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电创新发布机载算力飞控USX51,赋能于无人机智能化应用场景

航空模拟器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 2025-09-14

294 0 0

2025年8月,无人机智能控制领域迎来关键突破:深圳市航电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电创新”)研发的USX51算力飞控系统正式上市。这款专为多旋翼、固定翼、eVTOL打造的一体化算力飞控,为不同类型的智驾飞行器提供了一套高性能的机载飞行控制中枢解决方案。

早在今年4月,航电创新便对Pixhawk第六代飞控架构进行继承与优化。这一系列动作重新定义了无人机“大脑”的能力边界,推动飞控从“功能型”向“智能型”迈进;同时打破了以往依赖空中链路带宽资源、地面数据中心算力资源的技术实现方案,进而实现“边飞边算”,开辟出空地协同系统的算力分布架构新格局,为无人机科研及各类行业智能化应用场景注入“本地智能+精准飞控”双动力,并已开启低空智能化应用新篇章。

 双芯驱动:飞行控制与边缘智能的革命性融合

USX51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飞行脑+智能脑”双芯融合架构:一方面搭载Pixhawk 6代飞控核心,运行PX4/ArduPilot 开源系统,保障多机型精准飞控与安全;另一方面深度集成国产算力芯片,提供10 TOPS边缘AI算力,支持目标检测、跟踪、图像分割、定位建图等主AI模型本地化运行,这一架构彻底摆脱了传统方案对云端或地面站的算力依赖,让飞行任务的自主性与可靠性实现质的飞跃。

国产“芯”保障,安全之选

作为国产化替代浪潮中的标杆产品,USX51在核心算力环节实现了自主可控的关键突破。其搭载的国产算力芯片,严格满足科研机构对信息安全与供应链安全的严苛要求,是信创工程的理想飞控组件。同时,平台已为未来适配做好准备,可无缝兼容银河麒麟、中标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为关键领域的智能飞行应用筑牢安全底座。

全场景适配:从工业巡检到应急救援的“多面手”

USX51不仅是稳定的飞行平台,更是强大的边缘智能载体,可解锁多领域深度应用:

l安全应急:精准识别追踪人员/车辆,辅助灾区搜救与人员姿态分析,实时监测森林火情并分割火灾边界;

l工业巡检:自动巡查管道、厂区,智能识别电力设施缺陷(如绝缘子破损),降低人工巡检风险;

l智慧农业:快速识别作物长势与病虫害类型,完成农田精准测绘与分割,为植保作业提供数据支撑;

l环保执法与地理信息:监测排污行为、识别水体污染区域,同步支持高精度地图构建与室内外自主导航,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 

开放易用+工业级可靠:兼顾开发与实战

在开发者友好性上,USX51秉承全栈开放理念,提供完善的SDK、API接口、工具链及丰富样例代码,支持二次开发、自定义AI模型部署与任务编排——既满足企业级定制化需求,也为高校科研、无人机竞赛提供低成本、高集成的开发平台。

同时,产品采用工业级设计标准,可在-20℃~60℃宽温域环境下稳定运行,具备强抗干扰能力,即便在高原、寒区、炎热地带或复杂电磁环境中,也能保障任务连续推进;32+丰富接口更支持灵活接入MIPI 摄像头、激光雷达、热成像仪等主流传感器,轻松适配多类飞行器形态。

高集成性价比:为行业降本增效

USX51通过一体化设计,将飞控与算力单元高度集成,不仅显著简化布线、减轻整机载荷,更将功耗控制在仅8.7W。相较于分体式方案或同类国外产品,其在提供更强本地智能与飞行控制能力的同时,实现了体积、重量、功耗的优化,综合成本优势突出,为用户创造更高应用价值。

航电创新USX51算力飞控系统的上市,标志着国产飞控正式迈入“算力赋能飞行”新阶段,将加速无人机在智慧安防、环保监测、灾后救援等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落地。作为国产智能飞控标杆,它不仅为行业提供高效智能解决方案,更推动无人机产业生态向 “自主可控、智能融合” 进化,为低空经济与智能飞行技术创新注入持久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航电创新此前创建的国产算力飞控开源社区已同步开放运营——社区内汇聚了飞控技术手册、AI模型本地化部署案例及开发者实战教程,无论是无人机行业从业者、高校科研人员,还是技术爱好者,都可加入社区学习飞控核心原理、了解智能化应用场景方案,更能与同领域伙伴探讨技术难点、分享创新思路,共同参与国产飞控生态的建设与迭代。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