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六零八所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的供应商

政府部门低空经济采购情况分析 获取样刊

航空产业网 2025-03-07

188 0 0

株洲六零八所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的供应商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51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国家首批试点的57家企业集团之一和我国早期六大航空企业之一。 公司于1954年8月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毛主席为此亲笔签署嘉勉信。此后,公司相继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重型摩托车发动机、第一台地面燃气轮机、第一台涡桨发动机等产品,填补了国内10多项产品空白。 公司坚定不移走自主发展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道路,全力发展核心技术体系,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供应商。 1936年起,国民革命政府曾两度在这里建兵工厂,称为“第十一兵工厂”。 1949年8月,工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 1950年5月,定名为“中南军政委员会株洲兵工厂”。时任厂长就是小说《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1951年6月,改名为“中央兵工总局中南兵工局株洲二八二厂”。奉中央重工业部指示,1951年10月,282厂迁至湘潭(江南机器厂),留下部分人员和设备,利用原址改建为航空发动机厂,定名为“国营第三三一厂”。 1951年10月1日,国营第三三一厂正式成立,由炮弹生产转向航空发动机修理。 1951年10月-1952年9月,第一厂名:中央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第三三一厂,第二厂名:株洲三三一厂。 1952年9月-1953年1月,中央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第三三一厂。 1953年2月-1957年,国营第三三一厂。 1957年-1966年,第一厂名:国营第三三一厂,第二厂名:国营湘江机器厂。 1966年-1967年,第一厂名:国营三三一厂,第二厂名:国营湘江机器制造公司。 1968年-1977年,第一厂名:湘江机器制造公司革命委员会,第二厂名:国营红湘江机器厂。 1977年-1983年,第一厂名:国营第三三一厂,第二厂名:国营湘江机器厂。 1983年-1991年,国营南方动力机械公司。 1992年6月,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复函,同意以南方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集团;同意公司更名为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 1992年9月,以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为核心,由航空系统在湘从事航空科研生产的6个企事业单位及公司控股的9个企业,共15个紧密层企业和4个半紧密层企业,成立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集团。 2006年1月-2006年7月,株洲南方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2006年7月,更名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7月,更名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1月,更名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株洲六零八所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董家塅高科园,是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全资子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C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具备对外贸易经营资格,拥有进出口权。 公司依托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技术优势,主要致力于提供航空发动机衍生机电产品、传感器和仪器仪表等的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及相关技术在其他领域的拓展延伸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种类齐全、性能优良的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海、航空、交通、电力、石化、冶金等行业。 在机电产品领域,主要业务涵盖:涡轴/涡桨/涡扇发动机的整机试验器、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发动机部件试验器、进排气装置、半物理仿真试验器、滑油系统油雾防护装置、试验台气源系统等的设计、集成、安装、调试及维修;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动应力测量、封严环密封试验等测试和试验技术服务。 在传感器和仪器仪表领域,业务源承于原湖南航空天瑞仪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涡流传感器、磁轴承间隙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大量程传感器及各类变送器、各类配套二次监测显示仪表、监测系统和校验装置等。电涡流传感器曾作为“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TR81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WB9310复合温度位移传感器”两大产品同时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近年来,公司自主研制出国内领先的磁悬浮列车悬浮/导向传感器,应用于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沙磁浮快线、北京S1磁浮交通线、清远旅游示范线上。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