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航空发布2021年度报告

航空整机与机体结构件制造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广联航空 2022-05-23

3925 0 0

2021年公司受哈尔滨多轮疫情影响,营业收入较去年相比有明显下降,但公司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提升公司整体技术研发实力。 

  • 精益制造,聚焦主业快速发展

公司始终坚持“精益制造”的理念,持续聚焦主业发展。公司以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航空复合材料工装为基础,积极开拓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业务,已实现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航空器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主营业务,积极推进生产制造建设,有效扩大产能规模,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线,加强精益生产管理,做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确保供应链和生产经营平稳,生产效率和运行质量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稳步增强。

 

  • 产能释放,产业布局迅速扩张

为了加速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分专业、分区域快速响应机制,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整合行业上下游企业,通过收购成都航新快速切入西南地区主机厂供应链体系,通过收购景德镇航胜提升高端零部件制造优势,通过入伙共青城航鑫参与了洪都国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通过布局之年的整体规划,各地子公司航空工装业务将逐步转移至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即哈尔滨总部、西安广联和成都航新,形成自东向西,覆盖东北、西北、西南等我国主要军工大省,辐射全国的航空航天结构类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制造集群。公司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将同时拥有大型及超大型航空工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能力,对区域内客户实现全方位支持。另一方面,公司紧紧围绕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的区域主机厂、兵器总装厂及军方科研院所布局,通过以“租赁厂房+采购设备”的模式,短期内在指定地区完成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制造能力的复制,迅速为客户解决产能提升所遇到的痛点。

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完成在东北、华北、华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区全国范围的产业链布局,在哈尔滨、西安、成都、珠海、晋城、南昌、景德镇等地设立航空航天和兵器产业制造加工基地,下设10家子公司,员工总数1200余人。

 

  • 规范治理,融资渠道有效开辟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对西安广联增资,引进了以中航工业等军工央企为背景的航空工业产业基金和国家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公司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专业能力,扩大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内的市场份额,与公司现有资源形成有利互补,进一步增强公司航空航天超大型工装、大型复合材料零部件及金属零部件的研制与制造能力。

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制度规范运行,形成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为公司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 优势夯实,航空航天市场稳步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以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航空复合材料工装为基础,积极开拓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业务,已实现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航空器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2021年,公司工艺装备、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等业务迅速发展,除各型军用飞机及民用飞机外,还深度参与国内多个重点型号导弹武器系统、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

 

  • 科技创新,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 

为了完善产业布局,加强分专业、分地域快速响应机制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提升客户亟需的业务配套能力,公司分别成立了工装中心、零件中心、复合材料中心、总装中心和发动机中心,并完成对超大型数控龙门铣床(最大加工范34,000mm*8,000mm*2,000mm)、西班牙进口高性能热压罐(最大加工直径φ6,200mm*25,000mm)、预浸料生产线及多条全自动化金属零部件柔性生产线等生产加工设备的建设投入。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近2,600万元,同比增长90.93%,完结近十项科研课题,持续加大对复合材料预浸料加工生产、热固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发以及复合材料产品轻量化应用等多领域的开发和投入力度。公司所取得的大型复合材料机体结构整体共固化成型工艺等研发成果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 公司主要业务

广联航空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是国内知名的民营航空航天工业配套产品供应商。公司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领域,主要为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与无人机产品,其中复合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和部段的加工制造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主机厂、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军队研究所等军方单位。

(一)航空工装

航空工装,是指用于航空、航天器零部件成型或部段、整机装配的专用生产准备工具(专用生产设备)。航空工装的设计和制造在飞行器研发生产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工装设计和制造水平直接影响飞行器生产周期、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是国内航空工装领域优势突出的龙头供应商,按照产品用途,公司的航空工装产品可以分为成型工装和装配工装,其中公司成型工装主要应用于生产各类尺寸巨大、外形复杂、曲率变化大、难于脱模的复合材料零部件。

(二)航空航天零部件

公司生产的航空航天零部件主要为直接组装在飞行器上的结构件,按照产品材质可以分为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公司具有丰富的飞行器零部件生产经验,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技术成熟稳定,已经为多家央企主机厂及科研院所稳定提供用于各类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导弹武器系统等航空航天产品的零部件。

(三)无人机

公司无人机业务主要为工业级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军用无人机的整机设计、制造与装配。公司利用自身在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对航空结构类产品全产业链的布局,具备了无人机整机结构设计与整体结构制造能力,能够一体化完成产品结构设计、工装设计制造、产品生产、部段装配和总装装配任务,并能够组织大批量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精益制造”的理念,持续聚焦主业发展。公司以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航空复合材料工装为基础,积极开拓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业务,已实现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航空器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3,739.6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56%;营业成本为13,378.2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5%;发生费用4,954.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69%;研发投入2,594.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93%;利润总额为4,177.96万元,比上年下降63.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37.4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1.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56.9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2.0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3,642.0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5.72%。


2021年,航空工装业务营业收入为11,293.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05%,毛利率39.72%,比上年同期增长4.32%,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承接国产新型飞机航空工装研制任务,订单饱满且毛利率相对较高。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营业收入为11,979.2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27%,毛利率为46.82%,比上年同期下降15.28%,主要原因为2021年下半年度哈尔滨受多轮疫情的影响,使部分产品验收工作无法如期进行,收入确认无法在报告期内实现,导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承制多款新型固定翼无人机,前期研发、试制成本较高,导致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未发生重大变动。



  • 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一)发展目标

公司的发展目标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全球优秀的航空、航天产品供应商”。公司将配合国家航空、航天工业发展战略,为各飞机主机厂商及科研院所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提高航空、航天导弹武器系统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含量,丰富零部件和部段的产品型号,同时加快无人机研制工作,生产新型号、大吨位的无人机。

(二)发展战略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状况,公司确定的发展战略是:专注于航空、航天制造工业,抓住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坚持“自主创新、产品升级、先进制造、规模发展”,加速推动公司转变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显著、成长性良好的航空工装、航空航天及导弹武器系统零部件以及无人机产品的“综合服务商”。


  • 公司主要管理层情况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董事1名、独立董事3名。董事会成员名单及简介如下:

(一)董事长王增夺

王增夺,男,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1987年8月至1989年10月,就职于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任计算机中心技术员;1989年11月至1992年10月,就职于哈尔滨塑料工业公司下属电脑公司,任总经理;1992年11月至1996年10月,就职于哈飞电脑公司,任董事长;1996年11月至2000年7月,就职于哈尔滨广联电子有限公司,任董事长;2000年8月至2011年1月,就职于广联精密,历任总经理、执行董事;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就职于广联有限,任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长。

(二)董事于刚

于刚,男,1966年出生,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1987年9月至1988年5月就职于哈尔滨司法局,任科员;1988年6月至2007年8月,就职于哈尔滨房地局,历任科员、科长;2007年9月至2012年12月,就职于哈尔滨辰拓航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职于广联有限,任副总经理;2016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三)董事杨怀忠

杨怀忠,男,198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在读。200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就职于广联精密,历任数控操作员、生产调度、外协主管;2012年12月至2016年3月,就职于广联有限,历任生产计划员、外协主管、生产部长;2016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四)董事王梦勋

王梦勋,男,199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数学与经济学专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与战略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就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任经理;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就职于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助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职于北京华控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经理;2019年11至2021年8月,就职于中航融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高级投资经理;2021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董事长助理,现任公司董事、战略发展部部长;2021年12月至今,任景德镇航胜航空机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21年12月至今,任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22年1月至今,任公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

(五)董事刘永

刘永,男,197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长春税务学院会计学专业,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注册会计师。1995年7月至2000年10月,就职于吉林建元会计师事务所,历任审计员、职工董事、高级经理;2000年11月至2010年11月,任东北证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收购兼并部总经理;2011年1月至今,任东证融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中国证券业协会股权与另类投资业务委员会委员;2022年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六)职工代表董事杨守吉

杨守吉,男,198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住权,吉林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本科学历。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就职于哈尔滨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技术员;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就职于哈尔滨海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历任数控编程员、数控车间主任;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就职于哈尔滨广联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任技术部部长;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就职于哈尔滨广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任技术部部长;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职于广联有限,任公司技术部部长;2016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技术部长,现任公司职工代表董事、副总工程师、研发中心主任。

(七)独立董事杨健

杨健,男,1978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吉林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2007年6月至2014年7月,就职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任讲师;2014年8月至今,就职于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历任讲师、民商法学博士后,现任副教授;2022年2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同时,兼任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学理论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黑龙江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际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律师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黑龙江省俄罗斯法制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市仲裁委员会、海南国际仲裁院、大连市仲裁委员会(大连国际仲裁院)、沈阳市仲裁委员会(沈阳国际仲裁院)、武汉市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宁波市仲裁委员会、温州市仲裁委员会、包头市仲裁委员会、牡丹江市仲裁委员会、绥化市仲裁委员会等地仲裁员,呼伦贝尔市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被评选为2011年哈尔滨市优秀法律法学工作者、2012年黑龙江省优秀法律法学工作者和黑龙江省第二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 

(八)独立董事于涛

于涛,男,1964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复旦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和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1987年8月至1994年6月,就职于东北林业大学,任数学系教师;1994年7月至今,就职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历任理学院讲师、副教授,现任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教代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2022年2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哈尔滨市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及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九)独立董事王涌

王涌,男,196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会计专业和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1991年8月至1995年9月,就职于哈尔滨科技大学管理系,任教师;1995年10月至今,就职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历任讲师、副主任、主任,现任副教授;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兼任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年5月至今,兼任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2年2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查看完整报告:

广联航空2021年度报告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