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公司报告:中美潜在冲突中美国应谨慎使用B-21轰炸机以避免核升级

航空航天全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Flight Global 2024-11-19

635 0 0

一份智库报告指出,一旦中美爆发冲突,美国的远程打击,包括使用战略轰炸机,可能会迫使中国跨过核门槛。

兰德公司在一系列报告中提出了远程打击所涉及的问题,特别是使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正在研发的 B-21 等轰炸机。

兰德指出,北京对核武器实行“不首先使用”政策。不过,这一政策可能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当冲突(例如中国试图入侵邻国台湾)进展不顺利时。

兰德公司认为,在这样的冲突中,远程打击最好主要集中在阻止对方进入该岛,从而限制对中国大陆进行打击的必要性,因为打击可能会被误解并引发核升级。

兰德公司表示:“鉴于美国历来倾向于使用远程打击进行大规模强制性轰炸行动,且其可见性,中国对远程打击的看法可能特别难以管理。”

“轰炸机也是载人平台,因此每个人有责任按计划执行任务。在冲突期间,轰炸机飞行员可能必须做出可能产生巨大连锁效应的选择。”

该报告题为《拒绝但不造成灾难》,提出了数项建议。

一是将 B-21“重新定位”为“多用途”平台,而不是战略平台。

兰德公司还表示,美国空军在实施打击时可能需要谨慎使用欺骗手段。虽然欺骗手段可能会削弱中国区分真机和诱饵的能力,但大量轰炸机和巡航导弹即将袭击的印象可能会促使中国使用核武器。

鉴于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是保住权力,美国必须注意不要给人留下中国共产党正在对政权领导人进行“斩首”行动的印象。

兰德公司认为:“军事用途有限的弹药应该少量购买,而生存力不强的飞机很容易被认为是专为先发制人打击而设计的。”

“高超音速武器似乎是为了在冲突初期激起中国对斩首行动的担忧,即使美国打算将其用于其他目标。”

兰德公司补充说,在与中国的冲突中,美国需要避免在特定地点集中远程打击平台及其支援部队,因为这可能会引发核打击。

此外,远程打击任务应避免激怒其他敌对核大国,例如,轰炸机飞越朝鲜上空袭击中国境内的目标。

兰德公司表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在保卫台湾的情况下使用美国联合远程打击的多种选择,这些选择应该有助于降低升级风险。”

“其中一些选项可能会导致作战效用或军队生存能力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拒绝胜利理论。”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