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信林发布2021年度报告

发动机燃烧室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迈信林 2022-05-23

2373 0 0
  • 深化市场开拓,提高市场覆盖率

根据全年经营业绩指标以及产品发展策略的具体要求,公司在分析与已有客户合作情况的基础上,加深目前产品类型业务合作,不断探索现有客户市场的潜在需求,纵向深挖复杂、高附加值产品结构层次,寻求新项目产品合作机会,进一步巩固长远而深度的发展合作关系。公司于 2021年 7 月 24 日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签订《框架协议》,双方主要围绕航空零部件生产和航空类液压产品装配两方面展开合作。合作主体主要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蓝天机电有限公司完成。

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开发新客户,公司与若干新客户单位在标准件产品研制任务的业务合作方面进行了前期沟通与友好协商,并在供方准入、产品研制等阶段性工作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展。

 

  •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竞争力

公司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在完善已有核心技术体系对产品研发生产补给扩能的同时,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深化关键、重要、复杂零件加工制造技术,积极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相关领域,推进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实现差异化发展。公司新研发了多款飞机零部件和液压产品的配套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盘、轴类的航空零部件、液压油箱和液压选择阀等),缩短了报告期内新产品导入及批量生产的周期;将拥有的大型薄板反射天线高精度位置保障工艺成功应用于 XX型号大阵列天线的加工生产过程中,丰富了公司难加工材料产品结构;通过不断的工艺研发及优化,对 X 型号钛合金构件的电阻焊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内部治理

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升级更新优化 MES 管理系统,集中数据采集,统一各系统集成,实现数据档案完整、全面的可追溯化管理,突出透明化、敏捷性生产管理优势;大力策划质量管控系统平台搭建,落实全员零缺陷的理念,加强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严格控制,严格执行“定人员、定设备、定方法”的三定指导思想,提升过程质量管控水平;为实现产品全流程加工工序,提升交付能力,公司进一步丰富特种工艺的工艺种类,相继完成了荧光无损检测、X 光无损检测,铝镁材料钎焊等特种工艺的能力建设,扩充了市场开拓的选择方向。在此基础上,公司引入了 ERP、OA 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关键流程体系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研发等多个工序的覆盖。OA 系统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流程管理、风险控制机制,加强了内部治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 吸引优秀人才,注重员工队伍建设

通过绩效考核、员工试用期考评、技能型员工上岗证等制度的推行,来完善优化现有人才管理制度与目标,结合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和公司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强化了公司奖优罚劣、兼具竞争和公平、重在激励的分配制度,并成为激励人才成长的重要手段和管理方式,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整个公司管理的轴心之一;建设和完善人力资源业务操作系统,使岗位分析、招聘录用、培训教育、绩效管理、职业发展规划、薪酬福利机制等各项工作专业化,流程规范化。

 

  • 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及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汽车、民用电子四大领域,其中,航空航天领域收入和利润在公司所有业务中占比最高,且均占到公司总收入和总利润的 30%以上,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 指引(2012 年修订)》,属于“C3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 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属于“C37 铁路、船 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就产品或服务具体应用领域而言,公司主要从事飞机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所处行业为航空零部件制造业。

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链的市场参与主体众多,上游为制造航空零部件所需的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等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加工设备,下游则包括整机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和航空维修三大部分。围绕航空制造业的产业布局,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主机厂内部配套企业为主,各航空科研机构、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形成有效补充的市场格局。目前,军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属于有限开放行业,而民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则暂无相关限制,由于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尤其是军品领域开放时间较短,且行业准入有一定要求,行业内竞争者数量尚不多,但随着行业准入制度的逐步完善及航空制造业利好政策的落地,未来将有更多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有望不断提升。受益于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与国外零部件制造企业相比,我国零部件行业整体具有较为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部分还对外出口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汽车零部件产品已经融入了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体系。另外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向专业化转变,部分国内零部件制造企业生产规模、研发实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出现了一些在各专业细分领域国内竞争优势明显、并具有一定全球竞争力的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1)公司是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

自成立以来,公司已承担多种型号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制造,涉及飞机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起落架、机电系统、航电系统等,是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2019 年以来,公司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优势,着力拓展航空发动机、飞机起落架领域的业务。公司依靠自主研发,实现技术突破,已掌握机匣、整体涡轮盘等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及起落架主架体的加工制造能力。

(2)公司产品及服务受到知名客户广泛认可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板块,公司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工、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军工集团,并多次获得客户授予的“年度优秀供应商(A 类)”等荣誉称号。在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板块,公司进入了丰田、大众等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中。


  •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情况

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运营经验,形成了精密制造技术。2015 年以来,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逐步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加工产品的复杂度、精度不断提升,从以管路系统连接件、专用标准件及组件为主发展到以整体结构件为主,并拓展了飞机装配工装业务,产品结构、客户结构持续优化,直接向航空工业下属的主机厂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在立足航空航天领域的同时,公司将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包括汽车、电子等领域,形成了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汽车等领域,根据客户类型、生产经营模式等特点,可分为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基本形成了“军品为主、民品为辅”的两翼发展格局,成为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报告期内,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板块,公司形成了整体结构件、高精度壳体、管路系统连接件、专用标准件及组件加工服务,以及飞机装配工装产品销售等核心业务,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等多个领域;公司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的种类较多,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等行业,可分为精密结构件和电子控制类产品两大类。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发动机阀体、半导体封测设备腔体、电磁屏蔽柜等。

 

  • 公司核心竞争力

航空航天领域产品及服务对技术、质量要求高,公司始终将提升技术先进性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经过十数年的发展与沉淀,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运营经验,形成了在技术、产品、客户群体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1、技术工艺持续创新的优势

公司秉持精益求精的研发理念,以先进技术服务科技强军为目标,通过多年持续研发、生产实践,公司不断提升在材料识别、工艺设计、参数选择、机加编程、工装设计、刀具选型、加工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体系,包括面向生产线的智能数控编程与在线检测技术、弱刚性薄壁金属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控制技术、航空航天专用高温合金多轴高效加工技术、超高强度钢结构件复合加工工艺、高精度超大长径比深孔加工技术、浮动装夹工艺装备快速换装系统设计、复杂结构件生产线信息采集与监控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体系。同时,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吸收创新相结合,提升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2、产品结构深入优化的优势

公司已承担多种型号航空航天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及装配,产品涉及飞机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起落架、机电系统、航电系统等,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套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在立足航空航天领域的同时,公司以核心技术为驱动,将积累的先进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包括兵器、船舶、电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在不断丰富产品线的同时,持续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延伸产业链深度,并以此获得良好的市场前景。

 3、品质管控不断完善的优势

公司在品质管控方面,一直强化过程管控监督,通过生产实践反哺完善品质规范制度,建立良性循环的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入库或发出,采取作业技术和生产过程的分析,诊断和监控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作业分工高度细化,创建分组式管理模式,制定品质提升计划,强化现场巡查机制,对于重点项目以及过程难点实行定人定点的跟踪制度,围绕特定项目有针对性地建立“事先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治理”全方位的质量流程管控监督机制,使得产品品质监管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大大确保了产品的良品率,为公司市场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4、客户市场全面布局的优势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已经形成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在两大业务板块中积累了丰富而优质的客户市场资源,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口碑,并与各大客户建立了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板块,公司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工、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军工集团,并多次获得客户授予的“年度优秀供应商(A 类)”等荣誉称号。在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板块,公司进入了丰田、大众等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中。

 5、高端装备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高端生产和研发设备,推动技术和装备的有机融合。高端的生产设备是公司先进研发成果和生产技术得以高效应用的“转化器”,使公司的研发优势和生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而先进的研发设备是公司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的可靠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 报告期内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 21 项,其中发明专利 7 项。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获授权项发明专利 30 项,实用新型专利 87 项。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 320,719,681.94 元,上年同期 288,633,639.42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1.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0,962,035.15 元,上年同期51,199,325.91 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0.46%;归属于上市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0,671,255.93 元,上年同期 44,194,686.65 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7.97%。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的主要原因系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公司来自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板块的来料加工订单增加;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一系新厂房和新设备的逐步投入使用,报告期内新增折旧费用为 8,535,489.13 元;二系当期新品单件、多批次生产增加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三系与上年相比,报告期内公司取消了口罩业务。




  • 公司主要管理层人员情况

张友志

历任多富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生产主管,昆山祥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主管,常州市康迪信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州美兰特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2010 年 3 月,创立苏州迈信林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2016 年 4 月至今,担任苏州航迈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2017 年 10 月至今,担任苏州佰富琪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7 年 6 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建明

历任吴县市越溪建筑公司财务科长,维德房地产(江苏)有限公司财务部,佐诗(苏州)装潢工程有限公司财务经理,爱司帝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苏州中企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江苏苏融担保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苏州迈信林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7 年 6 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

 薛晖

历任江苏五洲信友律师事务所,苏州东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苏州昌信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与风险经理,中企联江苏担保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江苏苏融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州市吴中区长桥法律服务所,苏州京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州迈信林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7 年 6 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

 巨浩

历任苏州航天紧固件有限公司工艺科科长,苏州迈信林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2017 年 6 月至今,担任公司市场总监;2017 年 12 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边晖

历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上海华信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合规经理,上海至辉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经理,上海至辉投资有限公司合规风控负责人;2020 年 8 月至今,担任上海国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2020 年 5 月至今,担任善佑(苏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监事;2020 年 1 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赵耿龙

历任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2016 年 3 月至今,担任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经理;2018 年 8 月至今,担任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8 年 10 月至今,担任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2019 年 11 月至今,担任本公司董事。

 蔡卫华

历任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018 年 1 月至今,担任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2017 年 2 月至今,担任江苏立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9 年 8 月至今,担任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9 年 11 月至今,担任江苏泰慕士针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7 年 10 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董事。

朱磊磊

历任江苏梁溪律师事务所;2013 年 6 月至今,任职于江苏法略律师事务所;2017 年 10 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董事。 奚维斌 历任安徽省红旗机械厂,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2000 年 4 月至今,任职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2017年 10 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董事。

 沈洁

历任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南京分公司高级行业客户经理,担任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高级行业客户主管,南京创博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州迈信林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2017 年 6 月至今,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

 赵辉

历任重庆灯泡工业公司武胜华明灯泡厂,华一精密机械(深圳)有限公司,宏茂五金(昆山)有限公司品质主管,常州源畅光电能源有限公司品质经理,苏州迈信林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质量部长,公司体系主任;2020 年 3 月至今,担任公司高级工程师;2017 年 11 月至今,担任公司职工监事。

 陆春波

历任常州市康迪信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及采购经理,苏州迈信林精密电子有限公司采购经理,常州市常富通信设备厂;2016 年 8 月至今,担任公司项目工程师;2017 年 11 月至今,担任公司职工监事。

 李银江

历任苏州市吴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苏州市吴中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投资部副部长,苏州市吴中金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州吴苏州吴中融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20 年 11 月至今 担任苏州科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 年 12 月至今,担任公司监事。

 刘艳蕾

历任南京工艺装备制造厂会计,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苏州高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行政财务经理;2018 年 11 月至今,担任苏州毅达汇智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人、风控负责人;2020年 5 月至今,担任苏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监事;2020 年 8 月至今,担任上海舜富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0 年 9 月至今,担任苏州骏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1 年 1 月,担任吴江市不夜城假日酒店有限公司董事;2020 年 7 月至今任公司监事。

 水佑裕

历任国营 3653 厂,贵州航天局局长,中国航天汽车公司副总经理,苏州天隆五金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苏州航天紧固件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 年 4 月至今,担任公司总工程师。

 焦仁胜

历任苏州航天紧固件有限公司,泰晶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工程师,苏州航天紧固件有限公司工艺处处长;2014 年 4 月至今,担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张田野

历任永科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昂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工艺部经理;2016 年 9 月至今,担任公司技术部长。


查看完整报告:

迈信林2021年度报告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