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航空整机与机体结构件制造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通航建设 2025-08-12

1142 0 0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南二跑道及东航站楼南三指廊以南站坪等民航专业工程于 2025 年 8 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西北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为机场扩容增效奠定基础,更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智慧跑道的技术突破

新建南二跑道全长 3000 米、宽 45 米,飞行等级达 4F,可满足空客 A380 等超大型客机起降需求。

其核心亮点在于智能化设计:道面下埋设 530 套智慧传感器,实时监测跑道温度、沉降、应力等数据,形成结构安全预警、运行效率优化、维护决策支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例如,通过跑道异物检测系统与智能算法,可在 10 秒内识别毫米级异物,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 30 倍。

这种 “会思考” 的跑道设计,使运维成本降低约 25%,同时为未来机场数字化运营提供标杆范式。

配套建设的东航站楼南三指廊以南站坪面积达 47.89 万平方米,新增近机位 29 个、远机位 14 个,并配备远程数字机坪塔台。

该区域采用 “双回路供电 + 冗余通信” 设计,可同时保障 43 架飞机的地面服务,较传统机坪运营效率提升 40%。

验收流程的高标准执行

此次验收由西部机场集团组织,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全程监督,涵盖场道工程、助航灯光、空防消防等 5 个专项小组。

验收组通过 “资料核查 + 现场实测” 双重验证:一方面审查工程档案超 1.2 万份,确保建设过程可追溯;另一方面采用激光雷达扫描跑道平整度(误差≤2 毫米 / 3 米)、无人机巡检助航灯光角度(精度 ±0.5°)等先进手段,最终确认所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验收正值民航基础设施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期间,验收组特别强化了对智慧跑道传感器数据采集完整性、机坪塔台甚高频通信稳定性等创新技术的核验,确保智能化系统与传统民航标准深度融合。

运行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南二跑道投运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形成 “三跑道 + 四航站楼” 的运行格局,高峰小时起降能力提升至 55 架次,年旅客保障能力增至 8300 万人次,较现有水平提高 40%。

新增的 29 个近机位可使宽体机靠桥率从 68% 提升至 85%,减少旅客摆渡车使用频次,预计每年节约燃油消耗 1.2 万吨。

南站坪的同步启用更将释放关键资源:通过优化航班滑行路径,可缩短飞机地面滑行时间平均 3.2 分钟 / 架次,按年起降 59.5 万架次测算,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 1.8 万吨。

这种 “硬件扩容 + 流程优化” 的双重升级,使西安机场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中,航班正常率有望从目前的 85% 提升至 90% 以上。

区域发展的战略价值

作为国家 “空中丝绸之路” 核心节点,南二跑道的投运将强化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目前,机场已开通 116 条国际航线,其中 9 条直飞中亚五国,2024 年货邮吞吐量达 29.05 万吨。

随着新跑道投运,预计 2026 年国际货运航线将增至 40 条,跨境电商物流时效缩短 20%,助力陕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在临空经济领域,新跑道将与 T5 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形成联动效应。规划中的地铁 14 号线机场站与高铁西站无缝衔接,实现 “空铁联运” 30 分钟直达西安市中心。

这种立体化交通网络,预计带动空港新城临空产业规模年均增长 15%,到 2030 年形成千亿级临空经济集群。此次竣工验收不仅是工程建设的终点,更是智慧机场运营的起点。

随着南二跑道的投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以 “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 为引领,为西北地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