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成为中国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供应商

航空航天复材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航空产业网 2025-05-14

125 0 0

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成为中国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供应商

中国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邮航”)于1996年11月25日成立,1997年2月27日正式投入运营,是国内首家专营特快邮件和货物运输的航空公司,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正式会员、CCAR-121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CATA)理事单位、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 (CAMAC)会员。目前,邮航以B757、B737机型为主的全货机自有机队规模达到32架,其中B757:7架、B737:15架、B738:可用8架、B777:可用2架。采用以南京为中心轮辐式集散,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点对点直达的运行模式,开通50余航线,形成覆盖华北、华东、东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个地区以及台湾台北、韩国首尔、日本大阪的航线网络,在国内300余个城市间打造了EMS邮件“限时递”以及“次日递”和“次晨达”等业务品牌,为中国邮政航空快速网提供了优质可靠的航空运力支撑,成为中国邮政EMS的核心资产、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简称民航二所,是我国专业从事民航高新技术应用开发的科研机构,直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领导。伴随着新中国民航事业的成长和腾飞,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民航二所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机场弱电产品提供商及系统集成商,是国内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行李自动处理系统集成商、国内领先的空管装备和技术服务提供商及系统集成商、国内最大的航空化学产品生产制造商。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民航二所作为重要参建单位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民航二所是中国民航科技事业的源流发端。1956年,中苏签署友好合作协议,民航二所是苏联援华的156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之一。1958年,民航二所的前身“中国民航局科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中国民航自此有了自己的行业科研机构。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林立仁为代表的第一代民航二所人成功研制出“安全58—1型仪表着陆设备”,获得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签发的国家发明一等奖证书,成为新中国民航科研工作的扛鼎之作。1973年,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令,“中国民航局科学研究所”迁至四川省新津县。1987年经国家科委批复,“中国民航局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 民航二所是中国民航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民航二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航业要强化科技支撑,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内的众多科研人员坚守自足行业、自主创新的初心和使命,先后斩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奖项近150项,产品技术广泛运用于民航空管、机场、航空公司等领域的海内外300多家用户。高标准完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一全球空港标杆的建设,拥有一支能够胜任世界级机场建设任务的技术队伍,为众多的民航大型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民航二所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2020年3月,总投资106.3亿元的全国民航首个科技创新示范区正式启动建设。民航二所作为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将坚决落实中国民航局“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的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民航先进技术创新平台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引领民航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通过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民航二所将成为中国民航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新技术应用推广的大本营、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中心和创新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民航二所将以“打造国际一流的民航工程技术研究院和世界领先的民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宏伟目标为引领,深入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不渝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20年4月)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