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简介、直属单位与主营业务
2022年04年24日
Flight Global 2024-12-07
在华盛顿新总统政府动荡过渡的背景下,在全球安全形势岌岌可危之际,政府高层人士敦促继续致力于美国国防工业。
他们认为,强大的国防生产能力将使美国领导人在地缘政治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并减少工业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
即将离任的总统乔·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说:“工业实力就是威慑力。”
12 月 5 日,沙利文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讲话时承认,国防工业政策的讨论可能很晦涩,但他表示,他相信这个话题对国家具有“深远的影响”。
沙利文说:“更强大的国防工业基础对于阻止针对北约或印度太平洋盟友和伙伴的军事侵略是必要的。当我们的伙伴受到攻击时,我们有必要为他们提供装备……在我们通过外交手段结束冲突时,我们有必要加强在谈判桌上的影响力。”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实力将来自于开发出任何对手都无法获得的强大而精妙的系统。目前的例子就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正在美国空军进行测试的 B-21 隐形轰炸机。
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布西埃尔将军 12 月 5 日在米切尔研究所出席活动时表示:“它将使我们的国家、国防部和作战指挥官能够以强势地位进行谈判。”
这种新型飞翼飞机将取代美国空军规模较小的老化的诺斯罗普·格鲁曼 B-2 隐形轰炸机机队和可变几何波音 B-1B 重型轰炸机机队。
少量 B-21 目前正在组装和测试,布西尔表示空军将“很快”部署这种新型轰炸机。美国空军拥有西方世界唯一的专用轰炸机机队。
布西埃尔重点介绍了交付精致、高成本的 B-21 的能力(预计一架飞机的成本为 1 亿美元),而沙利文则重点介绍了生产大量更便宜的远程弹药的必要性。
他表示,2022 年俄乌战争爆发时,美国及其盟友已基本失去了这种能力,沙利文称这是由于长期缺乏对军火工业关键领域的投资。
他认为:“几十年来的投资不足和整合严重侵蚀了我们的国防工业基础。”
“我们的国防企业萎缩了,”沙利文谈到冷战后时期时说道。“部分由于政府的敦促,一些重要的国防公司通过合并而解散;从 50 家公司变成了如今的 5 家主要承包商。工厂关闭;生产线停工。我们的熟练劳动力减少,国防供应商数量减少,我们的许多供应线迁移到海外,”他补充道。
沙利文指出,乌克兰爆发高强度常规战争是一个“战略警告”,炮弹和导弹的消耗速度远远超出了美国国防工业的生产能力。
他说,即将离任的拜登政府试图改变这种情况,并指出过去四年来,拜登政府在研发和收购方面花费了约 1.3 万亿美元。沙利文表示,经通胀调整后,这一支出水平超过了冷战期间任何四年的类似数字。
沙利文在谈到美国国防工业时表示:“我们的任务是扭转多年的衰退,同时提高敏捷性、创新和整合。”
这种支出水平能否持续下去仍存在一些疑问。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高调盟友已经指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 F-35 隐形战斗机等大额国防预算项目是一种浪费。
美国央行主席12月4日表示,依靠债务融资的美国联邦预算正走上“不可持续的道路”。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在充分就业和强劲增长的时期,我们却面临着巨大的预算赤字,所以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早日解决这个问题——越早越好。”
沙利文承认,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和国会将就国防开支展开辩论。虽然他没有对 2025 财年的最高预算数字进行推测,但他指出,远程弹药、防空能力和属性/自主系统是可用资金应重点关注的领域。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不断增加弹药库的容量,”这位国家安全顾问说道。“未来的冲突将以我们很久以来从未见过的速度消耗弹药和装备。”
沙利文表示,除了增加这些弹药的生产能力外,华盛顿还必须在冲突爆发前积累库存。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更换近三年战争期间运往乌克兰的数千枚导弹。五角大楼的最新数据显示,至少有 3,000 枚毒刺防空导弹和 10,000 枚标枪反坦克导弹已运往基辅。
雷神公司被迫召回退休工程师,以重启 20 年前停止的毒刺导弹生产。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资生产标枪导弹,试图将这种至关重要的武器的产量从每年 2,100 枚扩大到 4,000 枚——但这仍然只是乌克兰所消耗导弹总量的一小部分。
洛克希德的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和远程反舰导弹等更大、更先进的弹药生产率较低,但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与中国发生的任何海战中,它们的使用可能会更加广泛。
沙利文根据对乌克兰的观察指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的国家发生的任何战争……都会导致弹药库存的迅速耗尽。”
五角大楼目前正在与弹药供应商签订多年期合同,业内高管表示,这些合同对于扩大武器生产所需的大量资本投资必不可少。总部位于加州的 Anduril 等新兴企业也已进入市场,承诺提供新型低成本制导弹药,这些制导弹药经过优化,可大规模生产。
如果美国政府继续目前对此类产能进行长期投资的趋势,沙利文预测,仍需到2030年代才能实现足以满足战时需求的工业产能。
“我将为这项持续努力加油鼓劲,”他表示,他即将离开政府。“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我们才能真正松一口气。”
2022年04年24日
2022年04年20日
2019年12年07日
2019年12年13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2年11日
2019年12年12日
2019年10年05日
2022年04年12日
2022年05年03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