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中国航空研究院的供应商

两机叶片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航空产业网 2024-12-11

914 0 0

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中国航空研究院的供应商

中国航空研究院的前身是1960年组建的国防部第六研究院。1960年12月,中央军委发文设立航空研究院,番号为国防部第六研究院,隶属国防部建制,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后来,航空研究院陆续组建了包括航空主机、发动机、机载系统、飞行试验、材料与工艺等专业在内的近30个研究所,构建了我国航空工业的科研体系。 1988年8月,中国航空研究院成为航空航天部部属综合性科研机构,主要承担航空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型号发展技术攻关、大型试验和技术鉴定、有关新型号的研制生产,开展国际科技业务合作,并对院校科研和研究生工作实施组织管理。 中国航空研究院伴随着航空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进程,经历了多次变革,管理部门多次调整。但无论如何变化,中国航空研究院的红色基因一脉相传,在我国航空科技和航空工业的创新发展中一直发挥着突出作用。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整合成立后,根据加快科技创新的需要,积极恢复中国航空研究院功能并推动实体化运行。2016年10月,集团公司整合原中航工业基础院、中航工业经济院、中国航空研究院三家单位的相关资源,组建了新的中国航空研究院。 2016年10月19日,新的中国航空研究院重新组建并正式挂牌成立。研究院重组是航空工业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致力于把航空研究院打造成为真正的国家级航空研究院,发挥其顶层规划和引领带动作用,为航空科技自主创新注入新动能,加快航空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 2019年1月,集团公司工作会明确提出:航空研究院要聚焦“战略性、整体性、前瞻性、基础性、共用性”技术研究,努力成为集团公司自主创新的大本营、航空尖端科技发展的引领者。 2019年5月,谭瑞松董事长到中国航空研究院调研指出:“航空研究院院应该拥有中国航空科学技术最高的技术,成为技术高地”“航空科学技术创新应该是航空研究院最基本的任务、最基础的任务”“航空研究院追求的能飞起来的技术。你的基础越坚实,你们的目标就越明确”“在航空领域的创新,一定不能仅限于理论实践,一定要上天验证才能引领航空装备的发展。” 中国航空研究院主要从事探索研究、预先研究、基础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演示验证等工作,研究范围聚焦于技术成熟度1-6级。上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展技术成熟度1-3级的基础研究,下接企业技术成熟度7-9级的产品研制技术。 中国航空研究院专业能力主要集中在顶层研究、大型试验和技术基础三个部分。通过顶层研究,开展战略性、整体性研究,探索对航空装备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对航空工业发展具有综合性和宏观性影响的重大技术;通过气动、结构强度等专业的基础技术研究和专业化大型试验,开展航空基础性领域研究;通过夯实标准、计量、情报、质量、适航、可靠性、档案、管理创新等技术基础能力,开展共用性领域的研究;通过各专业基础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中心对总体、分系统技术的引领,开展前瞻性领域的研究。 中国航空研究院是国家级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授权可以在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下从事航空科学技术国际合作的科研事业机构,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已成为国家科技部设立的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工信部授权的国际航空科技合作协调单位、欧盟指定的中欧航空科技合作国家联系点。研究院的业务领域包括:航空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策划、制定、发布、落实;航空预研、科学基金、对外技术合作等各项科研项目的管理;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的总体方案策划、概念设计;基于高水平仿真技术和试验手段的方案多目标综合论证与评价;开展对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 中国航空研究院支撑了1978年7月20日发布的国家首个《1978-1985年航空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梳理了极具前瞻性、系统性和指向性的航空10大专业关键技术,提出8个关键项目(高推重比发动机、电传飞控技术、先进火控系统、机载设备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断裂力学疲劳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一体化、钛合金与复合材料的应用、优质精密高效热成型工艺)和10个专业的199个重大课题研究,为中国在“七五”计划期间首次实行预研计划单列奠定了基础。牵引和组织了“七五”、“八五”、“九五”航空科技预先研究,投入装备序列的大批第三代航空武器装备,其核心技术都发端于中国航空研究院中国航空研究院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俄罗斯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TsAGI)、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法国航空航天研究院(ONERA)、荷兰宇航院(NLR)等国家级政府科研机构开展了双边合作。 2016年,中国航空研究院与韩国国家航空航天研究院(KARI)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与NASA签署了民航空中交通管理领域(ATM)的科技合作协议;珠海航展期间,中国航空研究院与新组建的、整合了TsAGI等五大航空科研机构的俄罗斯茹科夫斯基国家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航空研究院代表中国加入了国际航空研究理事会(IFAR)、国际航空疲劳和结构完整性理事会(ICAF),是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ICAS)的机构会员。 据2018年4月中国航空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已开展了4个中欧民用航空合作交流平台项目,联合资助了6个技术研究合作项目。

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工业信息技术中心)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信息化支撑机构、“数字航空”总体技术牵头单位,以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初心,致力于“做最懂工业的软件企业,用软件定义未来工业”,着力打造工业软件原创技术策源地,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聚焦数字赋能,深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立足航空、面向复杂装备,在智库与咨询、软件与服务、集成与安全三大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覆盖协同设计、智能制造、柔性保障、敏捷管理、新型基础设施集成与网络安全的自主工业软件产品和“数●智”解决方案,引领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于新质作战能力提升,助力军事科技创新。 □ 国家级鲲鹏软件创新中心 金航数码作为中心主依托单位,广泛吸纳国内“产学研用”优势力量,联合推动工程类工业软件关键技术突破、体制机制创新,协同推进软件创新发展,营造工业软件创新生态,推动工业软件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工业体系信息安全。 □ 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体验中心 由工信部设立,金航数码作为承建运营单位,以航空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为载体,面向新型工业体系和工业转型升级,向工业企业提供两化融合体验、咨询、培训、传播和服务。引领两化融合应用方法,达成基于体验的知识传播,引发新型IT产业高新技术服务模式的创新,形成对航空工业乃至全国制造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 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软件研发基地 由工信部设立,金航数码作为承建运营单位,根据国家工业软件发展规划、航空工业以及其他工业领域最佳实践,研究相关先进技术、基础技术和共用技术,作为国产高端工业软件开发、推广和服务的重要基地,通过在航空工业实践应用,逐步推向国防工业和其他工业领域。 □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试验与测评 由工信部设立,致力于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试验和测试基地,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实验室。实验室设航空、航天等7个分中心,航空分中心设立在金航数码,致力于结合航空实践,完善航空工业互联网参考模型及框架,为航空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和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