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业职大与卓翼智能将共建低空无人机实训基地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卓翼智能无人机 2025-07-03

125 0 0

近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段峻带队赴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翼智能”)考察交流,核心成员包括航空工程学院院长李晓鹏、校企合作处副处长杨延波、无人机专业教研室主任南亨。卓翼智能副总经理,飞思实验室负责人刘凌宇、教育销售经理王皓率研发与教学团队全程对接。

当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和陕西省无人机应用技术骨干专业布点院校,正全力推进航空领域特色学科建设。面对低空经济产业爆发性增长带来的人才缺口,学校亟需引入实飞平台与产学研闭环体系,破解传统教学中“仿真脱离实景、技术滞后产业”的瓶颈。

飞思实验室(Feisilab)是卓翼智能旗下专注于无人智能教育及科研的品牌,以“全栈自主技术链”为核心,“让无人智能科研更简单”为使命,聚焦无人装备的飞行控制、集群协同、智能感知及博弈对抗等核心领域的技术攻坚与生态赋能,构建覆盖“算法开发-仿真训练-实飞验证”的智能化闭环体系,提供从教育科研到实战应用的智能无人系统全流程解决方案。飞思实验室的“算法开发-仿真训练-实飞验证”全链路教学方案,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提出的“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高度契合,成为双方合作的核心支点。

参观期间,校领导一行对卓翼智能的核心产品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重点了解了公司在无人机系统、集群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在飞思实验室展示环节,校领导观摩了无人机精准定位、自主导航及集群协同等多项核心技术演示,实地考察了“算法开发-仿真训练-实飞验证”的全流程教学闭环系统。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段峻在参观后表示,卓翼智能在无人机控制算法、精准定位等关键技术领域展现出的军工级品质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飞思实验室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系统化教学方案的能力,与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高度契合。校方对卓翼智能以技术创新驱动教育变革的发展理念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必将为无人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本次考察,校领导对卓翼智能的技术实力和飞思实验室的教学价值形成了全面认知,一致认为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共建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校方期待通过与卓翼智能的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智能无人系统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聚焦“飞思实验室如何重塑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生态”,双方围绕共同建立低空无人机课程与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深入校企合作等重点主题展开战略级探讨。

集群售前工程师苏旭向校方详细介绍了卓翼整体研发情况,并着重展示飞思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方案,以及相应的专业课程与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以及市场定位等。

航空工程学院院长李晓鹏表示,低空经济建设,从制造到装调运维再到集群控制,最后到操控运用,这一大方向和卓翼适配度很高。希望依托卓翼飞思实验室与航空学院专业特色共同建立实验室,随着产业发展,共同商讨规划系统培训,确定实验室方向,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学生就业,落实产教融合。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段峻就学校的专业建设,专业升级,体系建设展开讨论,希望与卓翼共同建立产业园,共同商讨适用于学校的特色培养体系,实现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深入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形成整体的产业链。

卓翼智能副总经理,飞思实验室负责人刘凌宇表示,通过此次校方对产教融合深入的剖析,以及对卓翼产品极高的评价与认可,更加深入的展开校企合作模式,将飞思产品及方案准确切入学校建设情况,将低空经济下的人才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联合体系化,双方碰撞出更多火花,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

教育销售经理王皓表示,飞思实验室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学校开展无人机相关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希望双方彼此加强沟通合作,根据学校的特色专业,建立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更快推动产教融合,实现教育资源优化与利用。

此次考察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卓翼智能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将以飞思实验室为核心纽带,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领域的优势,共同探索低空经济时代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整合军工级技术标准与职业教育资源,双方将打造集教学、实训、研发于一体的协同平台,推动无人机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未来,这种校企协同模式不仅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将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能,实现教育价值与产业价值的双向赋能。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