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供应商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月度统计与分析 获取样刊

航空产业网 2025-02-28

184 0 0

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供应商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卫星创新院”)是我国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单位之一,主要从事小卫星、微、纳、皮卫星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实验。作为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主力军、应用卫星领域的方面军,已成功发射包括北斗三号组网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中法天文卫星等167颗卫星。卫星创新院致力于成为我国先进卫星科学技术的创新引擎、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政学研产用紧密结合的桥梁纽带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为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基本情况  卫星创新院实行“一院两区”运行模式,即一院(卫星创新院)、两区(临港园区总部、张江园区),现有科研和管理人员1000余人,科研生产面积15.2万平方米。 临港园区12.5万平方米,包括7个卫星总装大厅和一个卫星智能工厂,拥有完善的力、热、噪声、微波暗室等环境试验条件,能够同时承担50颗以上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每年承担300颗微小卫星的研制能力;张江园区2.7万平方米,包括质量特性试验区、力学试验区、空间环境试验区和卫星总装厂房,能够同时承担1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 学科方向  卫星创新院学科方向主要涵盖卫星系统与工程、卫星科学与技术,重点开展通信、遥感、导航、科学、微纳等五个领域航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卫星创新院现有卫星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新一代卫星高性能、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重大需求,发展卫星数字化技术,重塑卫星研发模式,建成平台先进、人才聚集的原始创新高地。 面向通信领域,设立通信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通信卫星总体设计研究,突破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飞行器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升“复杂卫星系统”设计能力;面向导航领域,设立导航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导航卫星总体设计研究,突破高可靠长寿命自主可控卫星总体和平台关键技术,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面向遥感领域,设立遥感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对地遥感与探测研究,发展低成本、网络化遥感探测星座,提升空间探测、军事气象和海洋环境“遥感探测”等能力;面向科学领域,设立科学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突破超净超稳超精卫星平台、载荷平台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升“高精尖卫星系统”设计能力;面向微纳领域,设立微纳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型谱化、智能化、批产化微纳卫星研究,突破微纳平台模块化组装等关键技术,提升“高功能低成本卫星系统”设计能力。 以航天卫星工程核心技术攻关、航天产品研制为导向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聚焦卫星姿态控制、结构机构等产品的研发和产品化工作设立产品研发中心;为提升重大任务论证能力设立战略与论证中心;以卫星智能化、精益化、批量化总装、集成、环境试验为导向设立AIT中心;集软件测试评估鉴定、测试技术研究、国家标准规范制定、软件工程化咨询指导为一体设立软件评测中心;为加强航天元器件管控,探索航天成本新体系设立可靠性中心;面向仿真、运控、信息化运维等关键领域设立仿真与运控中心。

江苏屹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制全系列型谱化面向微小卫星的星载测控通信产品及地面测控系统。该系列产品可满足各类商业卫星小卫星测控通信需求,并适应商业航天产品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迫切要求。 以我公司已经批产的USB应答机(测控产品之一)为例,与已经发射在轨的小卫星USB应答机相比,功能及性能指标全面到达甚至超过研制要求,体积及重量减小约70%~80%,功耗降低60%~75%,制造成本是传统产品的20%。 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受益于特有的设计方案及全新工艺及制造技术。基于工业级元器件设计,增加专用的软件和硬件宇航保护措施,保证航天高可靠性及低成本;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微组装射频工艺、单片集成电路、模数混合电路一体化设计等技术显著降低设备的功耗及体积。 屹信航天目前已完成前期技术积累和验证,所涉及核心技术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前期产品均已实现在轨验证,其理论创新及技术突破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当前商业航天蓬勃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相关产品高度匹配商业应用,其技术水平及产品指标超过行业客户的预期,随着市场的逐步推广,以国内外卫星市场发展空间计算,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形成几十亿元的市场规模。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