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成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供应商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航空产业网 2025-04-25

91 0 0

华中科技大学成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供应商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哈尔滨“三大动力路”上。有着半个世纪辉煌历史的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设计、制造大型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工业汽轮机、重型燃气轮机及30MW燃压机组、主动力装置、太阳能发电系统设备、储能设备、汽轮机控制保护系统设备、汽轮机主要本体辅机设备等系列主导产品的国家重点大型骨干企业。   公司前身为哈尔滨汽轮机厂,于1956年3月17日破土动工,1958年12月10日建成投产,1994年10月股份制改制,成立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是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隶属于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建厂以来,公司秉承“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历史使命,以“为世界提供动力,为人类带来光明”为宗旨,在共和国机电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公司从应用前苏联技术开始起步,于1958年9月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温高压25MW汽轮机组,结束了中国人不能制造大型汽轮机的历史。之后,公司坚持创新引领,相继制造了我国无数个第一,荣获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诸多荣誉,为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公司占地面积55.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38.7万平方米。现有在岗员工约3000人,拥有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管理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具有一流的科研开发能力和生产制造实力,整体装备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备3000万千瓦的年综合生产能力,并形成了以1000MW超(超)临界煤电、核电等系列机组为代表的各种等级、各种型号电站汽轮机、工业汽轮机、轴流风机、储能设备及重型燃气轮机和30MW级燃气轮机的批量制造能力。产品遍及30个省(市、区),400多座电站,占全国煤电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出口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技术先进、启动灵活、安全可靠、经济性好、效率高和服务优良赢得了广大用户的称赞,为世界带来了光明和动力。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四个从严”工作要求,围绕“三个系统”和“三商”转型方向,按照高端化制造、低碳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市场化运营的方针,加快推进七大产业发展,稳步提升企业效益,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十四五”“双一流”目标,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17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9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教授15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2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0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 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70余万毕业生走向社会,遍布全球各行各业。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四颗明珠”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大科研基地,拥有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6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一批省部级科研基地。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思路,学研产相结合,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设立异地研究院、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等方式开展科技合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和机构开展友好合作。工程科学学院是全国首批四个国际化示范学院之一,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被列为中欧建交40周年40个典型案例之一。 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华中科技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