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技术与欧航航材合作的航材超市项目在海南自贸港投入使用

政府部门低空经济采购情况分析 获取样刊

海航技术 2025-04-21

134 0 0

近日,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内,海航技术牵头推进与空中客车集团(Airbus)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欧航航材(Satair)合作的航材超市项目(IMS)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个与飞机制造商合作的航材超市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了航材供应链管理模式。

海航技术IMS航材超市项目是通过融合欧航航材的全球库存资源与海航技术的本地化服务能力,项目实现了"零库存占用+即时响应"的创新服务模式——供应商以寄售方式存放航材,使用后按实际消耗结算,有效降低航材投资成本。该模式通过优化采购策略、缩短订货周期,预计将形成覆盖约3000个件号,年交易额约7000万元的航材储备规模。”海航技术采购管理部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境外航材超市的正式投入使用,不仅有效增强了海航技术的行业竞争力,更是响应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实践,依托自贸港政策红利,项目在海口空港保税库实现了"境内关外"的特殊监管模式,使航材进口环节享受免税政策,降低综合保障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项目初期,海航技术面临航材供应链效率低、库存成本高等行业共性问题,对此,海航技术IMS项目小组,专项负责推进航材超市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与敬业精神,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与创新思维,深入调研市场需求、供应链状况及成本控制要点,多次优化项目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合作策略,最终成功搭建"保税仓储+动态调配"的创新运营体系,为项目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双方签署的航材综合管理服务(IMS)长期协议,Satair将为海航航空集团在中国大陆机队提供独家航材备件支持。覆盖范围极为广泛,除涵盖240多架空客飞机维修所需的数千种航材消耗件外,还前瞻性地延伸至后续引入空客系新机型的专利件。通过此航材消耗件综合管理解决方案,为海航技术的航材管理模式带来了质的变革,通过融合Satair的航材管理服务与自身运营体系,海航技术在库存管理和供应链优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截至目前,由欧航航材(Satair)提供的388个寄售航材件号,13.94万件航材已全部入驻海航技术海口空港保税库,已用于保障定检/航线需求581次,用于部件类维修需求41次,合计发料4401件。未来,海航技术将持续深化与空客等制造商的战略合作,进一步优化航材供应链体系,推动航空维修产业向高效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