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简介、直属单位与主营业务
2022年04年24日
中关村延庆园 2025-05-17
2025年5月15日,北京延庆八达岭机场见证历史性时刻——由中国工程院杨凤田院士项目团队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四座氢内燃机飞机圆满完成北京首飞。
本次飞行时长1小时13分钟,标志着我国在通用航空新能源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飞当日,杨凤田院士亲临现场全程见证。随着飞机平稳降落,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杨凤田院士与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合影留念。首席试飞员徐孝本对飞行高度评价:“飞机动力系统全程运行稳定,各项性能指标表现优异,为后续飞行验证奠定坚实基础”。
在首飞前两日,即5月13日,该机型已顺利完成关键飘飞试验。在飘飞前进行了机上测试和高速滑跑试验,证明飞机氢动力系统运行稳定、符合起降标准,为正式首飞积累了重要数据与实践经验。次日,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迅速组织首飞放飞评审会,从飞行安全、制定应急预案、人员资质、气象条件、飞机准备情况、机场应急医疗消防保障、飞行计划实施等方面制定周密方案,全方位保障飞行任务顺利实施。
5月15日,在八达岭机场的全面保障和驻场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全球首款四座氢内燃机飞机在北京延庆八达岭机场成功实现首飞。该飞机搭载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海卓臻氢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科研成果及一汽集团的红旗2.0升零碳排放增压直喷氢燃料内燃机。采用上单翼、低平尾、前置螺旋桨、前三点式不可收放起落架的布局形式,翼展13.5米,机长8.2米,巡航速度180km/h;使用70MPa高压气态储氢,机上储氢7.5kg;氢内燃机最高热效率达43%。为保障安全,飞机设置换气通道,利用气流实现储氢舱空气循环,及时排出泄漏氢气;还配备氢内燃发动机专用组合式减震器,将振动烈度降至同级别功率飞机的40%,提高飞行舒适度。
团队在氢内燃机飞机领域历经多年研究和实践,此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如2023年3月该机型验证机在沈阳完成验证试飞,2024年1月29日原型机在沈阳法库财湖机场成功首飞。
项目团队的持续创新不仅将加速氢内燃机飞机的工程化进程,更将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首飞成功,是我国航空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球航空业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随着氢内燃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一个更加清洁、高效的通用航空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2022年04年24日
2022年04年20日
2019年12年07日
2019年12年13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2年11日
2019年10年05日
2019年12年12日
2022年04年12日
2022年05年03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