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航空机载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 2025-09-24

126 0 0

《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如下:

一、目的与依据

为规范民航行业安全文化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筑牢安全根基,办法应运而生。其制定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国家安全生产政策、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9、ICAO Doc 9859)以及《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CCAR398)等政策文件和规章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成立的所有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包括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维修单位、航校、通航企业等,以及民航行政机关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三、安全文化定义与内涵

安全文化是民航行业在长期安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广泛接受的安全观念、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遵章履责、崇严求实为核心价值理念,涵盖忧患、责任、法治、诚信、协同、报告、公正、精益、严管厚爱、求真务实等十大价值体系,旨在提升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推动民航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四、管理职责

民航局负责统一指导和监督全行业安全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各地区管理局负责指导和监督本辖区的安全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民航生产经营单位需建立健全单位统一领导、安全管理部门主导实施、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体从业人员积极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各级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综合安全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五、十大重点建设任务

忧患文化:强化底线思维,提高风险意识,防范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责任文化: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科学明责、认真履责、严肃问责,建立安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

法治文化: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强化对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尊崇,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程序、标准和手册体系。

诚信文化:严格落实信用管理制度,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深入开展安全诚信教育,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协同文化:科学统筹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激发全员参与积极性,形成主动协作、责任共担、风险共治的文化氛围。

报告文化:认真落实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处理机制,健全安全信息强制报告、自愿报告、信息共享、安全举报等制度及奖励办法,鼓励从业人员及时报告安全风险隐患。

公正文化:建立清晰明确的行为规范和操作程序,科学奖惩,保护安全信息主动报告的积极性,落实自愿、保密和非处罚原则。

精益文化: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鼓励改进工作程序、操作流程和工艺设备,持续提升人员技术水平和设施设备适航性。

严管厚爱文化:坚持"严是爱、松是害",从严管理责任落实、规章执行、生产组织、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员工关心关爱,健全心理服务机制。

求真务实文化: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用发展的安全理论指导实践,持续推进基层、基础和基本功建设。

六、建设方法

宣传教育: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教育和培训,把安全文化融入民航安全主题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纳入民航文化价值体系总体规划,充分利用传统和新兴媒体拓展宣教渠道。

示范引领: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者带头学习、率先垂范,把安全文化建设成效作为安全先进班组和个人评选条件,讲好典型单位、模范班组和先进个人的安全文化故事,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实践养成:积极引导安全管理和生产人员将安全文化融入思想涵养、专业素养、实践培养、文化滋养和自我修养,把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作为重要平台,推动安全文化进班组、进中队、进院校,贯穿依法监管、依规运行、按章操作全过程。

制度规范:统筹安全文化建设与国家民用航空安全方案(SSP)、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关系,将安全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一并建设,注重把安全文化主要价值理念融入制度体系,建立安全文化评估机制,持续开展基础性理论研究。

政策支撑:坚持以安全发展理念指引中长期规划和重大政策制定,统筹整体安全与局部安全,构建具有本单位本领域特征的安全文化体系,将安全文化深度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建立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

七、评估机制

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应开展安全文化评估,坚持客观性、专业性和保密性原则,参考《民航安全文化评估机制指南(试行)》,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文化评估机制并组织实施。评估机制应包含评估责任、评估要素、评估实施和评估结果利用等内容,明确评估目标、维度、对象、指标、方法以及结果反馈,准确评估阶段性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取得成效、创新做法以及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和改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关方案。如评估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纳入双重预防机制进行整治。

八、组织保障

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应把安全文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促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支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建设效能。民航局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行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引领和指导,并根据有关规章规定将安全文化建设等纳入日常监管。注重发挥安全、宣传、教育、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合力,齐抓共管、统筹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领域中的基层党组织和一线党员,应在安全文化培育和践行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九、施行时间

本办法自2026年X月X日起施行,具体日期尚未确定,由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负责解释。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pdf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