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简介、直属单位与主营业务
2022年04年24日
冠一人 2023-04-19
4月18日下午3:05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飞机型号——冠一通飞GA20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完成所有限制和极限载荷全机静力试验后,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上海分部进行了破坏试验,在预计的加载级数下,随着一声机翼的断裂声,两侧机翼不同占位同时破坏,宣告GA20飞机破坏试验顺利完成。
研发一个飞机型号,从概念设计到项目取证是一个艰难又漫长的过程,先不说立项的调研通常就要好几年,即便确定了立项开始设计,到长达数年的试飞就会耗走绝大部分的参赛选手,取证的过程除了要面临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的设计选型制造之外,先要造至少3架原型机,一架用来取证试飞,测试一个机型能不能飞的好,一架用来全机静力试验,看看你这个机型能不能扛得住压力,一架用来做全机疲劳试验,就是看一个机型耐不耐造,最多能造多少年。
如果有人问,一架飞机最重要的是什么,通常人们会说是发动机,的确,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重要性不言而喻,和人的构成差不多,别的零部件坏了还好说,心脏不好就基本歇菜;飞机也一样,如果一架飞机的总价值是100块,发动机以及整个动力系统大概就得占到30块钱的份额,所以一提起飞机,大家就会自然而然的关注发动机这事,但实际上,一个可以正常运营的飞机机型,尤其是固定翼飞机,就算发动机罢工了,也能瞬间变成一个滑翔机,借助气流一直滑翔,飞行员如果有经验,相当大的几率可以哧溜到安全着陆。但如果一架飞机的机身机翼这些不牢固,飞在天上就不好办了,就像一辆汽车,发动机固然重要但遇到车祸的时候,人们关心的大概不是发动机坏不坏,是车体有没有变形,AB柱有没有抗住之类的问题,车体是人身安全的基本保障。所以,飞机的结构强度就成了一个机型能不能过关的重要的考验。总结来说就是飞机设计首先要保证的,是机身的结构强度。不光要保证在地面以及正常飞行中的结构强度,还要保证在各种非正常及恶劣情况下的强度,譬如,非正常着陆,各种复杂情况带来压力的情况下也得顶得住。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就是承载飞机试验的专业单位,是我国航空工业唯一的飞机强度研究与验证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验方法和技术。强度所十六室作为承接冠一通飞GA20项目的试验科室对GA20的静力试验投入了和大飞机型号相同的技术团队和质量标准,以保证试验结果可控准确。
GA20的三号机制造完成后就交给了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上海分部,专业做各项静力试验,看你设计的这个机型到底符不符合适航规章要求。这架静力机的诞生注定与翱翔蓝天无关,他降生的使命就是接受各种“酷刑”来的,大型的型架把他架上去,各种应变片贴上去,液压作动筒顶上去,总之就是全方位的施加压力,上刑的时候还得测试他的各项数据,疼不疼,多疼,这些都有数据显示出来。
哎,这个过程专业上就叫“载荷”,正常载荷叫限制载荷,型号的强度工程师就是酷刑之后看飞机还能不能抗住的人,每一次载荷通过了,他们都会很高兴,因为飞机不能出现变形啊损坏啊这种情况,不然还没到破坏试验呢,一上架子就被拉断了,(嗯,之前听说有飞机型号是这个经历......),那岂不尴尬,研发也白投入了,静力飞机也白造了,得重新设计、重新计算、重新制造一个新的静力飞机......不然说飞机是工业之花,工业皇冠呢么,巨大的风险和投入背后有多少看不见的设计师们的心血。
如果一个试验过了,再开始下一轮的“折磨”,直到最后的骨灰级测试叫“极限载荷”,这如果放在瑜伽运动里就是进阶课程,属于高阶选手的课了,这个极限载荷,已经是飞机一辈子都不可能遇到的极端情况了。因为极限载荷的大小,通常要等于限制载荷的1.5倍。在极限载荷下,你飞机的结构得是完整的,不能有破坏。比如一个人平时能搬动10公斤的重物,使使劲最多搬40公斤,在此基础上再乘1.5倍,搬60公斤的东西,搬完了腰不能断,就是极限载荷试验的概念,太难了。
扛过了以上两关,全机静力试验就算圆满完成了,但对于一架静力机,最终的挑战和使命还没完成,他要接受最终被彻底破坏的命运,称为破坏试验。就是说这时候的飞机全机静力适航试验全部通过了,但要继续加压,直到把飞机kuacha破坏掉,看你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这个试验是额外的,最有价值的目的是给机型研发设计人员有个数,你的阈值在哪里,并不是越难破坏就越好,不然也会涉及飞机太重或燃油量消耗过多的问题,彻底把飞机破坏了之后就知道潜力多大,还能怎么优化,为这个机型最终的设计提供依据。
直到现在,网络语言“造飞机”三个字仍是麻烦事和吹牛逼的代名词,研发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型号到底有多难,路有多长,不走是不知道的,不过虽然试验成本如此之高,比起人身安全性的验证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有人说,你们国产飞机我可不敢坐,其实这一听就是外行,只要通过试验试飞的,通过适航认证的,安全性都是有保证的。
下午3:05分,随着机翼的一声断裂的响声,全场掌声想起,嗯,其实也是五味杂陈,也不知道这试验方法是哪个发明出来的,看着有点悲壮色彩的三号机功成身退,心里还是非常感慨的。
远远望去,三号机仍然静静地伸展在型架上,只是局部已经被强行破坏,这是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承接的第一个民企飞机型号,成为民企飞机型号的历史见证。
2022年04年24日
2019年12年07日
2022年04年20日
2019年12年13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2年11日
2019年12年12日
2019年10年05日
2022年04年12日
2022年05年03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