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动力研究院与苏州大学、姑苏实验室签署平台共建合作协议

政府部门低空经济采购情况分析 获取样刊

空天动力研究院 2025-04-20

163 0 0

4月10日,苏州大学-姑苏实验室-航天科工空天动力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平台共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苏州大学红楼会议中心举行。苏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吴鑫华,市政协副主席、姑苏实验室主任张东驰,三十一所副所长、公司董事长马同玲出席。姑苏实验室、苏州大学及公司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吴鑫华院士对共建的合作背景及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她表示,本次合作将建立的航空航天高性能设计、新材料新工艺制造与验证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响应苏州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前瞻性举措,三方将以推动低空经济装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为目标,开展新型能源动力研究。平台将依托各方优势,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苏州市在高端装备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马同玲董事长表示,此次签约是三方共建的里程碑,也是在低空经济领域共同探索产学研用“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项目将以推动低空经济装备应用和产业化为目标,开展颠覆性新型能源动力研究,集聚国内优势力量,解决航空大功率电推进动力的基础问题与瓶颈技术,打破人才培养体制的壁垒,为科学家、工程师、产业人才打造从理论到市场的全链条快速成长通道。

张东驰主任指出,长期以来,苏州大学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贡献了优质的实践范本。姑苏实验室以科技创新的组织者、创新资源要素的整合者、推动城市创新的实践者为使命,将为构建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生态提供人才、企业、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此次合作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标志着校地企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希望三方能持续深化互动合作,通过打造标志性成果,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应汉杰校长对两家合作单位一直以来给予学校发展及平台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打造校地企资源共建的共荣生态圈,与苏州市实现了“名城名校”的双向奔赴和融合发展。面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征程,学校将锚定产业需求,明确研究方向,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并引领技术创新与科研发展。他期待未来三方能共同携手,充分发挥在人才、技术、产业、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低空经济新的发展范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强引擎。

会上,三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平台共建合作协议。

相信通过此次平台建设及项目实施,将牵引高性能增材制造技术、动力与无人飞行平台集成验证技术攻关,培养出一批与尖端产业相匹配的科技人才;空天动力研究院将秉持开放、共享、务实的理念,与苏州大学、姑苏实验室通力协作,携手向未来开启三方并肩作战的创新征程,共同书写空天动力创新的苏州答卷。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