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王昌顺: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 为民航“脱碳”提档加速

商业航天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中国航协 2022-03-09

2035 0 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民航运输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能源消费和排放将持续刚性增长,实现民航绿色转型、全面“脱碳”,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


       长期以来,民航的绿色发展一直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王昌顺关注的议题“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的发展,是解决航空碳排放问题的根本途径。”王昌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民航运输总能耗中,航油能耗占比达97%以上,因此,民航全面“脱碳”要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

       在王昌顺看来,目前我国民航“脱碳”形势十分严峻。从国际形势看,2016年10月,国际民航组织(ICAO)通过了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如果严格执行,中国民航未来15年将需要购买超过6亿吨碳排放权;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比例不断提升,民航发展仍处于快速成长期。碳排放量与运输量高度正相关,发展与减排的矛盾十分突出;从行业发展对比看,全球已经有超过40家航空公司的30万个航班使用了可持续航空燃料。受产业政策、认证、价格等因素制约,目前,我国仅有少数航班使用了航空代用燃料。

       “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研发和应用是提升我国民航‘脱碳’能力、维护行业发展权益、拓展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能够有序、有力、有效地保障我国民航深度‘脱碳’,助力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王昌顺说。值得一提的是,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市场规模已超过1800亿元,可直接带动相关产业投资2000亿元,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王昌顺建议,一要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快规划部署可持续航空燃料全产业链条借鉴欧美实践经验,实施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二要完善碳排放相关政策标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航空公司低碳运行与管理标准体系,设立民航低碳转型基金。三要积极参与全球航空碳排放治理,深度参与国际碳减排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为中国民航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