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简介、直属单位与主营业务
2022年04年24日
航空产业网 2025-02-28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供应商
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工业租赁”)是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成立的国内首批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之一。1993年在上海浦东新区注册成立,目前经营地在上海,并在北京、成都、爱尔兰等地设立业务网点和办事处,现有客户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超过400家。航空工业租赁隶属于十大军工央企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方中航工业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资本市场首家直接上市的金融控股上市公司。作为具有航空工业背景的专业租赁公司,航空工业租赁自2007年重组以来,背靠强大的产业集团,以"成为国内标杆,国际一流租赁产业公司"为战略愿景,以"为民机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为非航空民品提供技术改造和产品促销的融资服务、开拓市场化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已任,努力发挥融资租赁优势,积极探索产融结合发展路径,逐步成长为融资租赁行业排名领先的优秀企业,在业内具有良好的信誉口碑,行业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国内融资租赁行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隶属于中航产融板块,由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绝对控股。公司注册地及经营地在上海,在北京设立业务分部,在成都设立业务办事处。作为具有航空工业背景的专业租赁公司,航空工业租赁背靠强大的产业集团,担负着发挥融资租赁优势、探索航空产业产融结合的重要使命。在中航产融的正确领导下,在董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落实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思路,持续推进“调整业务结构、创新业务模式”的经营战略,进一步加快业务转型,通过扩大营销网络、拓展业务领域等措施,积极发现培育业务增长点,保持规模效益平稳、较快增长,各项业绩指标不断刷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坚持扶贫帮困。公司在加快自身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扶贫、助学等公益事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凸显服务社会、勇担责任的央企形象,重点推进了帮困扶贫、慈善办学等项目,向陕西丹凤、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民间公益组织、对口帮扶村镇捐助等多个项目的施行。截至目前,公司已连续4年在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工作中顺利通过考评,获得“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达标企业”称号。根据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航空工业租赁每年捐赠款额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自2007年重组以来,航空工业租赁以“依托航空,面向产融,成为国内领先的租赁公司”为战略愿景,以“为民机产业提供金融支持和增值服务、为非航空民品提供技术改造和产品促销的融资服务、开拓市场化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已任。作为中航工业产融结合的重要载体、中航产融金融版图的组成部分,航空工业租赁既肩负着搭建高效融资租赁平台,促进航空产业发展的使命,同时也承担着自身做大做强,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任,已经成长为国内融资租赁行业的领军企业。从传统基础行业到战略新兴产业,从民营企业到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现有客户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超过500家,尤其在飞机、船舶、设备、重大投融资等领域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开拓,在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均开展了业务,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能力,努力打造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航空与非航空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的“双赢式”发展模式。重组十年来,航空工业租赁始终坚持融资租赁业务方向,努力开拓业务市场,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在业内具有良好的信誉口碑,先后获得“中国最佳金融创新奖”、“中国融资租赁年度公司”、上海市“五星级诚信”创建企业、地方纳税突出贡献奖和社会责任达标企业等多项荣誉,2016年当选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国融资租赁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单位,行业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已成为国内融资租赁行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通过“内培外引”的模式,不断完善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业务开展提供人力支撑。近几年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形成了以硕士为主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为促进公司业绩提升,持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绩效考核目标。教育培训方面,公司每年定期组织包括新员工培训、风险防控、资产管理及处置、法律与税务等一系列课程,同时每年选送数名员工分别赴国外进修。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碳纤维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证券代码:300699),成立于1992年,隶属于威海光威集团,是致力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以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为支撑,形成了从原丝开始的碳纤维、织物、树脂、高性能预浸材料、复合材料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是目前国内碳纤维行业生产品种最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龙头企业之一。 光威复材主要产品包括GQ3522/GQ4522/QZ5526/QM4035等系列化的碳纤维及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等产品,并具备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及生产线建设能力。 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分为国防军工和民用两大板块。其中国防军工板块包括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兵器装备等领域;民用板块包括风电叶片、轨道交通、核电装备、船舶制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高端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 光威复材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思路,聘请国内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并与国内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 光威复材主持制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碳纤维预浸料》两项国家标准,先后获得专利142项。拥有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 光威复材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80余项高科技研发项目。 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国家实验室(CNAS)认可、ISO/TS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相关产品还通过了德国和中国船级社认证。 同时作为从事军品科研生产的企业,光威复材还取得了四项军品业务相关资质。 公司发展和整体布局实行“521”发展战略,即:坚持五大产业、两个平台和一个园区的发展战略。 五大产业是生产主体,即以碳纤维和织物为主体的拓展纤维板块,以预浸料类为主体的通用新材料板块,以风电和电缆等为主体的能源新材料板块,以航空航天四随和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复合材料板块,以精密机械和航空航天武器舱体为主体的光威精密机械板块; 两个平台是研发平台,即以碳纤维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为主体的碳纤维研发平台和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为主体的复合材料研发平台; 一个园区是孵化园区,即依托碳纤维产业园设立碳纤维产业孵化园区,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领域的尖端技术、产品和人才进行开发、孵化和吸收。
2022年04年24日
2022年04年20日
2019年12年07日
2019年12年13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2年11日
2019年10年05日
2019年12年12日
2022年04年12日
2022年05年03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