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供应商

航空航天全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航空产业网 2025-03-31

132 0 0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供应商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卫星创新院”)是我国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单位之一,主要从事小卫星、微、纳、皮卫星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实验。作为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主力军、应用卫星领域的方面军,已成功发射包括北斗三号组网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中法天文卫星等167颗卫星。卫星创新院致力于成为我国先进卫星科学技术的创新引擎、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政学研产用紧密结合的桥梁纽带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为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基本情况  卫星创新院实行“一院两区”运行模式,即一院(卫星创新院)、两区(临港园区总部、张江园区),现有科研和管理人员1000余人,科研生产面积15.2万平方米。 临港园区12.5万平方米,包括7个卫星总装大厅和一个卫星智能工厂,拥有完善的力、热、噪声、微波暗室等环境试验条件,能够同时承担50颗以上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每年承担300颗微小卫星的研制能力;张江园区2.7万平方米,包括质量特性试验区、力学试验区、空间环境试验区和卫星总装厂房,能够同时承担1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 学科方向  卫星创新院学科方向主要涵盖卫星系统与工程、卫星科学与技术,重点开展通信、遥感、导航、科学、微纳等五个领域航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卫星创新院现有卫星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新一代卫星高性能、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重大需求,发展卫星数字化技术,重塑卫星研发模式,建成平台先进、人才聚集的原始创新高地。 面向通信领域,设立通信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通信卫星总体设计研究,突破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飞行器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升“复杂卫星系统”设计能力;面向导航领域,设立导航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导航卫星总体设计研究,突破高可靠长寿命自主可控卫星总体和平台关键技术,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面向遥感领域,设立遥感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对地遥感与探测研究,发展低成本、网络化遥感探测星座,提升空间探测、军事气象和海洋环境“遥感探测”等能力;面向科学领域,设立科学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突破超净超稳超精卫星平台、载荷平台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升“高精尖卫星系统”设计能力;面向微纳领域,设立微纳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型谱化、智能化、批产化微纳卫星研究,突破微纳平台模块化组装等关键技术,提升“高功能低成本卫星系统”设计能力。 以航天卫星工程核心技术攻关、航天产品研制为导向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聚焦卫星姿态控制、结构机构等产品的研发和产品化工作设立产品研发中心;为提升重大任务论证能力设立战略与论证中心;以卫星智能化、精益化、批量化总装、集成、环境试验为导向设立AIT中心;集软件测试评估鉴定、测试技术研究、国家标准规范制定、软件工程化咨询指导为一体设立软件评测中心;为加强航天元器件管控,探索航天成本新体系设立可靠性中心;面向仿真、运控、信息化运维等关键领域设立仿真与运控中心。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成立于1958年,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智能制造和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顶尖人才、“杰青”基金获得者等为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为骨干的人才梯队。   建所六十多年来,沈阳自动化所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领域不断探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家、中科院、各部委及地方奖励300余项。作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二十多个第一,引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发展,解决了国家制造业发展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1999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以来,沈阳自动化所着眼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凝练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在先进制造和智能机器、机器人学应用基础研究、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水下智能装备及系统、特种机器人、工业数字化控制系统、无线传感与通信技术、新型光电系统、大型数字化装备及控制系统等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大批成果,形成技术领先优势。   2014年,沈阳自动化所深入贯彻“率先行动”计划,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围绕产业链,打通创新链,形成了“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检测评估、标准制定”四位一体的发展态势。   沈阳自动化所近年来科研成果令人瞩目。“海翼”水下滑翔机于2017年打破世界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并入选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元旦贺词,“海斗一号”全海深无人潜水器于2020年成功海试最深下潜至10907米,全景相机转台助力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上述成果都于当年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工业4.0互联制造解决方案获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今天的沈阳自动化所已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科研与工作条件、具有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队伍的国立科研机构,是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辽宁)等国家和省部平台的依托单位,主办中国科技核心刊物《机器人》和《信息与控制》。研究所拥有博士培养点5个、硕士培养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   沈阳自动化所以国家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基础为发展理念,努力建成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知名的国立科研机构。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