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类别
全部 两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 民用飞机 公务机 通航飞机 直升机 航空运营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 eVTOL 无人机 机载设备与系统 航空维修 航空航天标准件与零部件 分销商 设备与工具 其他
全部 火箭 其他航天器 卫星
事件类别
全部 经营与战略 投融资 合作 技术研发 订单、交付与采购 认证与资质 产业活动 市场分析 产品进展 项目建设 政策法规 应用场景
企业性质
全部 上市公司 合资企业 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事业单位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5星
来源: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5-04-28

4月2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天链二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为长三甲系列火箭今年第7次发射,型号团队持续推动元器件和原材料自主可控,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天链二号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中继卫星,长三甲系列火箭承担了我国所有中继卫星的发射任务,成功率100%,助力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具备全球覆盖能力的中继卫星系统国家。此外,长三甲系列火箭率先使用天链卫星进行遥测数据传输,为多型运载火箭提供测控支持。任务期间,团队深入学习贯彻相关精神,强化政治引领与责任担当,确保任务圆满成功。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在海南举行“航天人才与创新成果双向驱动发展大会”,正式启动“海南自贸港卫星星座”建设。该星座一期由“海哨”卫星组网实现,“海哨”一号已成功发射并运行,二号和三号分别计划于今年7月和明年6月发射。项目聚焦高分辨率、低倾角、全极化雷达卫星领域,计划3年内完成建设。大会上,海南省航天创新中心与多所高校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发布“陆海空”七大专项成果,并公布人才需求清单。本地高校积极参与,推动航天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海南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加速构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生态,促进文昌国际航天城的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时空道宇与摩洛哥Soremar Group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吉利星座北非应用落地
来源: 时空道宇 相关: 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25

时空道宇与摩洛哥Soremar Group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推动吉利星座卫星通信服务在摩洛哥及北非地区的商业化应用。Soremar作为当地卫星通信和海事航运领域的领军企业,将凭借其市场优势助力吉利星座的测试、拓展及场景化应用。双方合作将加速吉利星座在北非的战略部署,促进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并推动卫星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创新。


东方空间展示“引力”系列运载火箭及“鸿力”空天信息装备,强调商业航天安全与创新并重
来源: 东方空间ORIENSPACE 相关: 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25

2025年中国航天大会期间,东方空间展示了“引力”系列等核心产品,并由联席CEO布向伟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报告,强调商业航天需遵循航天规律、守正创新,以安全为发展底线。报告总结了技术研发、过程管控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指出可靠性和本质安全的重要性。引力一号运载火箭通过大量试验验证设计方案,近地轨道运力达6.5吨,已实现常态化发射;引力二号液体可回收火箭计划2025年底首飞,具备高性价比和中高轨发射能力。“鸿力”空天信息装备也参展,具备低时延、远距离传输等优势,广泛服务于各类无人装备。东方空间呼吁完善商业航天安全监管体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航天伺服护航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来源: 航天伺服 发布时间: 2025-04-24

2023年4月24日17时17分,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任务中,配套的伺服机构性能优越,工作稳定,确保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是我国2025年度首次载人任务的一部分。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25-04-24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完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


2025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发起成立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旨在解决商业航天领域资源分散、标准缺失及协同效能不足等问题,推动行业自律与高质量发展。该联合体将在国家航天局指导下,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创新、产业促进”等原则,聚焦政策宣贯、标准制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领域工作,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助力航天强国建设。多家涵盖政产学研用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倡议并签署倡议书。


铂力特助力天回航天“巧龙一号”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制造
来源: 金属3D打印专家铂力特 相关: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天回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24

陕西天回航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85吨级火箭发动机“巧龙一号”(QL-1)完成50秒试车,运行高效稳定。该成果得益于铂力特提供的关键技术支持,包括通过3D打印技术深度定制的20余项核心零部件,如涡轮泵、推力室和阀门等。3D打印技术实现复杂流道结构的一体化成形,优化推进剂流动路径,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能耗。相比传统工艺,3D打印显著降低成本和制造周期,例如两级轮盘成本从20万元降至5万元,制造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45天。此次合作推动了3D打印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为航天制造工艺革新提供了新范例。


Firefly Aerospace开发CMC火箭发动机喷嘴延伸件
来源: CompositesWorld 发布时间: 2025-04-23

萤火虫航空航天公司获得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合同,开发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喷嘴延长件。与传统金属基材料相比,CMC材料可显著降低重量(减轻50%以上)、降低成本,并缩短交付周期,同时提升火箭性能和有效载荷能力。Firefly计划利用其碳纤维复合材料 expertise,快速设计、制造和测试新型喷嘴延长件,支持未来太空应用及国家安全需求。此外,该技术将应用于Firefly的Alpha火箭和中型运载火箭的二级发动机Lightning和Vira。


航天科技七院7111厂热表车间“热”力全开攻坚第一季度生产任务侧记
来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23

2025年第一季度,航天科技集团七院7111厂热处理车间面对生产任务激增的情况,通过“加减法”策略实现提质增效。做加法方面,团队加强设备维护、优化参数,并开展全方位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关键设备24小时运行,大幅提升产能。做减法方面,通过改良工艺、优化工装,减少后处理工序,降低能耗与成本,提高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此外,车间强化产前质量把控、梳理产后质量标准,全面梳理工装状态并保障物料辅料供应,确保生产高效推进。一季度完成1000余项任务,共计4万余件产品,为全年目标达成奠定基础。


航天科技五院面向国内商业航天市场发布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
来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2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发布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面向国内商业航天市场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该平台包含线上商城和线下超市“东方红天选超市”,展示多类型卫星及部件产品,如柔性太阳翼和激光终端等,支持在线交易与实物展示。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两款产品:轻量化且扩展性强的柔性太阳翼和用于星间链路的激光终端,均已实现量产。五院杭州中心成为商业航天产品的集中供应平台,年产能包括1000台激光终端和300套柔性太阳翼。此外,五院通过“3+1”卓越产品计划,加快构建商业航天发展体系,推动卫星年产能力达200颗以上,助力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点对点”开发的盲区:为什么全局市场视野是航空航天企业增长的导航仪?
来源: 航空产业网 相关: 捷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23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竞争加剧和技术迭代加速,传统的“点对点”客户开发模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如机会遗漏、资源浪费和战略失焦。企业需要从局部视角转向全局视野,以应对行业结构性变化。全局市场视野能够帮助企业发现蓝海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预判技术趋势和供应链风险,同时动态调整竞争策略。捷一科技推出的“经度”系统,提供产业链图谱、市场分析数据和客户画像功能,助力企业从“机会驱动”转向“战略驱动”,通过数据决策实现长期价值培育与增长。


星移联信完成数亿元融资
来源: 梅花创投 相关: 深圳星移联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22

星移联信是一家专注于卫星通信载荷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商业航天公司,近日完成Pre-A+轮和A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卫星通信载荷研发制造及低轨卫星组网等核心业务。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已累计完成五轮融资,并开启新一轮融资计划。星移联信聚焦卫星互联网领域,提供通信卫星载荷系统设计与相关产品研发服务,具备星地融合通信网络研发能力,参与中国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及行业标准制定。随着3GPP第17版标准发布,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成为趋势,“天地一体化”成为5G到6G时代的关键特征。星移联信选择以卫星通信载荷为主营产品,特别是综合数字处理载荷,作为低轨组网卫星的核心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类专项项目“火箭低温推进剂快速传输与自主加注控制基础研究”启动
来源: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相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4-22

该项目由火箭院一部牵头,联合浙江大学等5家单位,聚焦火箭低温推进剂快速传输与自主加注控制的基础研究。项目旨在攻克液氢等低温推进剂加注的核心技术难题,提升火箭发射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推动航天运载技术发展。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类专项之一,项目突破传统控制理论,提出全寿命周期可靠运行的新范式,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支撑。同时,研究成果将拓展至氢能源产业应用,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项目负责人宋征宇表示,自主加注技术可显著降低发射成本并提升响应速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韩国成功发射第四颗军事侦察SAR卫星,增强全天候侦察能力
来源: koreaaero 发布时间: 2025-04-22

韩国航空宇宙工业公司(KAI)研制的第四颗军事侦察卫星于4月22日成功发射,使用SpaceX“猎鹰9号”火箭。该卫星属于425项目,配备高性能合成孔径雷达(SAR),可实现全天候、全天时成像,增强军事侦察能力。425项目包括SAR卫星和电光/红外(EO/IR)卫星,旨在快速收集重点区域观测数据,在杀伤链中发挥关键作用。KAI通过与国防发展局合作,参与超小型SAR验证卫星开发,并计划构建24小时严密监视体制。此外,KAI设立4吨级热真空室,提升卫星测试能力,未来将扩展至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和航天服务领域。


全球太空服务市场预计2033年达679亿美元,卫星服务主导市场且地球观测卫星增长最快
来源: PR Newswire 发布时间: 2025-04-22

2023年全球太空服务市场规模为302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6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8%。增长驱动力包括高速卫星互联网需求、商业航天计划及深空技术进步,但高成本与监管挑战可能限制市场扩张。细分领域中,卫星服务占据2023年最大市场份额,而太空探索服务预计在预测期内实现最高增长率(7.8%)。通信卫星因军事通信和5G扩展需求主导市场,地球观测卫星则因应用广泛预计增长最快(10.3%)。小型有效载荷和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分别在各自类别中占据最大份额,并预计保持主导地位。卫星通信服务目前市场份额最高,太空旅游和商业航天领域预计增长最快(11.6%)。北美地区目前市场份额最大,亚太地区增长潜力显著(9.8%)。


航天科技四院7414厂低成本钢中等直径超长圆筒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21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4厂成功攻克低成本钢中等直径超长圆筒的旋压成形技术,产品表观质量良好,尺寸精度和探伤结果均符合要求。此次突破标志着低成本钢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应用取得关键进展,为后续全尺寸壳体验证奠定基础。同时,超长圆筒的应用可减少旋压圆筒数量,提升选配效率,缩短组焊流程,提高产品加工效率。7414厂在低成本钢研制及应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NASA的SPHEREx团队将敲响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钟声
来源: PR Newswire 发布时间: 2025-04-21

2025年4月22日,NASA SPHEREx任务团队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收盘钟。SPHEREx望远镜于3月11日从加州范登堡太空基地发射升空,旨在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计划收集超过4.5亿个星系及1亿颗恒星的数据,并寻找银河系中生命的关键成分。目前,望远镜系统运行正常,团队正准备绘制全天图。此次任务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管理,英国宇航系统公司参与建造了望远镜的主要结构。


SpaceX执行NASA第32次商业补给任务,猎鹰9号发射Dragon飞船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及科学实验装置
来源: PR Newswire 发布时间: 2025-04-21

2025年4月21日,SpaceX执行NASA第32次商业补给服务任务,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将Dragon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飞船携带约6,700磅货物,包括食物、设备及多项科学实验装置,如自由漂浮机器人、增强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和两台原子钟。这些实验涵盖生物技术、物理科学及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支持第73次远征任务,并为“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月球和火星探索奠定基础。Dragon飞船计划于4月22日自动对接和谐号舱,并于五月返回地球,溅落于加利福尼亚海岸,带回研究样品和货物。


长六改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七号卫星01星~06星
来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相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20

4月1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七号卫星01星~06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长六改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是我国首型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5吨。试验二十七号卫星由五院研制,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此次任务首次采用壁挂式布局,并通过全新中心承力筒及金属支承舱解决对接难题。长六改火箭计划2025年进入高密度发射阶段,采用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理念以适应不同载荷需求。本次发射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70次发射。


关于星际卫星公司首批“100颗公益立方体卫星”采购及供应商项目招标公告
来源: 星际卫星 发布时间: 2025-04-19

项目“100颗公益立方体卫星”旨在两年内研制并发射100颗低成本立方星,应用于新技术验证、农业遥感、生态监测等领域。卫星计划由赤兔1号运载火箭首飞时搭载至近地300-500公里轨道,并邀请中国商业火箭公司参与承运。项目预算为3000万元人民币(含税),合同签订后15日内需交付货物或服务。招标文件可通过发送公司信息至指定邮箱获取,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23日9点30分,开标时间为当日12点30分。申请人需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商业航天产业事件月度统计与分析(2025年4月版)
来源: 航空产业网 相关: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18

《商业航天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2025年4月版发布,涵盖国内外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及应用等细分领域,汇总400余起高价值产业链事件。国内重点包括北京某公司日产1颗卫星、年产能300颗卫星的商用航天装备基地建设,以及不锈钢薄壁共底贮箱技术突破;国际方面,美国推进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设施建设和NASA阿尔忒弥斯2号月球火箭集成。报告分析采购与供应、技术研发、产品进展等动态,展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趋势,并配套其他航空航天领域月报,提供全面信息支持。


航天科技八院控制所完成年度商业航天首批电动伺服产品交付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控制所顺利完成力箭一号遥8、遥9箭电动伺服产品的交付评审,完成本年度商业航天首批产品交付。控制所承担了一、二级30千瓦大功率电动伺服系统的研制任务,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包括高压大电流伺服驱动、大推力精密传动等,并通过恶劣环境工况考核验证。后续,控制所将为中科宇航、深蓝航天、星际荣耀等公司交付数十套电动伺服产品,持续推动商业航天电动伺服技术发展。


“铁饭碗”也可能生锈:航空航天企业如何摆脱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
来源: 航空产业网 相关: 捷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17

航空航天企业过度依赖单一客户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包括抗风险能力脆弱化、议价权与利润空间受挤压、技术创新受限于定制化陷阱以及外部政策市场变动的放大效应。捷一科技提出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通过多维客户群体画像、细分市场成长性评估和需求痛点解析,帮助企业构建技术柔性度与市场预判力,实现客户多元化和价值链重构。其核心服务价值在于利用专业数据平台和专家团队,助力企业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布局,提升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韧性。


力箭二号全箭管路振动试验取得成功,将于4月底转入全箭总装阶段
来源: 中科宇航 相关: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16

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近期完成全箭管路振动试验,验证了五大关键管路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飞行任务奠定基础。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力箭二号采用CBC构型,芯级直径3.35米,总长52米,起飞重量625吨,推力766吨,SSO运载能力8吨,LEO运载能力12吨。该火箭通过“三化”设计实现大运力、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支持多轨道发射需求。目前,力箭二号已进入工程研制后期,计划于4月底转入总装阶段,并于今年9月首飞,执行空间站轻舟货运飞船初样试飞船发射任务,未来将成为空间站低成本货运和大规模星座组网的主力火箭。

登录 后查看更多数据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