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宏图:“女娲星座”最新卫星发射计划发布

商业航天产业链月度动态报告 获取样刊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2024-03-20

2545 0 0

近日,航天宏图发布了“女娲星座”2024-2025年卫星发射计划细节,并将创新性地开展卫星搭载服务与火箭广告新模式。

2024年,航天宏图计划发射12颗X波段SAR成像卫星,届时拥有16颗在轨卫星的“女娲星座”将显著提升重访能力。随着未来卫星数量增加,载荷包括SAR、可见光、高光谱等,“女娲星座”可以实现覆盖全球的高分辨率动态监测。

公司凭借金牌火箭的强大运载能力和可靠质量,将为合作伙伴提供丰富的搭载发射和广告招商机会。2025年,航天宏图将提供多达8次的搭载发射机会,单发火箭可为搭载星提供200kg的余量,适应各类遥感星和通信星的需求。这一新模式的推出,为航天宏图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古代神话中,女娲以神力创造万物、补天造人,成为“大地之母”的象征。而在现代科技领域,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其自主研发的“女娲星座”卫星,将这一古老传说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开启了中国商业航天的新篇章。

“女娲星座”作为航天宏图的一项重大创新,不仅是对女娲精神的现代诠释,更是对中国商业遥感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女娲星座”一期工程54颗卫星,是由44颗雷达卫星和10颗光学卫星组成。卫星组网后,将对全球任一点平均重访间隔达到小时级,对全国陆地完成全覆盖达到天级,对全球区域完成全覆盖达到月级。旨在实现对地观测全球快速重访,同时利用激光星间通信组网,构建全球自主可控实时遥感混合星座,打造商业航天产业新生态。

2023年3月30日,航天宏图首发卫星“宏图一号”SAR卫星星座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个多基线分布式InSAR卫星星座。星座由“1主+3辅”共4颗X频段SAR卫星组成,具备全球范围高分宽幅成像、高精度测绘及形变监测等能力,可快速、高效地制作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DSM)并完成全球非极区测绘任务,具备在1年内完成全球陆地范围测图任务的能力,提供多类型遥感数据产品。

在“女娲星座”建成后,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实现每小时对地观测一次,图像更清晰、色彩更丰富、识别更直观、位置更精准;可实现低轨遥感卫星星上信息实时智能处理、星间信息传输、协同控制系统研发和空间验证,打通星座与地面应用两网融合,融合通信、导航、遥感三项功能,形成“通导遥”空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网。

航天宏图在夯实主营业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提前布局低轨遥感卫星星上信息实时处理、星间信息传输、协同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力求使卫星数据应用更加直观便捷,用户群体更加广泛多元。此外,通过宏图实景App等创新产品,航天宏图还为大众消费者和行业客户提供了立体化、数字化的地球观测体验,推动了遥感及时空大数据在大众化应用中的普及。

未来,航天宏图将继续深耕遥感星座和空间承载平台领域,致力于打造超大型的遥感星座和尖端的空间承载平台,实现星地两网的高效协同作业。作为遥感软件研发和遥感数据应用的行业翘楚,航天宏图凭借自主研发的遥感与地理信息一体化软件PIE以及国内首个遥感云服务平台PIE-Engine,成功将遥感数据应用从传统感知工具提升为天基和空基“智慧大脑”。通过地面云服务平台与下游云SaaS级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航天宏图构建了一体化的产品体系,实现了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的良性互动,有力推动了业务发展和遥感数据的商业化应用进程。此外,该公司将积极探索数据资源确权上链流通的数字资产化系统,力求打造虚实交融的开放平台PIE-Meta,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元宇宙新生态,为探索空间和感知地球提供更低的门槛和更广阔的空间。

航天宏图的“女娲星座”不仅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一大亮点,更是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这一星座的逐步建成和运营,它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遥感应用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未来,航天宏图将继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中国商业航天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