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成为中国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区管理局的供应商

航空机载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航空产业网 2025-02-07

125 0 0

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成为中国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区管理局的供应商

民航西藏自治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局”)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局本部位于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海拔3600米,区局于1985年2月在民航拉萨站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为正厅级国有企业,区局注册资金34亿余元,履行西藏自治区内航空安全管理,机场运营、空中交通管理及机场公安执法等职责。 截止目前,区局建成并运营的运输机场有7个,分别为拉萨贡嘎机场(海拔3569米)、昌都邦达机场(海拔4334米)、林芝米林机场(海拔2950.4米)、阿里昆莎机场(海拔4274米)、日喀则和平机场(海拔3800米)、山南隆子机场(海拔3951.3米)、日喀则定日机场(海拔4316.5米),在建机场1个(阿里普兰机场)。区局内设7个机关部门和3个直属单位(含1个非常设机构),下设民航西藏监管局、民航西藏空管中心和西藏机场集团,2个参股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在职职工3470人(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员工占58.3%)。执飞西藏航线的航空公司有11家(国航、东航、南航、川航、藏航、厦航、祥鹏航、西部航、成都航、重庆航、顺丰航),开辟国内外航线154条(国际航线1条,成都—拉萨—加德满都),基地航空公司1家(西藏航空),通航城市70个。2022年,区局坚持“稳中求好、好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拓创新谋发展。2022年实现安全保障运输起降37226架次,旅客吞吐量334.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364.3吨。(其中,拉萨贡嘎机场运输起降27091架次,年旅客吞吐量258.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8950.4吨;昌都邦达机场运输起降3204架次,年旅客吞吐量26.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57.4吨;林芝米林机场运输起降4209架次,年旅客吞吐量29.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107.5吨;阿里昆莎机场运输起降1514架次,年旅客吞吐量11.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6.6吨;日喀则和平机场运输起降1204架次,年旅客吞吐量9.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42.3吨;山南隆子机场运输起降2架次,年旅客吞吐量0.01万人次;日喀则定日机场运输起降2架次,年旅客吞吐量0.01万人次。)发展至今,区局从来没有忘记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使命,本着“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立足地方、发展地方,从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运用、人才培养、争取政策扶持等多方面持续下功夫、努力做文章,实现了安全记录不断延长、航线网络不断完善、运输生产持续增长、经营水平持续提升、民生改善持续加强的良好发展局面,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进西藏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社会各界广泛誉为西藏的空中“生命线”、运输“保障线”、民族“团结线”、社会“进步线”、反分裂斗争“打击线”。当前的西藏民航正处在发展环境不断利好,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黄金时期。区局将不忘民航强国初心,牢记发展兴藏使命,继续推动西藏民航事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简称民航二所,是我国专业从事民航高新技术应用开发的科研机构,直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领导。伴随着新中国民航事业的成长和腾飞,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民航二所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机场弱电产品提供商及系统集成商,是国内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行李自动处理系统集成商、国内领先的空管装备和技术服务提供商及系统集成商、国内最大的航空化学产品生产制造商。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民航二所作为重要参建单位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民航二所是中国民航科技事业的源流发端。1956年,中苏签署友好合作协议,民航二所是苏联援华的156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之一。1958年,民航二所的前身“中国民航局科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中国民航自此有了自己的行业科研机构。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林立仁为代表的第一代民航二所人成功研制出“安全58—1型仪表着陆设备”,获得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签发的国家发明一等奖证书,成为新中国民航科研工作的扛鼎之作。1973年,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令,“中国民航局科学研究所”迁至四川省新津县。1987年经国家科委批复,“中国民航局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 民航二所是中国民航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民航二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航业要强化科技支撑,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内的众多科研人员坚守自足行业、自主创新的初心和使命,先后斩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奖项近150项,产品技术广泛运用于民航空管、机场、航空公司等领域的海内外300多家用户。高标准完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一全球空港标杆的建设,拥有一支能够胜任世界级机场建设任务的技术队伍,为众多的民航大型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民航二所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2020年3月,总投资106.3亿元的全国民航首个科技创新示范区正式启动建设。民航二所作为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将坚决落实中国民航局“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的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民航先进技术创新平台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引领民航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通过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民航二所将成为中国民航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新技术应用推广的大本营、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中心和创新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民航二所将以“打造国际一流的民航工程技术研究院和世界领先的民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宏伟目标为引领,深入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不渝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20年4月)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