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嫦娥六号采集月球样本并将其发射至月球轨道

商业航天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 2024-06-04

386 0 0

中国航天器收集了月球背面的样本并将其发射至月球轨道后,这些物质已经开始返回地球。

中国国家航天局 (CNSA) 宣布,嫦娥六号任务上升器于美国东部时间 6 月 3 日晚上 7 点 38 分(协调世界时 23 点 38 分)从阿波罗陨石坑的任务着陆器顶部升空。上升器目前正在逆行低月球轨道上跟踪嫦娥六号轨道器。

嫦娥六号于 6 月 1 日晚降落在月球背面,随后不久便开始用铲子和钻头收集岩石和风化层样本。随后,最多 2,000 克的样本被装载到上升器中。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程师李晓宇对央视表示:“包装工作正常完成,整个过程很顺利。”

上升器在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协助下升空并实现自主定位和姿态控制。

成功的采样和上升操作是四艘航天器组成的复杂任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该任务旨在将独特且具有科学价值的月球背面样本送回地球。

预计升空飞行器将在未来几天内与任务服务舱会合对接。两艘航天器在操纵过程中的飞行速度将达到每秒 1.6 公里左右。 

对接后,样品罐将通过自动化流程转移到返回舱。然后,上升舱将被丢弃,服务舱则等待计算好的返回时间开始返回地球。预计返回时间约为 6 月 20 日至 21 日,返回舱将于北京时间 6 月 25 日左右降落在内蒙古。

中国尚未公布里程碑式任务的计划时间,但此次任务的进展方式与 2020 年嫦娥五号近地采样返回任务类似。中国航天官员此前曾表示,此次任务将持续 53 天。

推动月球和深空计划

此次从月球表面发射并预计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将为中国在2030年前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的计划提供适用经验。此次采样也将对即将进行的天问二号 小行星和彗星任务等深空探索有用。中国还计划在2030年左右发射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嫦娥六号新闻发言人、中国国家航天局月球探测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葛平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任务相当艰巨。我们前期发射了鹊桥二号中继卫星,采用了快速智能采样和月球表面起飞上升等技术,为软着陆、地外天体采样等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鹊桥二号于三月发射升空,进入专门的月球轨道。从那里,它能够与始终背对地球的月球背面进行通信。

嫦娥六号——由四艘航天器组成的约 8.2 吨重的飞船——于 5 月 3 日从文昌航天港发射升空。大约 4.5 天后,它进入月球轨道。约 3.2 吨重的任务着陆器于美国东部时间 6 月 1 日下午 6:23成功着陆月球。着陆器瞄准的是阿波罗号的南部,这是位于巨大且具有科学意义的南极-艾特肯 (SPA) 盆地内的中纬度陨石坑。 

嫦娥六号着陆器还释放了一辆小型月球车,拍摄了主航天器的图像。在月球风化层中可以看到驱动轨道。图片显示了着陆器及其太阳能电池阵列,一个展开的铲臂。还可以看到一面中国国旗,是在样本采集完成后展开的。上升器位于着陆器顶部。全景相机还拍摄了着陆器周围的环境。 

国际有效载荷、未来任务

法国航天局还宣布,用于检测氡气释放的 DORN 有效载荷已成功启动并收集了数据。该有效载荷在升空飞行器发射前被关闭。着陆器还携带了瑞典空间物理研究所开发的月球表面负离子 (NILS) 有效载荷,CNSA 证实该载荷已启动。着陆器上还装有意大利被动激光反射器。

样本中可能含有从月球地壳深处喷出的物质。这些物质和其他物质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月球近端和远端为何如此不同,以及早期太阳系历史的线索。

嫦娥六号是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将随后执行两次月球南极探测任务。分别是2026 年的嫦娥七号和2028 年左右的嫦娥八号。中国计划在 2030 年前发射首次载人登月任务。 

这两组任务都是建立永久月球基地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被称为国际月球研究站(ILRS) 计划,计划于 2030 年代实施。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签署了该项目。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