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简介、直属单位与主营业务
2022年04年24日
flightglobal 2024-02-16
11 月在新加坡举行的 2023 年亚太航空协会 (AAPA) 年度主席大会的气氛或许可以用欢腾来形容。
新加坡航空 (SIA)、国泰航空和泰国国际航空等成员航空公司在强劲复苏的背景下恢复盈利。
新航连续几个季度实现盈利,几乎所有季度都打破了疫情前的记录,而一度“落后于”地区同行的国泰航空有望实现三年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2023 年 AAPA 主席大会上的首席执行官小组成员包括(左二)泰国航空的 Chai Eamsiri、国泰航空的 Ronald Lam、菲律宾航空的 Stanley Ng 和印度航空的 Campbell Wilson
事实上,成员航空公司 — — 以及其他亚洲航空公司 — — 预计将在 2024 年实现疫情前的全面复苏,其中一些航空公司已经在其部分网络中看到了这一情况。
IATA 11 月份客运量数据显示,亚太地区航空公司的同比增长领先于其他地区。然而,该地区在实现全面复苏方面仍然落后,特别是在国际旅行需求方面。
IATA 总干事威利·沃尔什 (Willie Walsh) 表示:“特别是,亚太地区航空公司的国际需求比 2019 年落后 19.5%。这可能反映了该地区部分地区 [Covid-19] 限制的较晚解除以及商业发展和政治紧张局势。 ”
该行业机构在 2024 年利润预测中补充道,亚洲航空公司预计将从 2023 年约 1 亿美元的“小额亏损”转变为 2024 年利润 11 亿美元。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表示:“虽然该地区的一些主要国内市场(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从疫情中迅速复苏,但由于中国在 2023 年中期才取消了最后一项国际旅行限制,往返该地区的国际旅行受到抑制。 ”
另外,AAPA 10 月份的数据显示,该地区航空公司的客运量同比翻了一番,达到 2530 万人次。这一数字约为2019年疫情前的80.5%。
该协会跟踪 40 家亚洲航空公司的客流量数据,表示“健康的旅行胃口”——尤其是短途市场——推动了国际客运量的增长。报告还指出,即使全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亚洲航空公司的近期前景仍然乐观。
事实上,正是强劲的旅行需求 — — 加上在 2022 年被压抑的需求出现之前提前开始运力注入 — — 推动新航逐季创下利润记录。在截至 9 月 30 日的半年业绩中,新航集团的营业利润增长了 26%。该集团还预计 2024 年运力将全面恢复,与其他区域性运营商的预测类似。
然后是印度航空业,在该国两家最大的航空公司靛蓝航空和印度航空的带动下,该行业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显着增长。更重要的是,继 2022 年在塔塔之子旗下成功私有化之后,印度航空正在经历一些人所说的“历史上最大的企业转型”。
两家航空公司在 2023 年都下了创纪录的飞机订单——印度航空订购了 400 多架波音和空客飞机,几个月后,靛蓝航空公司订购了 500 架空客飞机。
印度航空首席执行官坎贝尔·威尔逊表示,该公司正从其庞大的订单簿中“每六天购买一架新飞机”,并将在未来两年继续这样做。该航空公司还正在与同为塔塔旗下的同胞维斯塔拉航空公司进行合并。
国泰航空首席执行官林绍波在 AAPA 会议上发言时表示,虽然国泰航空是此次疫情中“受创最严重的航空公司之一”,但它正在取得进展。
“尽管我们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追赶速度非常快,”林说,并概述了国泰航空在 2024 年重点关注的“两项任务”:重建网络和“赶上我们的投资”。
该航空公司于 12 月 8 日订购了六架空客 A350 货机,作为其货运机队更新计划的一部分。继几个月前承诺增加 A321neo 飞机后,国泰航空还启动了中程机队更新项目。
然而,尽管疫情最黑暗的时期只是过去的一段插曲让人松了一口气,但航空公司领导人非常清楚,更多的挑战即将到来,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供应链困境。
也许泰国首席执行官 Chai Eamsiri 总结了影响的深远程度——一直到飞机厕所的水龙头。
该航空公司在业务重组后正在重建运营,机队规模大幅缩减。埃姆西里承认,在将储存的飞机重新投入使用以及引进二手飞机以提高运力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些服务提供商……在大流行期间解雇了员工,这意味着他们又要从头开始,”他说。
例如,大约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来修改部分机上娱乐系统——“只是屏幕上的标志”,Eamsiri 很快指出——这是一个适度的估计。
然后是卫生间:飞机上的新型电子非接触式水龙头虽然方便,但很难维护。埃姆西里说,在让飞机恢复服务时,“我们找不到备件”。
“我们在想,也许我们应该在[所有厕所]中[安装]机械水龙头……它更可靠,也更容易维护,”他打趣道。
威尔逊还提到了供应链的困境,特别是当印度航空归还长期存放的飞机时。 “其中一些飞机单独需要 4 或 5,000 个零件才能重新升空,”他说。
“让这些飞机恢复[工作状态]对我们来说是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旅程,而且供应链问题并没有对此有所帮助……这并不有趣,”坎贝尔说。
此外,AAPA 成员航空公司面临着发动机可靠性和飞机交付方面的挑战。交付延误,加上新一代发动机的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航空公司复苏势头的关键。
例如,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在接收其新型波音 737 Max 8 飞机时遇到了延误,该飞机原本应于 8 月下旬投入使用,但被推迟到 11 月。
航空公司母公司马来西亚航空集团首席执行官伊扎姆·伊斯梅尔 (Izham Ismail) 表示:“全球供应链网络已严重中断,这对制造和物流都产生了影响。过去两年,交货时间、运费、船期和航线波动很大;这导致我们的 737-8 接收延迟,从而影响了我们预计的网络扩展。”
新航的低成本子公司酷航也不得不停飞两架 A320neo 系列飞机,因为其普惠 PW1100G 发动机持续出现问题,影响了全球运营商。
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 Leslie Thng 告诉 FLIGHTGLOBAL Scoot,其机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包括延长旧飞机租期的选择,以及对备用发动机的投资。
然而,由于发动机问题,宿务太平洋航空和新西兰航空等其他运营商不得不在 2024 年之前削减运营规模,并削减机队和运力增长目标。
与此同时,菲律宾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坦利·吴表示,该航空公司面临的更大挑战是机场基础设施,特别是马尼拉枢纽机场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我们必须与……[从]政府到私人伙伴关系、私人公共伙伴关系密切合作的东西,以便能够增加位置,”吴说。
扩张计划
亚洲 MRO 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该行业的复苏面临着供应链挑战。随着运营商摆脱疫情影响,MRO 提供商(例如新加坡的提供商)看到了稳定的需求,这导致了乐观的扩张计划。
ST Engineering于9月宣布将在新加坡建造第四个机身MRO设施,这也将是其十多年来在这个城市国家最新的设施。
新科工程公司将在樟宜建造一个新的机身维修机库:这是其在新加坡的第四个设施
在其海外扩张计划中,其中包括在中国和美国的设施,新科工程商业航空首席执行官 Jeffrey Lam 指出,尽管存在土地限制等挑战,但“新加坡的机身维护仍有长期的未来”。
“(新加坡)劳动力非常优秀、有能力、有竞争力……(因此)新加坡显然是一个拥有强大航空航天业影响力的中心……这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支持,”林在九月份表示。
另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 SIA Engineering 通过收购航空航天公司的股权扩大了其区域业务,其中包括马来西亚的 Pos Aviation Engineering Services 以及新加坡的 JAMCO Aero Design & Engineering。
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亚洲数字工程公司是低成本航空集团亚洲航空的姊妹公司,正在扩大其吉隆坡总部的机库容量,建设计划于 2024 年完工。
与航空公司同行一样,MRO 提供商也承认,正如一位高管所说,“初期问题”依然存在。
在 9 月份的一次行业活动中,亚洲 MRO 提供商的领导人指出了人力和飞机零部件严重短缺带来的挑战。例如,ADE 首席执行官 Mahesh Kumar 表示,组件瓶颈是一个常见问题。
“供应链中应该有更多选择,而不是单一供应商……[这]将减轻任何单一原始设备制造商……任何单一供应商的负担,因为它现在已成为瓶颈,”他补充道。
Alton Aviation Consultancy 董事 Joshua Ng 表示,从 2025 年起,供应链问题可能会正常化并得到缓解,“随着制造商采取措施缓解这种情况,包括转向近岸外包以及解决劳动力招聘和保留问题”。
尽管如此,他认为围绕供应链和交付瓶颈的持续问题对该地区的 MRO 提供商来说是一线希望。
“[航空公司]正在推迟旧飞机的退役,以缓解新飞机交付短缺的问题。旧飞机的延迟退役将推动近期对 MRO 的需求,因为旧飞机有更高的维护需求,”Ng 告诉 FLIGHTGLOBAL。
“MRO 供应链挑战预计将在生产相关供应链问题之前得到缓解。生产率的恢复可能是最慢的,”他补充道。
MRO 提供商也指出了人力问题,但整个地区的情况好坏参半,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一些市场由于劳动力年轻化,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Ng 表示同意:“航空职业和薪酬前景在该地区仍然受到高度重视,在亚太地区 MRO 队伍中招聘新人才和留住现有人才的问题也较少。”
Ng 表示,“近岸外包”的理念——航空公司将其维修工作移至更近的地方,以降低成本和供应链风险——对该地区的 MRO 来说是一个机会。
再加上东南亚运营商机队规模增长的预测,对于新加坡的 MRO 提供商来说是个好消息。
“新加坡已成为该地区的 MRO 中心,以两家大型本地 MRO 为基础……[并且]许多 OEM 厂商在该国建立了区域 MRO 中心,航空航天制造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Ng 说道。
他指出,尽管短期内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由于空中交通增长的“弹性”,MRO 行业的“长期轨迹”仍然乐观。
2022年04年24日
2022年04年20日
2019年12年07日
2019年12年13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2年11日
2019年10年05日
2019年12年12日
2022年04年12日
2022年05年03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