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圆满成功

航空模拟器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2024-09-10

1992 0 0

9月10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登月工程落月主减速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空间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能力的重大跨越,填补了空间发动机试验能力空白,有力保障和支撑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的顺利开展。

考台当天,陕西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王伟、总工程师张景元,铜川市军民融合办副主任杨铜林,六院副院长王春民,院长助理史超,我所所长韩明,副所长南渭林、曹文庆等领导参加指导试车。

该试验台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投资建设,采用先进的蒸汽主动引射技术,新建的蒸汽喷射泵组为国内规模之最,能够在发动机千秒级全窗口工作过程中模拟百帕级别的高真空度条件。设计团队深化“数字世界多次迭代、物理世界一次成功”的创新理念实践,多学科复杂交汇流场仿真模型正确性得到调试验证。实现了试验核心装备完全自主可控并全部通过极限环境模拟考核,引领我国航天动力试验核心技术装备设计制造水平的持续革新。

该试验台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精心组织下,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铜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得到了陕西省国防科工办、航天科技集团等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该试验台系我所建所59年以来,承担的技术难度最大、建设周期最紧、大型非标设备最复杂的能力建设项目。设计建设过程中,研制团队始终贯彻“一体化推进、扁平化管理”的总体建设思路,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坚持自立自强、创新超越,仅历时8个月形成试验能力,一座完全自主可控、试验能力领先、数字化试验水平卓越的高空模拟试验台拔地而起,刷新航天领域大型军工能力建设速度。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所始终贯彻“一体化推进、扁平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在六院党委和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设计师系统反复讨论、迭代优化,充分考虑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以及土建和工艺系统交叉施工的并行性等综合因素,形成施工方案图;围绕总体目标,对勘察、设计、土建施工、大型工艺设备、系统安装等实施方案和计划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分解,形成了“深度交叉融合、流水多线作业”的总体实施计划,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高效推进。2023年12月,该试车台建设启动会召开,现场建设序幕正式拉开。

我所和各参建单位践行“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工作理念,锚定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克服冬季暴雪和极寒天气、春季阴雨、夏季暴雨等施工不便,解决大型非标设备运输安装等困难、大型设备进场和土建贯穿并行作业等难题,充分汲取以往项目建设成功经验,坚持周协调例会和日推进会制度,细化落实组织、推进协调施工,强化过程质量和安全管控。

2024年5月20日,该试车台建设迈入试验分系统调试和项目建设并行阶段。针对涉及内容多、技术风险大和操作难度高等特点,我所集全所之力成立试验任务专班,开展试验系统建设技术配合、调试岗位操作等工作,采取“试验队”管理模式,有效解决试验系统状态新、风险大和参试人员技术水平不均等难题,采取专家授课、岗位人员讲课、岗位自主编制操作手册等手段提升能力。围绕制定的调试工作计划,调试前充分辨识系统状态和存在风险,制定专项措施落实,“稳抓稳打”推进调试工作,做到“应调尽调、应测尽测”。8月,该试车台顺利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正式转入全系统调试和科研生产阶段,通过分系统和全系统联合调试,达到建台设计指标要求,正式形成试验能力。

铜川再扬帆,破浪立新篇!今年是液体动力“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年”,我所牢记使命、抢抓机遇,对标世界一流,持续提升液体动力试验验证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项目开工到形成能力仅用时8个月,此次考台圆满成功标志着该试验台正式建成投产,铜川试验中心正式具备大推力发动机地面和空间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能力,“一所三地四区五中心”能力优化布局拓展完善,有力支撑液体动力“八年九机”建设,持续推动重型运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