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 飞行控制系统市场与供应链分析报告(2025)

航空机载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航空产业网 2025-04-17

537 0 0

2025年4月,航空产业网团队发布了《飞行控制系统市场与供应链分析报告(2025)》,报告近4万余字。报告中的数据信息均来自航空产业网专业数据库,欢迎联系采购!


随着航空产业的飞速发展,飞行控制系统作为飞行器的核心系统,其技术进步和市场动态备受关注。本报告全面剖析了飞行控制系统,涵盖其历史发展、技术特点、市场规与竞争格局,为航空产业的专业人士和投资者提供信息和洞见。

内容亮点

技术演进与特点深入剖析:报告系统梳理了飞行控制系统从机械飞控到电传飞控,再到智能与光传飞控的技术演进历程,详细分析了各类系统的特点及优劣势,为行业提供了全面的技术视角。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洞察:报告精确预测了全球及中国飞行控制系统市场的规模增长,并深入分析了竞争格局,揭示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及其核心产品,为投资者和企业战略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

适航标准与技术法规全面梳理:报告全面梳理了飞行控制系统的相关适航标准和技术法规,为企业产品的合规性设计、生产及认证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依据未来发展趋势前瞻:报告前瞻性地探讨了飞行控制系统在人工智能、多传感器融合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为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内容概要

发展历程及技术特点

飞行控制系统从早期的机械飞控系统,经历了液压机械、电传纵、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并有光传操控系统等新技术方向。报告详细介绍了各类飞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应用实例,展示了技术的演进如何提升飞行的安全性、精确性和效率。


市场规模 

据航空产业网测算,2023年全球民用飞机产值约为2026亿美元,全球民用航空机载系统设备市场规模约709.1亿美元(约 5833.3 亿人民币)。其中飞行控制系统的交易额约为156.9亿美元,约占整体机载系统设备市场规模的22.1%。2023-2030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8%,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72亿美元。


据航空产业网测算,2023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达319.7亿美元,2023-2030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6.4%。其中,飞控系统市场规模约为45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130亿美元。


据航空产业网测算,2023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量级,年增长速度超过15%。飞控系统市场规模约为4.49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1亿元。


除民用航空领域外,国防支出的持续稳定增长为无人机的发展构筑了坚实根基,预计在未来数年内,该领域仍将维持强劲的发展动能。


根据航空产业网的测算,当前中国军用无人机市场总体规模已达百亿级别,其中,2023年军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飞控系统)细分市场规模约为35.96亿元,并预测至2030年,该细分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元大关。

竞争格局

放眼全球,无人机领域因现安美四强格局。作为无人机的核心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正成为行业的技术和产业化发展亮点。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以及多方技术源流的积累使得众多企业与科研院所进入无人机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除中航工业下属单位外,航天三院航天九院°、、航天十一院、中国兵器计算所等单位,凭借其各自优势与技术积累,在军民应用领域获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重点企业及简介

航空产业网共整理收录了国内外民机飞行控制系统产业链企业共100余家,这里我们筛选梳理出重点企业34家,如霍尼韦尔、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等企业。这些企业在飞控系统供应、模块与零部件供应和新兴航空器系统供应方面各有所长,展示了供应链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通过对这34家企业的分析看出,从所有制角度来看,境内企业中有约50%的企业是国有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占比30%。从地理分布角度来看,飞控系统产业企业主要分布于陕西(7家)、北京(4家)、甘肃(2家)和广东(2家)等省市。


随着低空经济兴起和无人机广泛应用,飞控系统作为无人机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飞行稳定性、智能化水平及任务执行效能,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航空产业网聚焦中国大型无人机飞控系统领域,整理收录了80余家国内主要相关企业,涵盖专业飞控系统研发制造商及具备集成研发能力的主机制造商,并据此绘制布局图,深入剖析我国在该领域的产业布局,为行业内外决策者提供详实数据与洞察。获取详细分布图,请见报告内容。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的飞行控制系统发展将呈现四大显著趋势,这些趋势共同推动着航空技术的革新与进步:

智能化与自动化趋势:基于深度学习等算法,从飞行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实现飞行姿态、速度与高度的自动调整,提升飞行安全性与效率,减轻飞行员负担,增强无人机自主决策与应急处理能力。

模块化与集成化趋势:将飞控系统划分为独立功能模块,通过高速数据总线集成,实现灵活升级与高效执行,减少通信延迟与数据冗余,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可维护性,适应不同飞行任务需求。

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趋势:采用三余度等硬件冗余设计,集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通过多重校验机制提升系统容错能力,实现故障实时诊断与自主恢复,确保飞行安全。

AI驱动的城市空中交通革命:人工智能深度集成于eVTOL“飞控系统,实现动态航路规划、自主飞行控制及空域智能管理,推动UAM运营效率提升及事故率降低,重塑城市三维交通网络。

申请演示与采购报告

以上分析是航空产业网打造的“经度“系统(“航空产业市场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联系我们进行产品演示。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