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中国卫星 2022-05-23

4331 0 0
  • 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1 年,中国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航天强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航天全年实施 55 次发射任务,发射 115 个航天器,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再创新高,达到 191.19 吨,同比增长 85.5%。羲和号卫星成功发射,推动我国进入“探日时代”;嫦娥四号工程不断刷新航天器月背工作纪录,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两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按计划开展任务,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开展;航天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航天能力国际共享持续推动;中国商业航天取得新进展,基本形成了主要产业链布局。

 

  • 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产业发展环境和市场竞争形势变化,公司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两大板块业务有序开展。

1.宇航制造业务

2021 年是公司有效应对多型号并举、高密度发射的又一攻坚年,公司上下凝神聚力、全力以赴,克服局部地区间断性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 30 颗小/微小卫星发射任务。其中,北京三号卫星通过新一代敏捷卫星技术,快速获取高质量、高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地面影像,大幅提高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技术水平;海丝二号卫星具有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等特点,可用于获取近海海域、浅海岛礁、江河湖泊等生态环境信息,为我国近海海域与海岛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预警与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服务与支持;希望三号卫星有效推动了卫星产业与科普教育的结合;仰望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可见光/紫外谱段同步观测的科学天文遥感卫星。同时,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任务有序推进,电磁监测卫星 02 星、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等数十个在研型号研制工作顺利开展,百余颗在轨卫星稳定运行,公司继续保持国内小卫星制造领域竞争优势地位。宇航部组件方面,宇航单机产品星载导航产品、空间站交换机等按计划交付,有力保障了型号任务;完成 50 万余片空间太阳电池生产及交付,年产量达到新高;

高端紧固件完成了约 1400 万件产品生产及交付,有力保障了各类任务的研制生产。

 

2.卫星应用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三大业务领域积极推动工作,卫星应用业务总体实现平稳发展。

(1)系统集成与产品制造

卫星通信:信息链批生产任务按计划推进,继续保持信息链领域的优势地位;Anovo 系统成功交付运营商实现并网运营,成为首个开展商业试运营的国产电信级高通量系统;多任务一号通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项目稳步推进;完成 6 个卫星通信系统集成项目,卫星通信天线产品按计划生产交付。

 卫星导航:民航北斗追踪监视设备首批加改装订单完成交付,新的加改装订单正在积极获取当中;获得商用飞机机载多模导航终端研制任务,公司在保障航空安全方面进一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导航车辆改造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平台+终端”的业务拓展模式成效显著,能源安全二期、海岛综合管理应用示范等项目相继获批。

 卫星遥感:气象卫星接收站项目完成 3 站验收,南极站完成设备研制,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完成高分一站式服务平台等重大项目研制交付;援外遥感卫星地面系统国际项目进展顺利。

 (2)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

卫星综合应用: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区可可西里盐湖漫溢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程项目、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等交付验收;中标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项目,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为样板向青海湖、祁连山等大型国家公园持续拓展。中标水库洪水风险图智能决策系统(二期)项目。

无人机系统集成与服务:配套电商物流新研倾转旋翼物流无人机完成首飞;持续参与大兴安岭森林防火、青海湖遥感监测、电网线路监测等重大专项实施,行业应用逐步深入。

卫星地面运营与服务:完成近 140 套广播电视节目总计超过 120 万余小时传输,圆满完成以“春节”“两会”与“建党百年”为代表的各类重要安播保障任务,全年安全播出率优于99.9999%。成功中标冬奥会公共信号传输项目。

(3)智慧产业

城市管理信息化:时空信息云平台、智慧水务实现货架式销售;完成智慧水务等项目验收,中标智慧管网及 CIM 平台等重大项目;积极拓展农险遥感数据服务项目。 工业(企业)信息化:顺利完成新河项目、智能园区项目等交付,重点开展区域市场智能园区市场开拓。智慧健康:互联网医院平台陆续上线了多个特色专科服务,实现从无到有的模式探索;持续深入与试点医院各科室开展应用探索,对外积极推进与药商、保险及银行等第三机构合作模式探索,拓宽互联网医院产品应用场景。

 

  • 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能力,专注于宇航制造与卫星应用核心主业,旗下有航天东方红、航天恒星科技等多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以“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引领,公司拥有航天核心技术积累和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储备,研究开发力量雄厚,并以北京、深圳、西安等多处研制与生产基地为支撑,能够完成关键系统、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核心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数据服务。

 在宇航制造方面,公司可为航天器提供星上导航接收机、空间太阳电池片、星上电子通信设备等产品,是我国航天装备体系、航天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公司开发了覆盖 1Kg 至 1000Kg完整序列的小卫星/微小卫星公用平台型谱,产品覆盖光学遥感、电磁与微波遥感、通信、科学与技术试验等领域,具备复杂星座系统设计、全链路仿真、自主任务规划、星上智能处理、AIT 一体化管控、组批生产等核心技术能力。持续打造小卫星平台系列化、通用化、产品化,平台内产品互换率达到 90%,平台单机国产化率达到 100%,推动形成了 20 余项小卫星标准规范。

 在卫星应用方面,公司以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为核心,业务聚焦于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领域,坚持技术推动与产品创新,在目标特性识别、抗干扰、高精度时间同步等技术方面具有竞争力;打造了 Anovo 卫星通信系统、北斗三代宇航级芯片、遥感卫星地面站、民航机载追踪监视设备、信息链终端等一批具备竞争优势的核心产品,能为国防、行业、区域用户和国际市场提供基于天基资源的综合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 项,省部级各类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7 项,新增专利、软件著作权 342 项。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2 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11 个;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3 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15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4 人;拥有科技人员 3253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82.00%。

报告期内,公司没有发生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项。

2021年公司积极开拓战略市场、整合创新资源,在相关业务领域开展布局投入,年度新签合同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比过往年度提高。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05,892.9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0.74%;利润总额 34,122.62 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 28.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324.27 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 34.03%。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十三五”与“十四五”战略衔接的周期性影响,公司宇航领域主要用户规划体系能力和系统论证不断迭代、深化,导致该领域项目立项进度不及预期,影响报告期收入的确认;另一方面是近年来竞争性采购呈现常态化趋势,价格调整机制逐步深化,重点客户的审价和定价政策对公司利润也有所影响。



  • 公司主要管理层情况

林益明

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501 部六室副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专业技术部结构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导航卫星总体研究室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部长助理、副部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部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副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2021 年 6 月起任公司董事长。

 赵小津

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六室副主任、主任,北京卫星制造厂副厂长、常务副厂长、厂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副院长,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副总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2016 年 8 月起任公司董事。

 王作为

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唐家岭 AIT 管理处副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部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党群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监事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动力行政保障部党委书记兼副部长、纪委书记、监事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动力行政保障部党委书记兼副部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纪检监察部部长兼院纪委副书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部部长兼党校副校长;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党委书记兼副部长,2021 年 6 月起任公司董事。

 金其明

曾任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四室副主任、主任,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综合规划处处长,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副所长,航天二院副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常委、总工程师;2021 年 6 月起任公司董事。

吴江

曾任航天一院综合计划财务部综合计划处副处长,航天一院一部主任助理、副主任,航天一院财务部部长,航天一院总会计师、副院长、副院级调研员;2021 年 6 月起任公司董事。

 金占明

曾任职于山东省烟台大学,后曾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后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2016 年 4 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

 张忠

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务员,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现任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兼任协和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1 年 6 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

 谭红旭

曾任中国证监会第十届及第十一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专职委员,中国证监会第三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专职委员,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独立董事;现任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高级合伙人,兼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1 年 6 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

 俞明轩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兼任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1 年 6 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

 胡苇

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财务部资本运营处副处长、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财务处副处长、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副部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金融部副部长,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总会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会计师;2019 年 4 月起任公司监事会主席。

 邵文峰

曾任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市场处副处长,航天恒星科技发展计划处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经营投资与产业发展部卫星应用处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经营投资与产业发展部投资管理处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经营投资与产业发展部副部长;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经营投资与产业发展部部长,2019 年 4 月起任公司监事。

 姜凝

曾任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财务处副处长、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制与推进系统事业部财务处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制与推进系统事业部财务处处长兼副总会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制与推进系统事业部总会计师,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总会计师、总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审计与风险管理部部长;现任航天科技财务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9 年 4 月起任公司监事。

 边凤梅

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小卫星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经理,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现任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2009 年 8 月起任公司监事。

 刘小布

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航天器总装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兼支部书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检验中心主任兼支部书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型号总指挥助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纪检监察部纪检处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纪检监察部副局级纪检监察员;现任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2021 年 6 月起任公司监事。

 朱楠

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北斗二号卫星总指挥助理、副总指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副部长、副部长兼导航卫星工程中心主任、副部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经营投资与产业发展部部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应用总体部部长,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裁;2021 年 6 月起任公司总裁兼党委副书记。

 宋海丰

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经营发展部研发处副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研发处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研究发展处处长,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办公室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展计划部部长,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1 年 6 月起任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裁。

 彭涛

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办公室秘书二处副处长、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办公室秘书处处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办公室副主任,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经营投资与产业发展部部长,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现任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2018 年 3 月起任公司副总裁,分管航天恒星科技公司工作。

 姜军

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专业技术部热控工程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热控工程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部长助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副部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副部长,航天东方红公司副总经理;现任航天东方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9 年 8 月起任公司副总裁,分管航天东方红公司工作。

 万银娟

曾任职于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投资银行部,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发展部总经理;2005 年 6 月起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邓文浩

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515 所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汕头高新区航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现任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21 年 11 月起任公司副总裁。 赵强 曾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财务金融部成本价格管理处副处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会计处副处长、处长;2021 年 11 月起任公司财务总监。


查看完整报告:

中国卫星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