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低空经济敕勒川思客会在呼和浩特开幕"北疆航谷"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无人机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内蒙古低空经济 2025-08-09

273 0 0

8月8日上午,由新华网、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等机构联合主办的首届低空经济敕勒川思客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启幕。会议聚焦低空经济前沿发展,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共商产业机遇与路径,为内蒙古及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亚捷航空集团作为内蒙古低空经济核心企业,其与合资成立的内蒙古低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2025年1月揭牌)正加速布局全区eVTOL网络,并与上海沃兰特航空签署118架VE25型eVTOL采购协议,推动城市通勤、医疗救援、空中娱乐等场景落地。

开幕式上,与会嘉宾通过无人机空域感知与反制应用展示亲身体验低空安全技术。新华网副总裁杨庆兵、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副总经理焦毅及内大、内工大校领导致辞时一致强调,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转型意义重大,内蒙古以其广阔空域资源与应用场景,发展潜力显著。呼和浩特市工信局局长李敏娜详细介绍了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规划布局与政策蓝图

主旨演讲环节亮点纷呈:

  • 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作《立足实际与实效发展低空经济》报告,深入剖析当前发展形势,他指出:

    低空经济需“冷思考、热行动”,避免盲目跟风。产业发展虽前景广阔,但地方需立足实际效能,选择与区域场景深度契合的领域,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四面出击”。提出“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基础整合: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条件,无需“另起炉灶”;渐进策略:从急迫需求入手,“先急后缓、花小钱办大事”,优先落地能快速反哺经济的场景;长期布局:需“从长计议、久久为功”,通过技术及体制创新打造定制化服务,形成独特优势。明确“安全决定一切”,要求以高度安全为底线构建监管体系。通过“全、细、准”的法规厘清责任主体,避免多部门管理漏洞;推动安全与发展协同互促,筑牢基础设施与制度根基。
  • 例:场景适配:阿拉善盟利用27万平方公里开阔空域,联合亚捷航空打造无人机驼奶运输、低空旅游试点,实现“小成本撬动特色经济”;

安全协同:亚捷联合森林消防部门开展直升机吊桶灭火、物资空投演练,填补戈壁地区应急救援空白。

  • 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阐述《低空飞行器集群导航与感知及其应用》

  • 中移(成都)公司副总经理苏郁从通信视角解读5G-A/6G对低空经济的支撑作用,他表示,低空智联和低空监管是中国移动未来发展低空经济的主要赛道,其中中国移动的5G网联是解决无人机的数据链主要途径,5G探测感知可在未来实现对各厂家、不同类型无人机的监控、监管,最终实现看得见、连的上、找得着、管得住、罚的了的“最终监管能力目标”

“思客对话”圆桌论坛中,多位院士及专家围绕低空空域管理、产业生态协同、内蒙古特色发展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促成多项重要合作,内蒙古低空经济公司在会上同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低空经济未来发展事宜。

压轴环节,覆盖研发-基建-应用-政策全链条的“北疆航谷”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将重点开展三大协同:

1.技术攻坚:依托量子加密通信、通感一体基站、长航时无人机(如TS300运输机)等突破关键技术;

2.基建共建:升级万座铁塔为“无人机驿站”,构建“路网+空网”立体交通;

3.场景共创:聚焦跨境物流、生态监测、城市管理、低空文旅四大示范方向(部分场景已实现效率提升50%、成本降低20%)。

当日下午,嘉宾考察呼和浩特市规划馆、航天经济开发区及中移智算中心,深入了解城市低空规划布局与算力基础设施应用

本次会议通过思想碰撞、成果发布与产业联盟构建,为内蒙古抢占低空经济战略机遇奠定坚实基础,标志着区域协同发展迈出关键一步。亚捷航空的eVTOL规模化应用、空地协同救援网及跨境物流创新,正成为北疆低空经济的三大标杆范式,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内蒙古方案”。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