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低空运行管理中心正式启用 低空飞行“一网统管”

政府部门低空经济采购情况分析 获取样刊

深政观察 2024-08-02

4005 0 0

8月2日,以“低空新质 圳在腾飞”为主题的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汇聚了低空经济领域的500多名专家、企业、政府代表,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尤肖虎、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等低空经济领域行业大咖,围绕更高质量推动深圳低空经济发展探讨交流。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蓬勃发展的产业新风口、全球竞逐的未来新蓝海,这场大会的召开也彰显了深圳抢占低空经济发展新风口的决心和信心。会上,深圳市市长覃伟中提出,深圳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低空经济与空天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高质量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打造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提升低空经济科技“硬核力”和产业“竞争力”。中国民航局和南部战区空军相关负责人也到会祝贺,纷纷表示将继续支持深圳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深圳在低空空域管理、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适航审定标准研究、城市交通场景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会上,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一批政策措施和试点成果,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研究院、深圳机场、顺丰等企业机构作交流发言,透露了深圳建设“天空之城”的众多创新举措、硬招实招。

01建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

基础设施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对推动低空经济全面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在会上,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发布《深圳市低空起降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5)》,明确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将大力推动起降点建设,此次出台《深圳市低空起降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构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网络是重点内容。

02开放无人机适飞空域占比或突破75%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介绍,深圳将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上,将以机制改革探索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以技术创新支撑飞行服务保障,以应用拓展牵引低空产业集聚成势,以标准集成引领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聚焦四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构建高效协同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探索建立适合高密度超大城市特点的低空空域精细化协同管理模式。力争到2025年,全市开放无人机适飞空域占比突破75%,低空商业航线总数突破1000条。

二是健全低空运行管理服务体系,率先开展融合飞行试点,完成深圳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2025年底前具备支撑1000架商业运营的低空航空器同时在空、每日1万飞行架次的服务保障能力。

三是拓展五大低空应用场景,包括物流配送、载人运输、应急救援、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文旅消费等。

四是构建完备的低空标准法规政策体系,完善深圳低空经济法规体系,启动首批18项低空经济领域深圳标准编制,争取年内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1.0。

03加快推动设立低空产业基金

深圳市工信局介绍,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链已成型成势,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体系化的竞争优势,关键配套环节完整,整机制造企业集聚,产业平台全面支撑,产品质量享誉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全球市占率分别达70%、50% 。

深圳还构建了“条例+行动计划+若干措施+空间保障+基础设施超前布局”完善的低空政策体系。《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真金白银对低空经济企业开展的研发、制造、销售等项目给予支持,三年政策期内资金支持规模预计超5亿元。下一步,深圳将搭建规模约20亿元的产业基金,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此外,深圳颁布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以地方立法方式为空域划设、飞行活动监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等提供明确的指导依据;发布了《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年)》,围绕强化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等六个方面,提出十九项重点任务,全市各区各部门协同发力;依托各区产业基础和优势布局了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5G-A低空通感网络,配置业内首个4.9G 128TR大张角通感设备,能够实现600米以下的低空通信+感知融合一张网覆盖,为低空飞行提供通感一体保障。建成一批北斗高精度定位基准站,率先实现低空、近海、陆地的厘米级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全覆盖,已为头部企业超10万架无人机提供厘米级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

04全球首个智能融合低空系统发布

为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在全球率先布局低空经济,建设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打造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四张网”的核心是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又被称为“低空的大脑”。大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正式发布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Smart Integrated Lower Airspace System)先锋版。

该系统是首个将市域级低空空域数字化,融合城市级CIM底座与全域智算算力的低空管理和服务操作系统。SILAS建立统一的数字底座,突破传统网格化空域计算瓶颈,汇集深圳全市空域的全因素数据,打造低空四维数据场,实施精细化的时空资源分配和进程管理;建立统一的能力底座,突破传统航线分配和管理的规模限制,以连续动静态时空场表示、时空流计算和低空大模型推演作为实施路径,首次实现市域级低空空域、异构低空飞行器、复杂业务形态、规模化低空飞行的安全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下一步,SILAS将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进化,更全面、更开放、更智能的系统将于年底呈现。

05深圳低空运行管理中心正式启用

深圳机场集团在大会现场宣布深圳低空运行管理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是深圳机场集团去年11月组建全国首个地方性低空经济国资平台以来,推动完成的重要成果,搭建起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的关键平台,将成为全市低空飞行活动的申报窗口、指挥中枢、信息平台,推动深圳低空飞行“一网统管”。

大会现场还宣布深圳机场集团组织开展的eVTOL、物流无人机在机场区域首次试验飞行取得预期效果。据了解,7月26日,民航航班抵达深圳机场后,由无人机装载航空货物,飞越深中通道、跨过珠江口、运至中山航空港,25分钟即完成货物跨城、跨海运输,实现低空物流与民航航班无缝衔接。这是国内率先突破机场无人机飞行限制,成功开展高低空融合运行首次试验飞行。

深圳机场集团表示,下一步,该集团将在深圳机场区域内,规划超6万平方米用地,建设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优的深圳低空运营总部基地,满足低空运行管理、低空数据集成、低空经济展示等多种实用功能,保障通航直升机、eVTOL、无人机等多种航空器起降,实现高低空融合、多式联运、客货一体等多种应用场景,打造辐射湾区、全国领先的低空枢纽中心。

06顺丰将继续搭建深圳低空物流网络会上顺丰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天平代表企业发言。他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存在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今年,丰翼还将继续搭建深圳市低空物流网络,探索宝安区、罗湖区医疗资源下沉社康的应用场景,推动医疗体系物流服务再创新;探索口岸物流模式创新,开展跨境无人机运输规划,力争在2025 年实现千起降位、百万架次、千万快件的运营规模。

顺丰将立足深圳,逐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物流网络建设,不断扩大飞行规模。杨天平表示,期待在后续发展中,可以进一步利用自身的技术和实践优势,深度参与深圳市在空中数字化基建、通导监体系建设、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标准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安全、有序、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贡献绵薄之力,推动顺丰为湾区客户提供持续稳定的低空物流服务解决方案,让幸福生活的传递多一种选择。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