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简介、直属单位与主营业务
2022年04年24日
桥梁视界 2025-09-19
2025年9月12日,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指导,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办,江苏航空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泰州大桥有限公司、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江苏奥蓝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实景演练与预案验证”应急演练活动在江苏镇江圆满完成。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 丁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署,系统性解决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的现状问题,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于今年3月组织开展了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试点申报工作。经过项目征集、多轮评审和严格遴选,最终确定21个项目纳入先行试验清单,本次演练项目即为应急抢通主题。试点工作旨在遴选一批技术先进、模式清晰、成效显著的典型案例,编制形成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技术指南,树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标杆,加速无人机技术深度融入公路基础设施运维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公路应急抢通能力,为推动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试点背景及实施方案介绍
李贞新代表项目联合体汇报介绍了试点背景、团队支撑能力、应急抢通实施方案、实景演练亮点和经验,期待在江苏形成高速公路应急抢通示范应用和成熟经验,推动公路应急处置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预防、智能处置”。
创新试点 构建应急处置新方案
本次试点为全面挖掘无人机在公路交通应急抢通中的巨大潜力,打造一套完备的应急处置综合方案。方案聚焦应急预案的验证、演练与实战应用,依托自主研发的低空(无人机)应急抢通一体化系统平台,结合江苏高速路网实际场景,充分发挥部署无人机的核心态势感知、快速应急响应及协同处置能力,构建起“全局观测 -快速响应-效果评估”的完整机制,实现对应急预案的数据获取、验证与评估优化,为公路应急抢通提供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撑。
实景演练 模拟汛期塌方危机
本次演练选址扬溧高速改扩建工程作为实景演练场景,完整呈现了应急侦测、应急决策、应急指挥、应急抢通、应急保障、灾后评估优化的全周期全流程任务。演练模拟了汛期日常巡查中,指挥调度中心利用“常态化巡查无人机”发现扬溧高速扬州方向K28+700处发生塌方特情。事件导致高速公路半幅桥面坍塌、交通中断、车辆积压,一辆轿车坠入塌陷区域,还伴有人员受伤和火灾隐患,现场急需开展交通管制、人员疏散、车辆灭火、司乘人员救助等一系列救援作业。
多机智能协同 展现无人机强大效能 空中哨兵 常态巡航+远程喊话 第一时间稳控现场
“常态化巡查无人机”按照汛期巡查计划对桥梁、边坡、隧道口等重点区域实施每日打卡式巡航。一旦发现桥面坍塌、车辆坠陷等突发特情,立即切换“空中哨兵”模式,启动机载高倍扩音器,对受困人员远程喊话安抚、疏导情绪,为后续空地救援赢得黄金时间。
空中尖兵 3小时续航 120 km/h疾驰 100公里半径“一眼定位”
“快速侦查复合固定翼无人机”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即刻升空,多旋翼垂直起降和固定翼高速巡航,让它无需跑道、不惧山岭,最大续航180分钟、最高飞行速度120公里/小时,覆盖半径可达100公里,可对受灾范围、垮塌体量、临近路网通行能力进行“闪电式”全局扫描,实时回传4K高清画面,尤其是对大范围路网运行情况总把握,成为应急侦测的“空中尖兵”。
空中智绘 激光雷达+倾斜摄影 快速生成一比一数字孪生灾情图
“勘查建模无人机”搭载高精度激光雷达与高清摄影相机,从空中对塌方区域进行“CT式”无死角扫描;快速生成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精确输出塌方长、宽、深、体积及地质灾害等级,匹配最优应急预案,为指挥中心提供可测量、可推演、可决策的数字底板,实现一比一数字孪生灾情图。
空中鹰眼 三旋翼稳悬2小时 一机览尽抢通全时全态
“长航时三旋翼监测无人机”采用独具匠心的三旋翼结构,实现单架次2小时稳悬不落,像“鹰眼”般高踞抢通现场上方。负责对抢通现场进行持续的监测,若发现有现场作业安全隐患、不明人员,AI算法实时报警,全过程可录、可回溯,为指挥中心提供“一眼览全态”的实时动态底图。
空中警示墙 双机压尾+声光电联动 分流疏导防范二次事故
“压尾警戒无人机”2架组队巡航70分钟,集成三光相机、爆闪警灯与微型情报板,悬停于拥堵车流正前方,高空闪烁+滚动警示标语同步投送,后方来车2公里外即可清晰识别,提前减速避让;空地一体为交警现场封控、分流疏导筑起一道移动的“空中警示墙”,让二次事故“零入口”。
空中天网 6G通讯+照明系留 断网之夜依旧“信号满格、灯火通明”
“6G应急通讯无人机”由国家6G通讯战略实验室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研制,升空即组网,与地面6G保障车协同构建高带宽、低延时、长距离覆盖,彻底解决公网瘫痪、信号拥堵痛点;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6G通讯突破现有5G通讯技术的瓶颈,为低空通讯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同步起飞的“应急照明无人机”搭载12组高功率LED阵列,可将救援现场瞬时提升至白昼照度,为夜间灭火、救护、抢通提供“永不熄灯”的空中灯塔。
空中消防队 干粉压制+红外复查+大水冷浸“组合拳” 初火即灭、复燃即冷
“消防投弹无人机”挂载10枚地爆型超细干粉灭火弹,火源正上方15米悬停,逐枚精准投弹,3秒内瞬间覆盖燃烧核心区;“长航时三旋翼监测无人机”持续悬停监测,红外热成像仪360°扫视,捕捉人眼看不见的隐蔽高温点与暗燃点,为火场扫清复燃风险;“消防洒水无人机”紧随其后,200公斤大容量水舱定点抛洒,深度降温至燃点以下,三机组合拳无缝衔接,实现“灭初、灭早、灭小、灭复燃”全流程空中消防。
空中快递员 一键换舱、精准空投 医疗物资3分钟直达前线
同一架“消防投弹无人机”灭火完毕后,30秒完成模块化换舱,化身“空中快递员”,将AED、止血包、生命水等应急医疗包精准空投至救援队员手中,真正实现“一机多用、连续作战”,让受伤被困人员第一时间获得生命保障。
空中监工 AI算法全程在线 抢通进度、安全规范“一目了然”
“自动起降机库无人机”搭载高速公路专用AI识别算法,悬停在应急抢通施工上方,对抢通断面推进、人员安全、机械作业半径进行实时算法识别,并对不明人员的闯入进行实时预警,确保应急抢通“安全零事故”。
空中收卷 临通甫成,一路多方即刻合围 数据归档,AI复盘再进化
高速交警、消防、交通执法、清排障、养护、120急救等“一路多方”力量沿挖掘机推开的生命走廊同步挺进核心区开展应急保障工作。高速交警、交通执法空地同步勘察,无人机4K图传、手持相机、测绘,10分钟固化证据链,路产损失厘米级量化,为后续责任认定提供法定依据;清排障与养护组对路面残体、散落危化品“即清即补”。
现场应急抢通工作结束后,无人机进行全域复飞扫描、全流程数据归档、知识经验沉淀、AI持续学习,评估本次应急抢通效果,提高未来类似场景的方案匹配效率。实现“一次作战、一次进化”,让下次响应再快1分钟、再准1厘米。
演练收官即实战发令,无人机应急抢通“江苏模式”全面启航
本次演练圆满落幕,成果即刻转为战力:
空中侦测——多机异构快速完成“侦测-建模-决策-处置”闪电链;
空中大脑——多机智能协同,灾情数据与预案决策实时耦合;
空中指挥——空天地同频联动,无人系统从“辅助”跃升“主战”单元;
空中抢通——“四化”机制全域跑通,任务、流程、指挥、处置全线闭环;
空中保障——6G专网+精准空投双保险,通讯不断、物资不缺。
本次演练意义重大,江苏交控不仅依托自主技术形成完整的无人机应急抢通技术体系,验证多机协同作战模式的有效性,积累宝贵实战经验,还深化了“一路多方”联合应急机制。
演练虽已结束,但更是未来实战应用的起点。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及相关单位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低空经济与交通行业融合创新,加速无人机应急抢通能力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推动应急预案走向实战,打造全国领先的高速公路数字化应急示范样板,为公众出行安全和路网畅通提供智能、可靠保障。科技赋能交通,创新引领未来,各方将继续共同探索“空天地一体化”应急保障体系的新可能,携手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2022年04年24日
 
							2022年04年20日
 
							2023年03年18日
 
							2019年10年05日
2024年05年23日
 
							2024年05年17日
 
							2023年01年06日
 
							2023年05年23日
 
							2023年02年14日
 
							2024年01年24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