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云新材发布2021年度报告

航空模拟器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博云新材 2022-05-21

3372 0 0

公司主要是从事航空机轮刹车系统及刹车材料、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高性能硬质合金和稀有金属粉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涉及航空、航天和民用工业等领域。公司建有“国家炭/炭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所处行业概况

新冠疫情对全球民航业影响巨大,客运需求萎缩明显。2021年,国内各类航班439万班次,同比2020年增长5.32%,但仍未恢复到2019年水平,航班需求量仍保持低位。为应对日益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国内军用飞机配套零部件需求整体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21年中国航天在卫星互联网、月球与商业航天等领域继续稳步推进,航天产业发展后劲强大,市场需求继续扩大,航天发射配套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关键材料稳步增长;同时受外部局势的影响,武器装备所需材料的需求量稳步上升。2021年,高端硬质合金材料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国内外市场需求继续改善;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激发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产能得以释放,新动能增强;国外经济逐渐恢复。同时,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总政策指引下,国内硬质合金行业加大了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快了取代进口产品的步伐,并积极扩产,利好硬质合金添加剂行业。

  • 公司主要从事业务情况

(一)航空航天领域

1、飞机机轮刹车系统

飞机机轮刹车系统是飞机上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重要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机轮(刹车机轮和无刹车机轮)和刹车装置(含刹车盘)、电子防滑刹车系统(简称刹车系统)三大部分组成。主要作用是承受飞机在地面的静、动态冲击载荷、吸收刹车能量,并对飞机的起飞、着陆、滑行、转弯进行有效的制动和控制。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沙鑫航目前主要业务为航空机轮和电子防滑刹车系统及附件,包括机轮、刹车装置、控制盒、刹车系统及系统集成等研发、生产、销售、维修和服务。

2、航空用飞机刹车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以碳纤维增强碳基体的先进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摩擦特性优良、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公司先后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工艺装备。

在航空用碳/碳刹车产品方面,公司已取得波音757、空客320系列、ERJ190系列、MA60等机型PMA证书,同时形成了包括国外客户委托开发碳刹车产品及若干个军机型号碳刹车产品在内的批产能力,目前正在持续开展多个型号的碳刹车产品研制。公司的碳刹车产品技术被成功应用于C919大型飞机,该产品能够满足C919大飞机的性能要求。2017年5月,装载有博云技术碳刹车产品的C919飞机圆满完成首飞任务,目前,获得中国民航局型号检查核准书,正式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

在粉末冶金材料刹车产品方面,高性能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具有制动平稳、耐高温、耐磨损等优良性能。公司先后开发出三叉戟、波音737系列等多种粉末冶金航空刹车副。目前,多款无人机粉末冶金用刹车产品正在研制,并有1款已定型批产。 

3、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

在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方面,公司与航天系统内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历年来从研制阶段即开始提供多个型号航天发动机用碳/碳复合材料产品。目前有二十多个型号碳/碳复合材料产品已定型并批量生产,另有三十多个新型号航天发动机用碳/碳复合材料产品处在研制阶段。商用航天领域,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所研发的碳/碳喉衬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的“快舟系列” 商业航天固体运载火箭上。

公司是国内固体火箭发动机用碳/碳复合材料的重要研制、生产基地。2021年公司为多家航天企业提供碳/碳喉衬产品配套,面对航天产品需求量大幅增加的情况,公司通过扩大产能,改进工艺,提高产品供应能力,满足客户交付要求。 

(二)硬质合金领域

1、高性能硬质合金材料

公司控股子公司博云东方是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纳米/超细晶硬质合金制备技术”、“高性能特粗晶硬质合金制备技术”等核心技术,专业从事高性能硬质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性能超细/纳米硬质合金棒材、高性能硬质合金模具材料、高性能特粗晶工程与矿用硬质合金、精深加工硬质合金成品(零/部件)等,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国防建设、冶金、隧道等掘进工程和采矿、3C等工业领域。“博云”商标在美国和欧盟注册已有十余年,博云品牌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稀有金属粉体材料

伟徽新材是专业从事稀有金属粉体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分为碳化钽、碳化铬、碳化钒、碳化钛等一元碳化物,以及钨钛固溶体、钽铌固溶体、钨钛钽固溶体等多元复式碳化物。稀有金属碳化物粉末产品为生产硬质合金材料的添加剂和热喷涂材料的原料之一。硬质合金切削刀片、矿用合金、耐磨零件和热喷涂材料,被最终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国防军工、钢铁冶金、机械加工、电子通讯、矿山能源、建筑工程和海洋工程等各种领域。伟徽新材的核心技术为各种规格的稀有金属碳化物粉体材料的生产工艺和检测方法,涵盖了分析检测、工艺控制、流程优化等各个方面。伟徽新材分析检测中心于2012年首次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并持续至今。

 

  • 公司未来展望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趋势

1、航空航天领域

航空航天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不仅能够体现国家利益,而且是加强和巩固国防的重要基础,对于国家安全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不断带来战略红利,我国航空航天工业有望在未来续高速增长,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产品先进性、自主创新能力、融入全球产业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我国由航空航天工业大国向强国迈进。

(1)全球客机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及亚太地区交付预计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预计,2023年全球航空市场将恢复至疫情前状态,未来20年全球旅客周转量(RPKs)将以每年3.9%的速度增长,在2040年达到19.1万亿客公里。预计未来二十年全球将有超过41,429架新机交付,价值约6.1万亿美元(以2020年目录价格为基础),用于替代和支持机队的发展。到2040年,预计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45,397架。中国商飞根据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预测,中国的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率为5.7%,机队年均增长率为5.2%。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1.4万亿美元(以2020年目录价格为基础)。其中50座级以上涡扇支线客机953架,120座级以上单通道喷气客机6,295架,250座级以上双通道喷气客机1,836架。到2040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比例22%,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2021年我国国产商用飞机取得亮眼成绩单:ARJ21新支线飞机航线运行平稳,机队规模达到66架,累计安全运行突破12万小时,公务机、货机、应急救援指挥机、医疗机、灭火机等系列产品正加快研制;C919大型客机确定的订单856架,目前正全力奋战试飞取证攻坚战,完成了一批重大试验试飞科目;CR929中远程宽体客机通过国家G3转段评审。

(2)军机队伍亟待扩充,叠加更新换代需求空间较大

据《World Air Forces 2021》统计,美国现役军机总数为13232架,在全球现役军机中占比为25%,而我国现役军机总数在全球现役军机中占比仅为6%。按各个细分机型来看,战斗机是我国军机中的主力军,总数为1571架,但数量不到美国同期的60%,且其他机型的数量都远落后于美国,我国未来军机总量提升需求显著。

除军机数量外,我国军机在先进性上也与美国有较大差距。美国现役歼击机以三代机和四代机相结合,数量分别为1778架和374架;而我国现役歼击机依然以二代机和三代机为主。我国空军目前正在向战略空军转型,军机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新型战机将加速列装,特种飞机、运输机等军机也将有较大幅度的数量增长及更新换代的需要。

2、硬质合金领域

硬质合金被誉为“被誉为现代制造业脊梁”,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工具、电子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工程、核能工程等领域。目前全球拥有硬质合金企业超过1000家,分布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硬质合金及工具产业销售规模约2800亿元人民币,其中优势企业主要在美国、瑞典、日本、德国和以色列,中国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完整、生产规模最大。根据中国钨业协会数据统计, 2021年硬质合金产量5.1万吨,同比增长24.39%。

切削刀具是硬质合金最大的消费领域。根据QYResearch的市场分析报告,全球切削刀具消耗量稳定增长,从2016年的331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37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至390亿美元(约2575亿人民币)。随着以航空航天、3C、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飞速发展,中国成为全球切削刀具最大的消费国,目前消费总量约500亿元。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看,2021 年机床行业整体运行仍保持平稳增长,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增长22.4%,规模以上企业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31.9%。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增长6.1%。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切削工具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高端刀具国产化趋势加快,我国高端刀具市场容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高端数控刀具的市场前景广阔,国产高精密、高性能切削刀具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因此,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根据国家优先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政策,结合自身的优势,从实际出发,将通过投资项目的实施和研发的不断投入,增强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高性能硬质合金领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并不断拓展相关材料的应用领域,公司还将集中力量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和整体配套能力,争取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

(三)经营计划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博云新材将以全新姿态践行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

位与使命任务,公司将聚焦现有主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全年安全生产不放松,强监管、补短板、促提升,解决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全面推进经营管理工作上新台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改革等与生产经营同步协调发展,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加强党的建设,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发挥党组织优势,聚合创新动力,推进内部改革。

2、稳增长创效益。

在稳定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力争主要业务产品同比继续实现较高幅度的增长。

3、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换。发挥公司拥有的各级技术和产业平台的优势作用,广泛开展技术、产业、政策交流和合作,加强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拓宽渠道,服务公司发展战略。

4、力推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及风险防控能力。

5、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能力。继续加强公司“两金”管理,积极推进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

6、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提升博云品牌形象。

 

  • 公司营收情况

1、航空航天领域产品因涉及军工保密要求未披露具体产销量。

2、硬质合金销售量增长44.09%,生产量增长23.85%,主要是因市场需要旺盛,产能提高。

3、稀有金属新材料销售量增长46.66%,生产量增长59.29%,主要是因硬质合金行业全面回暖,销售增加,为未来销售备货

生产量增加。

 

营业收入构成如下:



  • 公司董事会成员情况

贺柳先生:董事长,男,中国国籍,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公司董事长,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兼任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贺柳先生曾长期在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工作,曾担任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法律部部长,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人力资源部部长;自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担任湖南兴湘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贺柳先生获得了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原湖南财经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以及长沙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具有高级经济师职称。

 徐浪先生:副董事长,男,中国国籍,1973年9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现任公司副董事长,湖南大博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总监。曾任大鹏证券融资服务公司执行董事,国信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执行总经理,天风证券副总裁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姜锋先生:董事,男,中国国籍,196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工学博士。现任公司董事,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董事,总裁。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技企业孵化等工作。

 蒋建湘先生:董事、常务副总裁,男,中国国籍,197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霍尼韦尔博云航空系统(湖南)有限公司董事。曾任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外导师,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湘江宾馆党委书记、总经理。长期从事科研、行政和经济管理等工作。参与国家“九五”课题,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8年获得高级经济师职称;2016年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班学习。撰写“实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思考”、“如何发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资本运作主体作用”等文章在《当代经济》等国家核心经济期刊上发表。

 张武装先生:董事,男,中国国籍,1973年3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公司董事,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董事,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党委书记。曾任中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办公室主任,学校办公室副主任,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及直附属单位党委常务副书记。

 胡义峰先生:董事,男,中国国籍,1971年3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2年-2002年就职于湖南华湘进出口集团进口开发公司,历任进出口一部业务员、期货投资部副经理,具有期货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2002年起至今在湖南湘投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部工作,历任投资经理、投资总监,有丰富的投融资及项目管理经验,现任公司董事。

 谢建新先生:独立董事,男,中国国籍,1958年6月出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历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无锡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曾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第三届全国留学归国人员成就、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和奖励。兼任“十五”~“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十三五”国家材料基因组工程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国家材料基因工程计划专家组组长、国家新材料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塑性工程学报》副主编、《锻压技术》编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曹明艳女士:独立董事,女,中国国籍,1972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注册会计师。现任公司独立董事,湖南远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副所长兼审计部主任,且为该会计师事务所股东。曾任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湖南分所助理审计员、审计员、高级审计员、项目经理等,主要负责及参与IPO、上市公司和大型国企的审计工作;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湖南分所高级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及参与大型国企及上市公司的专项审计工作。

 潘传平先生:独立董事,男,中国国籍,1967年2月出生,法律硕士,工商管理博士,国家一级律师,香港注册海外律师。现任公司独立董事,湖南人和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香港周启邦律师事务所注册海外律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工作专家;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民盟湖南省法律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南省检察院特约检察员,湖南省发改委PPP项目专家组成员,长沙市国资委法律专家组成员,湖南省工商联合会法律顾问。马来西亚普特拉大学学术培训项目首席顾问,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实务导师,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常州大学产业教授,史良法学院客座教授;澳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研究会会长,和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理事长。曾担任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民盟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纪委、监察厅特约监察员,法治湖南研究院司改中心主任,湖南投资独立董事。


查看完整报告:

博云新材2021年度报告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