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空电器厂的起步

航空航天复材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航空工业档案馆 2023-02-08

4396 0 0


这是位于上海市徐家汇路538号的国营上海华林电器厂建厂初期厂房的一角

当位于上海市中山南二路1089号的上海华林电器厂(现航空工业上电)更名为国营上海航空电器厂时,周边住户和路过的行人都充满了好奇和神秘感,航空、飞机、电器……哦,这是个保密单位,到这里工作的人是要经过政审的。

1951—1954年,当时航空辅机工厂刚着手创建,航空电器等特种设备的制造处于萌芽阶段,远远不能适应主机生产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突出矛盾,1954年1月10日,航空工业局长会议决定对上海华昌、林基、兴基、张林记4个私营小厂进行公私合营,组建专业的航空电器生产单位,目的是利用其已有的技术力量,为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供应与试制一部分航空电器,并为航空工业局其他单位培训技术力量。1954年2月7日,第二机械工业部正式批准了航空工业局关于4厂公私合营的意见。经过积极选厂筹建,1954年5月10日,在上海成立了公私合营上海华林电器厂。

公私合营上海华林电器厂的前身为华昌无线电器材厂、林基工业社、兴基五金厂、张林记机器胶木厂。这4家私营小厂开办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仅有几台老式皮带车床、几名工人和学徒的弄堂小厂。公私合营前,这4家小厂拥有资本35.2790亿元(旧币),简陋机床设备105台,职工158人。这几位资本家都有各自的技术专长,华昌和林基两个工厂分别从1951年和1953年起就与创建中的航空工业发生联系,提供了当时空军急需的部分航空电器产品。华昌等厂是上海率先实行公私合营的厂家,对推动上海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公私合营上海华林电器厂建厂初期,由上海市重工业局代管,李辉鳌任公方代表,陈怀恩、陈万甫、张孝林任私方代表。厂名“华林”是根据刘鼎副部长的提议,取华昌、林基、张林记3厂名中的“华”“林”两字组成。厂址选在徐家汇路538号。全厂共有职工161人,其中中共党员5人、共青团员32人。主要生产航空配电、照明装置,工厂从一无图样二无资料的“照葫芦画瓢”式的仿制开始,逐步演变到按俄文资料仿制生产。1956年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领导,内部代号定名为国营第118厂

“文化大革命”期间,公私合营上海华林电器厂曾更名为上海卫阳电器厂。2005年企业改制,使用现名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