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低空经济领域政策法规分析 | 区域协同与基建研发双轮驱动

航空航天复材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航空产业网 2025-04-08

441 0 0

据航空产业网“经度”系统政策库数据显示,2025年3月,有多项低空相关的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等类型文件出台,涵盖国家战略和地方配套措施。政策重点聚焦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飞行器研发制造、航空运营与运输等领域,推动低空经济从技术标准到场景应用的全面落地。 广东、浙江等省份在政策发布数量上领先,显示出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布局。 本系列分析以月度更新,欢迎采购!如有其他领域需求欢迎咨询!


政策法规统计

(一)发布数量统计

2025年3月,低空经济领域政策法规的发布呈现出显著的活跃态势。据统计,共有16条相关政策法规发布,略低于2月份数量。


从政策层面来看,2025年3月国家层面出台了3项政策文件,占比低于2月情况。这些政策文件从宏观层面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进一步完善了顶层设计框架,体现了国家对低空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关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积极行动,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相继推出13项配套政策,占比略高于2月情况。这些地方性政策通过因地制宜的举措和细化措施,为低空经济在各地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支持。国家与地方政策的协同发力,不仅增强了政策合力,也为相关产业主体提供了更头明确的行动指引,推动低空经济在政策红利下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二)区域统计

从区域角度来看,2025年3月,发布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法规较多的是广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其余省市均有一条政策发布。

广东省2024年3月发布的低空经济政策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为核心,聚焦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支持广州、深圳、珠海建设低空示范城市,完善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推动跨境低空航线、无人机物流及载人eVTOL等场景应用,并通过研发补贴、测试基地建设等政策组合拳,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低空产业商业化进程,目标打造全球低空经济创新高地。

浙江省出台《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明确以“先飞区“试点为抓手,计划到2027年建成飞行营地、布局30个起降场,重点发展无人机、eVTOL制造及低空文旅场景,推动上虞区等试点区域形成80亿元产业规模。


政策法规涉及产业分析

从政策类别所占比例来看,低空基础设施(38%)占据主导地位,凸显其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涵盖空域规划、通信导航、起降场地等关键支撑体系,是保障低空飞行活动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前提。

紧随其后的是低空飞行器及部件研发制造(29%),表明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倾斜,包括飞行器设计、动力系统优化及国产化供应链建设等,旨在通过技术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

空运营与运输类政策占比24%,反映政策对市场需求与规模化运营的引导,。

而低空配套设施建设(9%)占比相对较低,可能后续逐步完善。整体来看,政策布局既注重底层能力构建,也强调产业链协同,为低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框架。


(一)低空基础设施

2025年3月发布的低空基础设施政策呈现出三级地方政府差异化布局与系统性协同的发展特征。在政策层级方面,市级与区县级政府聚焦实体基建落地,如昆明市编制低空经济总体规划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徐州市打造无人机试验基地;而广东省等省级政策则着力构建跨区域服务网络,通过建设省级飞行服务站、布局运输示范城市等举措强化全省统筹。这种垂直分工形成了"基层抓场景、省级保系统"的协同格局。

政策支持力度在资金机制层面尤为突出,各地普遍采用梯度化补贴降低企业基建成本深圳大鹏新区为无人机测试基地提供最高3000万元建设补贴,荆门市按起降点建设进度分阶段资助,上虞区则设置智能柜机专项补贴。各地政策均明确将航空器采购排除在补贴范围外,凸显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营、政府专注基础设施公共属性的政策导向。


(二)低空飞行器及部件研发制造 

近期发布的低空飞行器及部件研发制造相关政策显示,区县级和市级政府在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呈现出明确的政策导向。以深圳市大鹏新区为例,其政策以资金补贴和资质认证为核心,重点支持载人eVTOL、飞行汽车等领域的研发制造,对投资金额较高的企业给予比例补贴,并对获得民航局相关认证的企业提供奖励。这反映了地方政府对技术合规性和规模化投资的重视,同时在应急救援、消防灭火等应用场景中,对大型和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差异化奖励也体现了细分领域的支持力度。 此外,多地政策均将民航局认证作为奖励的重要条件,例如大鹏新区和荆门市对取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提供专项奖励,表明地方政府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对产品标准化和适航能力的关注较为突出。与此同时,重庆市的政策更多聚焦于应用场景的拓展,通过征集低空飞行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采购需求,推动技术联合开发与供应能力提升,显示出省级政策在产业生态构建上的差异化思路。


(三)航空运营与运输 

近期颁布的航空运营与运输相关政策显示,近期出台的低空经济政策呈现分层推进特征。省级层面,广东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探索跨境低空客运与物流,重庆则以空中出租车、无人机配送等多元场景吸引合作伙伴,体现跨区域协作与业态创新并重;市级层面,荆门以航线补贴构建区域航空网络,徐州聚焦无人机物流试点及产业链协同,突出本地化应用落地;区县级如深圳大鹏新区则通过基建资助与运营补贴夯实基础配套。三级政策联动形成"区域协同-场景落地-基础保障"的政策矩阵,推动低空经济从试验走向规模化应用。


(四)低空配套设施建设

3月发布的低空配套设施建设类政策文件可以看出,昆明市聚焦低空与文旅、物流等产业融合,计划开发特色项目并拓展50个试点场景,体现对文旅联动的高度关注;绍兴市上虞区则注重技术支撑与智慧治理,提出建设低空通信感知网,推动无人机资源统一管理,助力政务服务、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立体化治理。两地政策分别体现了低空经济在产业拓展与技术治理上的不同方向。


本期政策法规趋势 

(一)低空经济政策的多层次布局与差异化发展路径 当前,低空经济政策体系呈现出多层次布局与差异化发展的特点。国家级政策发挥战略引领作用,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完善监管框架,并将低空经济纳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省级政策则因地制宜,广东省依托大湾区优势布局跨境低空服务,浙江省开展“先飞区”试点,安徽省重点推进空域开放,展现出区域特色发展路径。在实施层面,市县两级政策更具操作性,荆门市采用梯度化补贴机制,徐州市构建“3+3+30”基础设施网络,深圳市大鹏新区聚焦无人机测试等细分领域,形成了覆盖研发、制造、运营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体系。政策工具方面,财税激励、安全监管和创新要素支持成为三大显著特点,通过研发补贴、设备购置补贴、空域管理、人才培育和科创平台建设等措施,推动产业发展。 

(二)分层激励引导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衔接 在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领域,政策设计呈现梯度化特征。湖北省荆门市根据航空器吨位划分奖励层级,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225公斤的载人航空器奖励1500万元,而150公斤以下的小型无人机奖励100万元,这种阶梯式奖励机制既鼓励企业突破大型载具技术瓶颈,也兼顾中小型设备市场培育。深圳市龙岗区聚焦底层技术攻关,对获得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的低空项目给予最高60%的配套资金支持,单个项目资助上限达600万元,重点覆盖飞控系统、轻量化材料等技术清单。徐州等地将新材料、新能源研发纳入“343”产业集群联动计划,推动政策从单一设备补贴向产业链协同创新纵深推进。 

(三)探索商业化应用路径 在商业化方面,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航线补贴和场景创新两个方面。广东省通过“1+3”飞行服务站布局模式,支持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建设,既考虑管理效率,又兼顾区域覆盖。重庆市采用“场景机会清单”机制,要求申报场景基于深度研究并利于形成成熟商业模式,对入选项目在审批、土地供应、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有效引导市场创新方向。在具体补贴标准上,各地呈现差异化特点,荆门市对城际间有人驾驶运输航线按每年飞行300小时以上的成本核算补贴,每条航线最高500万元;对物流无人机航线则根据机型大小和飞行架次给予一次性奖励。这种基于运营绩效的补贴方式,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低空经济商业化应用的落地。

本系列分析后续将以月度更新,欢迎采购!如有其他领域需求欢迎咨询! 订阅咨询与系统演示 全面、及时、准确地洞察行业趋势、热点和发展机遇,是抢占市场先机、建立行业深度认知的关键。欢迎联系我们查询更多项目信息,航空产业网将为您提供航空航天领域的一手信息,助您占领信息高地。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注册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免费试用“经度”系统。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