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0-15°角无支撑金属3D打印,中科祥龙树立行业新标杆

两机叶片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宁波中科祥龙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5-08-26

172 0 0

过去几年,很多金属3D打印设备厂商都推出了“无支撑金属3D打印”技术,说是无支撑,实际上用少支撑来形容更贴切。因为一般在小于15°的角度下,依然需要打印支撑结构。

突破0-15°无支撑打印,打破行业壁垒

2025年8月26日,中科祥龙在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金属3D打印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其推出的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无支撑3D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将无支撑打印极限降至15°以下,可以实现0°-15°的无支撑打印,相当于完全无支撑打印,树立行业技术新标杆。

在(LPBF)工艺中,支撑结构是制约技术升级的关键瓶颈——虽保障打印稳定性,却伴随材料损耗增加、生产周期延长及后处理成本攀升等问题。中科祥龙在不含无支撑打印技术的某型号金属3D打印设备上,通过工艺体系深度重构与激光能量精准调控,突破传统技术限制,实现低角度乃至15°以下工况的无支撑打印,既保留零件表面质量与整体力学性能(等效于传统有支撑工艺),又构建了“降本-提效-提质”的协同优化体系。

也就是意味着,中科祥龙这套无支撑3D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也能够适配其他各种类型的金属3D打印机。别小看“15°”这个数字,它背后是实打实的技术跃升。

据悉,这项技术有望在多领域展现技术适配性与应用价值:

  • 在航空航天领域,可实现叶轮、涡轮等复杂构件的一体化成型,通过减少内部支撑拓展设计自由度,助力飞行器减重增效。
  • 在汽车制造领域,依托轻量化结构打印能力,降低零部件材料消耗,同步提升生产节拍与燃油经济性;
  • 在医疗器械领域,凭借高精度与优质表面质量,保障产品尺寸稳定性与安全性;
  • 在消费品领域,则通过设计自由度满足个性化需求,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从生命周期评估视角,对比传统增材制造方法,中科祥龙的无支撑金属3D打印技术优势显著。减少或消除支撑结构,大幅降低粉末消耗量,减少材料浪费;缩短打印时间与减少后处理步骤,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过程的能源效率。

此外,优化的几何形状有助于零件更好地散热并减少应力集中,从而延长零件使用寿命,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提升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价值。

中科祥龙的这一技术,通过突破工艺极限、保障零件质量、拓展应用边界及提升综合效益,推动(LPBF)技术从“可行”向“高效”“经济”“可持续”升级,为增材制造行业规模化应用提供核心支撑。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