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简介、直属单位与主营业务
2022年04年24日
航空产业网 2022-02-25
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间的战争打响,民航机队已经在绕飞乌克兰空域。战争对航空运输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将对国际航空旅行和航空货运形成直接的冲击,也将进一步推高航油价格,进而在市场需求和采购成本两个方面挤压全球航司的利润等。
基于产业网数据,航空产业网第一时间从专业角度对俄罗斯乌克兰的战争以及欧美对俄制裁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做出分析。
对全球航空制造供应链的影响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产业基础继承自前苏联的航空产业遗产。整体来看,俄罗斯与国际航空产业链的融合度并不高。航空产业网共收录超过1.6万家国际航空产业链企业,而俄罗斯和乌克兰航空制造企业仅118家,而波音、空客与商飞、巴航工业、庞巴迪等主制造商的直接供应商不到10%。
俄罗斯制造商比重较低 © 航空产业网
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众多的产业链细分领域中,金属材料和液压产品俄罗斯有其独特的竞争力。
从苏联时代开始,钛合金研发与制造就一直是俄罗斯的优势产业。VSMPO-AVISMA建立于1933年,隶属于俄技集团,常被称为“俄钛”,其业务覆盖钛合金生产的全产业链,也是波音与空客的战略合作伙伴。VSMPO产品占波音民机钛合金采购额的35%,被用于波音民机除747以外的所有机型。空客方面,来自俄钛的钛合金占空客钛合金供给的50%以上。
2019年空客授予俄钛优秀供应商奖
在克里米亚危机后,各个主要制造商就已经开始增加采购钛合金作为备份库存并且启动了第二货源开发。根据航空产业网的分析,钛合金的主要影响的是复材结构为主的宽体客机,但无论787还是A350,目前交付量均有限,主制造商容易获得较高水平的安全库存。
另一家深度参与到国际航空供应链的企业是俄罗斯航空起落架与液压系统制造商Hydromash。此家公司起源自1805年,是世界最古老的军工企业之一。公司也是利勃海尔、赛峰、庞巴迪与巴航工业的供应商,产品包括ERJ145的起落架、А350的前起落架零件、A380和A350的飞行控制系统液压零件等。
除了实物产品的供给,波音空客均在俄罗斯建有研发机构,这部分的影响取决于欧美是否与俄罗斯完全脱钩。例如,波音在莫斯科开设有设计中心和培训中心,莫斯科设计中心是波音公司在美国以外最大的工程部门,拥有1200名来自俄方的签约工程师以及 250名全职员工。在俄罗斯的空中客车工程中心 ( ECAR ) 成立于 2003 年,这是空客在其西欧以外设立的第一个设计办公室,如今雇佣了大约 200 名俄罗斯工程师。A350-1000、A321XLR 和 A330neo部分研发在俄罗斯进行。
总体来说,欧美主流制造商对俄罗斯的依赖度有限。
制裁对俄罗斯民机产业的影响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后,西方的制裁对MC-21的研发和供应链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美国对复合材料、航空发动机相关出口的限制,影响了此机型的研发进度。
俄罗斯一直在努力建立自身的民机产业链,例如支线客机SSJ100以及单通道机型MC-21的本地化采购与基于本地系统与零部件的产品研发、PD-14与PD-8发动机的研制与试飞等。
SSJ100其实是俄罗斯第一种与西方深入合作的机型,细分市场避开了正面竞争,也积极寻求了欧美的合作伙伴。例如,苏霍伊国际为与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的合资公司,SSJ100大量采用了西方的航电与机电机载系统,如柯林斯、赛峰、利勃海尔、泰雷兹、派克宇航等,也较早的顺利获得了EASA的适航证。
MC-21有更加本地化的供应链,但其情况与SSJ100有类似之处:机载设备与系统、生产制造装备有大量的欧美供应商与技术。2021年年底,MC-21已经获得了俄方的适航证。但完全放弃欧美供应商或者美国供应商,甚至把禁运和制裁包括相关元器件、制造设备、相关软件等在内,短期内无论是SSJ100还是MC-21将难以生产和持续运营。
俄罗斯民用航空产业并非完全是脱离欧美供应链的。俄罗斯正在用PD-8,PD-14来替代西方发动机技术,但想脱离欧美供应链非一日之功。
2003年莫斯科航展上向普京展示7E7 ©Boeing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建立了以波音空客为主体的民航机队。这些民航机队的运营、维修和改装,也需要欧美飞机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保障,其中来自美国的产品又占据大部分。如果西方对俄罗斯进行更严格的制裁而扩大到民航领域,那么机队的持续适航和安全运营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苏联曾建立了闭环的民用航空体系,但其又与西方适航体系的安全和效率水平差距较大。如果欧美联合全面禁运航空航天类所有产品(这种可能性有待观察),俄罗斯民用航空产业将受到巨大的冲击。俄罗斯主要型号在近期的境遇,将取决于制裁的严苛程度以及欧美之间是否会有不同的出口管制政策。
俄罗斯并非没有意识到到航空产业链供应链的严重威胁,伊尔-96等机型生产量已经不能支撑国产化的供应链,新一代民机本地化尚需时间。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可以理解复产和升级图-160的战略价值:俄罗斯此举不仅仅在于这是一种超音速的大型战略轰炸机,更在于重新构筑以大型军机需求为支撑的供应链,这将关系到俄罗斯航空产业在极端形势下的维系与生存问题。
中国企业的商业机会
战争常常令人悲观和保守,但产业界有远见的企业家更多看到的是危机中的商机和可能性。航空产业网认为将至少有以下几个潜在机会:
其实早期我国民企引进飞机时,俄罗斯本来就是一个合作方,研制中的CR929的联合研制是中俄民用航空合作的里程碑,中俄也将联合研制新一代重型直升机。我们也看到江苏等地,在积极推进俄罗斯发动机相关产业项目引进和中俄技术交流。
可以预见,对俄合作会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一个新的机遇和突破点。航空产业网有俄语人才和专业团队,希望业界同仁联系我们,一起发掘对俄商业机遇。
联系我们
2022年04年24日
2022年04年20日
2019年12年07日
2019年12年13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2年11日
2019年12年12日
2019年10年05日
2022年04年12日
2022年05年03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