离15公里内(水源匮乏地区可30公里内),取水位置便于飞行姿态保持。
- 备降场地:目视观测场地直径为旋翼直径两倍以上,净空条件良好,无影响起飞着陆的障碍物。
5. 指挥口令
详细规定了地面起降、水面取水、吊桶洒水及位置调整的指挥口令,确保作业过程中指令清晰、准确。
6. 吊桶灭火操作流程
6.1 航前准备
- 组织相关人员传达任务指令,制定灭火方案,计算飞行距离和时间,确定起降机场和备降机场,确保备份油量充足。
- 火场距基地100公里以上时,需提前准备野外起降点和加油保障。
6.2 吊桶检查
- 检查吊桶的吊带、螺栓、钢索、链条等是否松动磨损,束带系统是否收紧,绳索是否缠绕,电路接通情况,锁头开关及应急抛放系统是否正常。
- 根据直升机外载荷能力、气温、作业高度等因素调整吊桶载量。
6.3 直升机检查
6.4 挂桶飞行
- 机务人员连接外吊挂吊桶,机长检查电子抛放系统。
- 起飞前设置无线电高度表游标,起飞后检查钢索是否缠绕。
6.5 火场侦察
- 飞行观察员对火场及周边环境侦察,标注火线、火头及发展方向,判断火场态势和气象条件,拍摄上报火场照片和视频。
- 与地面指挥人员商定洒水位置,侦察取水点净空条件,选定紧急备降场地。
6.6 吊桶取水
- 判断风向风速,逆风或侧风悬停,避免水汽影响视线。
- 在流动性水域逆流取水,飞行员保持直升机状态,副驾驶和机务人员报告相关信息。
- 悬停稳定后,缓慢下降使吊桶垂直入水,严禁带速度触水。
- 水桶满载后,飞行员确认功率安全,增速飞向火场。
6.7 吊桶洒水
- 尽量在火场上风口飞行,避免进入浓烟。
- 洒水高度控制在30-60米,速度不超过100公里/小时。
- 飞行观察员根据指令或判断下达扑救指令,控制洒水开关。
- 根据洒水效果调整洒水位置和时机。
6.8 机群灭火
- 制定飞行方案,明确长机、僚机及飞行序列。
- 指定责任飞行观察员,统一通讯频率和呼号。
- 通报作业飞行计划,明确火场和取水点位置、飞行路线、避让方法等。
- 长机负责指挥,根据续航时间筹划加油顺序。
6.9 洒水方法
- 直线洒水:火线与风向一致时,根据风向判断洒水时机。
- 侧方洒水:火线与风向有偏差时,选择侧方洒水。
- 甩桶洒水:在坡度较大区域,利用离心力甩水。
- 分割洒水:火势强或火线长时,将火线分割为多段。
- 阻隔洒水:在火线蔓延方向洒水建立隔离带。
- 定点洒水:对孤立火点或顽固烟点实施悬停洒水。
6.10 紧急抛桶
- 遇到危险情况(如洒水失灵、发动机停车、躲避障碍物等),采取机械或电子抛桶措施。
7. 总结
本文为低海拔林区直升机吊桶灭火作业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南,涵盖了从资质要求到具体操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旨在确保直升机吊桶灭火作业的科学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低海拔林区直升机吊桶灭火技术指南.pdf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