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成为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的供应商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月度统计与分析 获取样刊

航空产业网 2025-07-16

150 0 0

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成为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的供应商

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彩贵州航空”)是贵州唯一的国有全资本土航空公司。2015年6月2日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筹建,2015年6月19日正式成立, 2015年12月31日成功首航,2016年1月8日正式商业运营。公司主运营基地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   多彩贵州航空以“安全至上、服务至上、形象至上”为核心价值观,按照“立足贵州、面向全国、飞向世界”的发展理念,不断拓展和丰富航线网络。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现在基本构建了以贵阳为中心,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华南等主要城市航点,形成了以“干线拉动、支线补充、干支联动”的航线网络布局。2023年冬航季运营航线55条,通航北京、深圳、上海、成都、重庆、天津、南京等一线大中型城市47个,设立天府、宜宾、宁波、三亚、兴义等过夜基地。目前,公司共运营A320NEO飞机10架、E190飞机9架,下设18个一级部门,在职干部员工1450余人。 多彩贵州航空屡次荣获贵州省委省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贵州监管局多次表彰,多次获民航西南辖区、民航贵州辖区安全生产及“平安民航”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多彩贵州航空以“干支结合”的运营模式,始终秉持“安全至上、服务至上、形象至上”的理念,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安全、准时、舒适和便捷的航空和其它配套服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民航强国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简称民航二所,是我国专业从事民航高新技术应用开发的科研机构,直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领导。伴随着新中国民航事业的成长和腾飞,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民航二所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机场弱电产品提供商及系统集成商,是国内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行李自动处理系统集成商、国内领先的空管装备和技术服务提供商及系统集成商、国内最大的航空化学产品生产制造商。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民航二所作为重要参建单位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民航二所是中国民航科技事业的源流发端。1956年,中苏签署友好合作协议,民航二所是苏联援华的156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之一。1958年,民航二所的前身“中国民航局科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中国民航自此有了自己的行业科研机构。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林立仁为代表的第一代民航二所人成功研制出“安全58—1型仪表着陆设备”,获得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签发的国家发明一等奖证书,成为新中国民航科研工作的扛鼎之作。1973年,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令,“中国民航局科学研究所”迁至四川省新津县。1987年经国家科委批复,“中国民航局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 民航二所是中国民航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民航二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航业要强化科技支撑,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内的众多科研人员坚守自足行业、自主创新的初心和使命,先后斩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奖项近150项,产品技术广泛运用于民航空管、机场、航空公司等领域的海内外300多家用户。高标准完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一全球空港标杆的建设,拥有一支能够胜任世界级机场建设任务的技术队伍,为众多的民航大型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民航二所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2020年3月,总投资106.3亿元的全国民航首个科技创新示范区正式启动建设。民航二所作为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将坚决落实中国民航局“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的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民航先进技术创新平台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引领民航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通过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民航二所将成为中国民航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新技术应用推广的大本营、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中心和创新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民航二所将以“打造国际一流的民航工程技术研究院和世界领先的民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宏伟目标为引领,深入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不渝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20年4月)

原文链接 : 点击查看


评论 (0)


暂无评论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