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滨开区依托三大龙头发展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业

航空航天全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新华网江苏 2022-12-16

2540 0 0

今年以来,常州滨开区党工委围绕服务保障全市“532”发展战略,以基层党建“龙城先锋行 建功‘532’”系列行动为统领,围绕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作用融在“链”上,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组织建链,筑牢“红色堡垒”聚合力

  建立实体型与功能型相结合的“1+X+Y”组织架构,“1”即碳纤维产业联盟,“X”是先进碳材料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党组织;“Y”是与产业相关的其他企业、创新园区、创新平台、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园区平台公司、部门和机构的党组织。实施组织联建行动,对党建基础好、发展潜力强的党组织,通过“强强联合”提升一批;对尚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通过“孵化培育”组建一批;对相对后进的党组织,通过“以强扶弱”帮扶一批,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今年,链上企业新建党组织2家,发展党员9名,选树党建品牌5个。发挥党建指导员“智囊团”作用,深入产业链重点企业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共性需求、个性需求提出建议方案,创新提出工作举措,推动党建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运行。同时组织产业链企业党务工作者外出参观学习3次,进一步拓宽了眼界,启迪了思维。

  服务沉链,凝聚“红色力量”解难题

  融合服务优势,组建益企帮帮团,制定《滨开区“益企帮帮团”党建惠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形成了“五团一清单”工作机制,围绕园区及企业发展所需所盼,制定党建助企、服务进企、安全护企、法律援企和金融暖企10项清单,常态化开展“政策上门”服务,“一对一”“面对面”解读答疑,对产业链企业开展“保姆式”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益企政策宣讲”“金融暖企走进新阳”“安全护企”“网格员进企业”“菁young帆 益企行”等各类惠企活动20余场,提供各类服务200余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超1.57亿元。构建“链主”轮值、联席会议、清单管理三大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资源聚链,汇合“红色要素”添活力

  搭建载体平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创港一期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科创港二期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已形成以中简科技新创碳谷安泰复材3家龙头企业为牵引,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为创新平台支撑,三强复材、新航复材、帝威新材等多家潜力企业集聚的“3+2+X”产业发展格局,深度链接全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高端创新资源,主动融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组建了总规模1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并购基金,成立总规模1亿元滨创一号基金,积极筹建总规模3亿元的常州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创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通过集聚各方资源,助力碳纤维产业链健康发展。

  作用融链,整合“红色动能”促发展

  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难点攻坚项目,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创新创业有党员。依托联盟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快推动“双招双引”上争先锋、做表率。引导滨开区先进碳材料骨干企业向上下游链式发展,以商引商、以才引才靶向招引头部研发总部、投资机构、产业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引进战略投资30亿余元,财政资金支持10亿余元,先后荣获国家工信部先进碳材料集群、国家火炬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创新型产业集群、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色创新(产业)示范园区、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苏南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常州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等荣誉。

  下一步,滨开区将根据把产业链党建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作用融在链上,重点在阵地打造、产业活动、典型选树、作用发挥方面下功夫,以产业链党建“组织力”赋能产业发展“生产力”。(查倩)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