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两型直升机参加“应急使命·西藏2024”演习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月度统计与分析 获取样刊

航空工业一飞院 2024-05-23

458 0 0

西藏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那曲及林芝市政府在那曲市色尼区联合举行“应急使命·西藏2024”高寒高海拔地区地震灾害区域联合救援演习

本次演习主演习场设在那曲市色尼区,模拟那曲市色尼区发生地震,突出雪崩、冰湖溃决等37个科目开展实战全流程演习,区市共33支队伍、1560人参与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发展的AC311A、AC312E两型直升机以其卓越的高原性能和出色的应用表现,成为演习中的一大亮点

演习中,指挥部调派AC312E直升机飞抵“灾区”上空,初步判断受灾区域无法进行机降着陆,机组和救援人员果断选择索降方式第一时间进入“灾区”

直升机保持稳定悬停,森林消防队员快速完成索降作业,迅速滑至地面,第一时间开展灾情勘察并向指挥中心报送灾情信息

本次任务是我国民用直升机首次在海拔4600米的高高原地区实施索降,创造了我国民用直升机索降投送的最高海拔纪录

随后,指挥部调派AC311A直升机前往“灾区”执行转运危重伤员任务

机组以最短时间赶到现场,在观察路面和周围空间情况后,飞行员将直升机稳稳停在地面并保持慢车状态,随行医生与机组人员紧密配合,将伤员安全抬上直升机,并成功转运至指定医疗点,为伤员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在完成转运重伤员任务后,AC311A直升机机组接到了新的紧急任务——空投物资任务,该机迅速调整状态,快速响应,装载了食品、药物、保暖用品等救灾急需物资飞往“灾区”救援地点

抵达“灾区”后,直升机在离地20米的高度保持悬停,任务员迅速打开滑动舱门,将物资精准投放至指定位置

整个投放过程高效、准确,充分展现了该直升机的物资投送能力

此次演习成功检验了AC311A、AC312E直升机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飞行性能和应用能力,也进一步彰显了国产直升机在多用途、机动灵活、高原性能、运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展现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成果

近年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迅速落实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战略部署,启动实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发展专项,开展航空灭火、航空救援、航空医疗救护和航空应急通信/指挥四大装备体系建设

加速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发展和场景化拓展,持续提升航空应急救援综合实战能力及空地救援力量协同作战能力,为国家应急救援体系能力提升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贡献航空力量

AC311A直升机AC311A直升机是2吨级单发、6座单旋翼、带尾桨式轻型直升机

该机采用单/双驾驶配置及高橇式起落架,最大起飞重量2250千克,最大巡航速度240千米/时,最大起飞功率632千瓦,最大燃油重量423千克,使用升限6000米,最大航程630千米

AC311A直升机配置高度集成化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加装数字化增稳系统和语音告警系统,并预留了多种选装任务设备接口,具备很强的任务拓展能力

该型机可满足高原/高寒等复杂气候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广泛应用于警航执法、应急救援、农林喷洒、医疗救护、电力巡线、物资运输、航拍摄影等多个领域

AC312E直升机AC312E直升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响应国家通航产业发展研制的双发多用途直升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抗疲劳、抗腐蚀性、耐久性更好

空机重量较小,最大起飞重量4250千克,最大商载1850千克

座舱宽敞,可搭载2名驾驶员、8名乘客

装配2台大功率低油耗电调发动机、抗坠毁燃油系统,在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20℃条件下,可实现最大巡航速度275千米/时、航程709千米、有地效悬停升限3037米、无地效悬停升限1068米;在海拔4500米、标准大气+25℃的机场起降条件下,AC312E可实现500千米航程(30分钟余油)、500千克任务商载和5000米巡航高度的“三个5”目标

AC312E直升机于2016年首飞成功,2019年12月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并完成了高原、平原、高寒、高温等多项性能试飞,得到充分验证,成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积极投身国内经济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开放共享的民用直升机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产品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