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简介、直属单位与主营业务
2022年04年24日
航空产业网 2025-08-21
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核心驱动力离不开顶层政策的重视与多级协同。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框架,并通过建立规范与标准,塑造了高效、合法的市场环境。
本分析剖析了2025年7月中国低空经济领域的政策动向与区域实践。旨在帮助您快速掌握当前低空经济的政策脉络与产业热点,为洞察市场机遇、优化战略布局提供清晰、有价值的参考。
您是否正面临低空经济政策的复杂性,难以把握其中的关键机遇?欢迎联系我们,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定制咨询报告!帮助您快速掌握当前低空经济的政策脉络与产业热点,为洞察市场机遇、优化战略布局提供清晰、有价值的参考。
经度系统“航空航天政策库”样例:
政策统计:低空经济进入多级协同的实质落地阶段
2025年7月发布的低空经济政策呈现出多级协同、分类并进的特征。政策发布主体覆盖省、市、区县三级,构成自上而下、层层细化的传导体系。省级层面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等牵头,多以三年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定调,明确全省的宏观目标与路径。
市级与区县层面的政策更聚焦具体落实。广州市、沈阳市、安阳市、苏州市及济南市市中区、广州黄埔区、珠海万山等相继出台文件,类型涵盖产业发展规划(如《湖南省应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消费促进(如《河南省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营商环境优化(如《广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以及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领域。政策议题从技术、产业、消费、监管、营商环境多维度统筹,显示低空经济已由概念导入走向以地方为主导的实质落地与跨领域协同的新阶段。
以下为2025年7月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概览,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政策分布与核心内容:
区域热度: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是低空经济的主流路径
从地理分布上看,2025年7月低空政策的发布较为分散,其中山东省较为活跃,发布了2份相关政策。湖南、河南、浙江、四川等省份均发布1份相关政策。这些地区在发展路径上并未采取“大而全”的统一模式,而是根据自身的既有优势和产业基础,选择了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想了解不同层级的政策如何协同作用?哪些地区的政策具有前瞻性?我们的政策概览将为您提供清晰的政策地图,助您精准定位。
例如,作为交通大省,山东省的政策重点聚焦于交通运输和公共安全管理,其《2025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培育低空物流、旅游等新兴业态,而《山东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办法》则关注规范化管理,这与其交通基础设施优势和管理经验相契合。
湖南省则将低空经济与自身在应急装备领域的产业基础紧密结合,旨在打造低空智联网和监测预警平台,寻求低空技术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突破。
与此同时,河南省则瞄准了其丰富的文旅资源,其政策将低空旅游与消费紧密关联,期望通过发展低空旅游来激发新的消费增长点。
......
这种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策略表明,低空经济并非是场景单一的市场,而是一个由多个细分领域和区域市场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不同区域正根据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政策导向,形成独特的低空产业生态。这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在进行市场布局时,需要精准选择赛道和区域,将自身技术或产品优势与特定区域的政策导向和产业基础相结合,以实现更有效的市场切入。
核心内容:构建低空新基建是政策部署首要任务
1)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低空飞行新基建
各地由“起降设施优先”转向“数字化、网络化一体”的综合新基建。山东推进省级综合飞服站与“一站式”审批,济南市中区规划50个以上起降点并以“四网融合”完善体系;浙江按需部署5G-A通感一体网络,强化导航定位与连续覆盖;安阳统筹起降、通导监视与气象,编制“低空数字空域图”。通过数字空域平台与网络能力建设,逐步破解“有机无域、难管理”的瓶颈,释放空域管理、通信与安全监管等环节的市场空间。
2)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强链补链锻造新质生产力
政策从整机延伸至上游核心技术与下游运营:安阳聚焦飞控、避障、抗干扰等攻关并建设科创平台,苏州对新技术与示范应用最高支持1亿元;国家层面提出支撑智能感知、定位导航等计量校准技术。产业化方面,四川推动“翼龙”“双尾蝎”等加快量产与eVTOL商业运行;黑龙江对取得型号合格证与运营时长分别予以奖励与补贴;厦门细化农用无人机技术标准并要求接入民航局无人机云交换系统,明确制造与运营合规边界。
3)多元化应用场景:从示范走向规模化落地
“低空+”成为主要路径。济南市中区布局智能巡检、文旅、物流、公共服务、交通五大场景,力争至2027年开通20条以上航线并实现载人商业化示范;湖南将低空经济与应急装备融合,建设空天地一体化应急体系;黑龙江将应急救援、医疗、交通管理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安阳细化到警务安防、测绘、环境监测等20个领域。应用正由B端巡检测绘扩展至文旅、物流与应急,再向短途客运等C端前沿渗透。
4)生态保障体系:打造低空经济发展软环境
资金方面,广州拟组建300亿元产业基金,安阳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并推动特色保险;人才方面,内蒙古开展“三培养、两促进”,安阳加强本地人才供给;制度方面,广州将低空经济纳入营商环境重点示范与外资引进,厦门以技术标准与数据接入强化监管。资本、人才与规则协同推进,为产业持续落地提供稳定预期与制度保障。
如何将您的技术或产品融入这些前瞻性政策?您是否需要一份针对性的市场报告,来帮助您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欢迎联系我们,获取专业的咨询服务!
趋势与热点分析
(一)从点状试验转向系统集成
低空经济的发展路径已由单点突破转向系统化构建。政策已不再局限于制造或运营单一环节,而是同步覆盖飞行器研发、起降基础设施、空域管控、运营服务及应用场景。济南市中区提出的“飞服网、航线网、基础网、智联网”四网融合体系,体现出以系统工程思维推动协同发展、构建高水平产业集群的趋势。
(二)应用场景成为低空产业的核心牵引力
各地政策普遍将“应用场景”作为切入重点,“低空+”模式加快落地,成为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牵引力量。河南将低空旅游纳入文旅消费体系,广州布局100个首试首用示范场景,带动从文旅、应急到物流等多个垂直领域的创新与融合。以场景反向牵引供给端,有助于加快商业模式验证、推动产业落地,竞争焦点也正逐步转向场景构建能力与商业化效率。
(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竞争门槛
飞行服务站、起降场、5G-A网络与数字空域图等基础设施成为政策优先部署重点,形成“先建底座、再促应用”的共识。率先建立起覆盖广、效率高的空域管理体系和地面保障网络的地区,将在空域资源调配、服务效率和招商引资中占据先机,构筑低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壁垒。
(四)“低空+” 模式催生新业态,释放场景红利
“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应急”等跨界融合模式成为创新热点,释放场景红利并提升传统产业效率。例如湖南聚焦应急装备融合,四川加快eVTOL与物流协同,济南、珠海推动文旅飞行示范。企业可围绕细分垂直场景打造标准化、可复制的“低空+”解决方案,实现差异化布局与快速落地。
航空产业网的定制咨询服务能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战略解决方案。我们的专家团队将根据您的具体需求,深入研究,为您提供从政策解读到市场进入、从供应链优化到竞争策略制定的全方位支持。
立即联系我们,让数据和洞察力成为您在低空经济赛道上制胜的关键武器!
申请演示与订阅
以上分析是航空产业网打造的“经度”系统(“航空航天市场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联系我们进行产品演示。
2022年04年24日
2022年04年20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0年05日
2024年05年23日
2024年05年17日
2023年01年06日
2023年05年23日
2023年02年14日
2024年01年24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