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简介、直属单位与主营业务
2022年04年24日
蓝星光域航天科技 2024-08-19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6日15时3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中,蓝星光域为部分激光通信载荷提供了数台激光通信粗指向机构。所有机构在发射3小时内全部成功解锁,加电正常,机构转动捕获能力正常,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空间激光通信终端通常由光机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跟瞄分系统组成。激光通信粗指向机构作为光机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激光终端的建链与通信性能。
此次粗指向机构在轨工作的成功,意味着蓝星光域组部件批量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验证,为加速空间激光通信产业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有力保障。截止今年上半年,蓝星光域组部件研制生产能力在满足自身激光终端量产基础上,已经为国内数十家载荷院所单位、商业激光通信企业提供了不同技术路线的多款组部件产品,如:粗跟踪机构、后光路、光学头部、跟踪瞄准系统、跟踪相机、通信光模块及通信系统等,交付数量超40套。
从整机至核心分系统设计,100%自研
除整机终端的设计与制造外,可解耦的子系统设计,一直以来也是蓝星光域的核心优势之一。从产品设计之初,蓝星光域就考虑了可解耦的子系统设计,使得各个子系统可独立运作,作为单体模块化交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光机分系统:具备高比刚度、高稳定性、高环境适应性等特点,通过一体化结构设计,提高了结构复用率。同时,蓝星光域通过自研不同技术路线的光机组部件产品,已经适配多家用户的激光通信载荷。
跟瞄分系统:蓝星光域通过软件冗余设计、软件纠错算法、硬件可靠性设计实现了优越的跟瞄性能,目前可实现跟踪角速度 ≥0.5°/s,跟踪角加速度≥0.5°/s²;数据指标远超行业头部产品;捕获跟踪角度范围比同类产品超3倍以上。
通信分系统:与行业内激光分系统采用外采的模式不同,蓝星光域的通信分系统采用了自研的空间自由光侧光模块,使得技术与成本更可控。自主研发的通信数据处理单元FEC算法和星间数据传输协议,使得星间测距精度可达到毫米级别,远超行业规范要求,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精准的通信服务。
目前,蓝星光域各分系统组部件均已进入批量化生产与交付阶段。随着未来常熟智能批量化生产试验基地的投产,蓝星光域将实现近500台/套年产量交付能力,持续推动空间激光通信产业的商业化应用。
2022年04年24日
2022年04年20日
2019年12年07日
2019年12年13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2年11日
2019年12年12日
2019年10年05日
2022年04年12日
2022年05年03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