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空经济运营与管理”专项项目申请指南的通告

航空航天全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5-09-16

552 0 0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空经济运营与管理”专项项目申请指南已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发布,请依托单位和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在“项目管理-项目指南”模块查看。

专项申请策略:

关于 2025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低空经济运营与管理” 专项项目的申请指南,目前尚未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具体文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的常规管理机制、近期政策动向及低空经济领域的研究趋势,可从以下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与前瞻指引:

一、专项定位与资助方向

1.战略背景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已被纳入国家 “十四五” 规划及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培育方向。2025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可能聚焦低空经济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尤其关注以下领域:

空管系统与安全管控:如低空飞行冲突预测、智能避撞算法、空域动态划分模型等。

运营模式创新:包括无人机物流网络优化、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商业化运营、低空数据交易机制等。

跨域协同机制:涉及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多主体(政府 - 企业 - 公众)治理框架、低空经济与智慧城市融合路径等。

2.学科交叉特征

专项可能强调跨学科研究,鼓励融合航空航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公共管理、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

例如: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低空交通流预测模型;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效应。

二、申请条件与流程要点

1.申请人

应具备相关领域研究基础,例如主持过无人机系统、空域管理、交通优化等方向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

团队应包含多学科背景成员,如航空管制专家、数据科学家、政策研究者等。

2.项目类型与资助强度

重点项目:资助强度预计在 200 万元,研究周期 4 年,需解决低空经济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如空域资源配置理论创新)。

方向参考:低空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低空空域规划与航路设计;低空运营多元数据协同;典型场景的空地资源协同调度;低空航行风险感知与控制;低空经济商业模式与政策设计。

探索前沿方向(如低空经济伦理与法律问题)。

3.申请材料与时间节点

材料要求:需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书(含技术路线、创新点、预期成果)、团队成员资质证明、合作单位协议(如有)等。

时间预估:参考 2025 年常规项目申请安排,专项可能于2025 年 3 月集中接收申请,或在下半年单独发布指南(如 2025 年 9-10 月)。建议申请人持续关注 NSFC 官网 “项目指南” 栏目及相关学部(如信息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公告。

三、关键研究方向与案例参考

1.空管系统智能化

研究内容:基于 5G-A/6G 的低空通信网络架构设计、动态空域管理系统研发。

政策衔接:可对接《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 年)》中关于 “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 的建设需求。

2.低空经济风险治理

研究内容:无人机事故风险评估模型、低空经济保险产品设计、应急响应机制优化。

区域实践:参考合肥市对载人 eVTOL 航线安全监管的试点经验,构建 “技术 - 政策 - 社会” 协同治理框架。

3.产业生态构建

研究内容: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绘制、核心技术(如电池、导航)国产化路径、国际标准话语权争夺策略。

数据支撑:可引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中的市场规模预测(2025 年达 1.5 万亿元)作为研究背景。

四、申报策略与资源获取

1.信息跟踪渠道

NSFC 官网:定期访问NSFC 专项项目页面,关注 “管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的最新指南。

地方政策动态:参考广州、深圳、合肥、杭州等地发布的低空经济扶持政策,提炼具有普适性的科学问题。

学术平台:加入 “双清论坛” 等高端学术会议,与领域内院士、专家建立联系,获取前沿研究方向建议。

2.材料准备要点

研究基础:突出团队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前期成果,如已发表的 SCI 论文、专利、校企合作项目等。

应用导向:结合地方试点(如广州花都区、合肥高新区)提出 “理论 - 技术 - 场景” 联动的研究方案。

预算编制:对于实行预算制的项目,需详细说明设备购置、测试验证、数据采集等费用的合理性。

3.合作网络构建

跨学科合作:联合航空院校(如中国民航大学)、全产业链企业(如天途航空)、空管部门(如民航局空管局)组建研究团队。

国际协作:可参考各省 “低空经济重大科技专项” 对国际合作的鼓励政策,探索与欧美高校在低空交通管理领域的联合研究。

五、注意事项与风险提示

1.政策时效性

低空经济相关法规(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及空域开放试点政策可能动态调整,需在研究计划中预留政策适应性分析模块。

2.伦理与安全审查

涉及载人飞行、隐私数据采集等研究内容时,需提前通过依托单位的科技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在申请书中附相关证明。

3.竞争态势预判

鉴于低空经济的热度,预计 2025 年专项申请竞争将较为激烈。建议申请人聚焦细分领域空白(如低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乘数效应测算),避免与常规项目重复。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